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线桄子(线桄子)  拼音:xiàn guàng zi
1.缠线的器具,中间有轴,可旋转而将线绕在上面。也作「线桄儿」。
2.线缕。
《漢語大詞典》:蝴蝶厅(蝴蝶廳)
中间有过道两边宽阔的厅房。因像蝴蝶张开双翅,故名。《老残游记》第三回:“再望西去,过一重门,即是一个蝴蝶厅,厅前厅后均是泉水围绕。”
《漢語大詞典》:衡连珠(衡連珠)
谓眉间有骨隆起如连珠状。术数家以为帝王之相。 汉 班固 《白虎通·圣人》:“圣人皆有表异,传曰 伏羲 禄衡连珠,唯大目,鼻龙伏。”参见“ 珠衡 ”。
《漢語大詞典》:珠衡
谓人眉间骨隆起如连珠,古人以为帝王圣贤之相。《孝经援神契》:“ 伏羲 大目山準,日角而连珠衡。” 宋均 注:“珠衡,衡中有骨,表如连珠,象玉衡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握图秉鉞,将在御天;玉胜珠衡,先彰元后。” 隋 薛道衡 《老氏碑》:“珠衡日角,天表冠於百王;明镜衢罇,圣德会於千祀。”
《國語辭典》:阿弥陀佛(阿彌陀佛)  拼音:ē mí tuó fó
佛教经典中所记载的佛。译自胡语。他原是世自在王如来时的法藏比丘,发愿成就一个尽善尽美的佛国,并要以最善巧的方法来度化众生,后来成佛,创造西方极乐世界。法藏比丘则成为阿弥陀佛。记载阿弥陀佛故事的经典,早在东汉即有翻译。六朝时强调往生极乐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阿弥陀佛信仰上。并逐渐形成后来的净土宗。随著净土宗在中国的普及,阿弥陀佛成为最流行的佛陀。甚至阿弥陀佛四字成为一般中国佛教徒间相互问候语。《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每日清晨服饰已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也称为「无量寿佛」。
《漢語大詞典》:斑特处士(斑特處士)
牛的别名。太平广记卷四三四引 唐 裴铏 《传奇·宁茵》谓 唐 大中 年间有 宁茵 秀才假大僚庄于南山下,因夜风清月朗,吟咏庭际,俄闻扣门声,称桃林斑特处士相访, 茵 开门延入,言谈间,又闻扣门声,曰南山斑寅将军奉谒, 茵 亦延入,饮酒赋诗,大醉而别。及明,视门外唯有牛踪虎迹而已。
《漢語大詞典》:吃菜事魔
亦作“喫菜事魔”。 宋 代民间有明教,一人为魔头,结党事之,皆菜食,不茹荤,官书称之为“喫菜事魔”。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於是贤士惴慄,中材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殆如喫菜事魔、影迹犯败之类。”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四年五月:“起居舍人 王居正 言:‘伏见两 浙 州县,有喫菜事魔之俗, 方腊 以前,法禁尚宽,而事魔之俗,犹未至於甚炽。’” 明 王世贞 《周邸东书堂禊帖》:“比之尔时诸贤,风流都不似,然不至作 宋 儒喫菜事魔也。”参阅 王国维 《观堂别集·摩尼教流行中国考》
《漢語大詞典》:搭袱
一种中间有小口袋,可以裹系钱物的宽腰巾。《天雨花》第二八回:“ 尤氏 摸索钱搭袱,止剩铜钱六十文。”
《漢語大詞典》:蹼趾
鹅鸭之类的脚。因其趾间有蹼,故称。 何其芳 《画梦录·雨前》:“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后,不停地扑击着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
分類:鹅鸭间有
《漢語大詞典》:排叉儿
一种长方形的薄面片食品(多为两层),中间有三道口子,面片的一端从口子里掏出,用油炸熟。也作“排岔儿”或“排杈儿”
《國語辭典》:男女有别(男女有別)  拼音:nán nǚ yǒu bié
语出《礼记。昏义》:「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指男女的生理、心理均有所差异,故所受的传统礼教规范亦有所区别。《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我萍水相逢,况且男女有别,你与我无干,我管你不著!」
《漢語大詞典》:双梁鞋(雙梁鞋)
前部中间有两条脊的布鞋。 鲁迅 《华盖集·补白》:“我近来也颇觉‘心上有 杞 天之虑’,怕 中国 更要复古了。瓜皮帽,长衫,双梁鞋,打拱作揖,大红名片,水烟筒,或者都要成为爱国的标征,因为这些都可以不费力气而拿出来,和天灵盖不相上下的。”
《國語辭典》:句子成分  拼音:jù zi chéng fèn
句子的组成分子。一般可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漢語大詞典》:肩宽
两边之间有很大距离和宽度的
不狭窄的。例如:健壮的姑娘们长得肩宽个子高。
《漢語大詞典》:木椌
古代打击乐器名。状如漆桶,中间有椎。雅乐开始时击之。《诗·周颂·有瞽》“鞉磬柷圉” 汉 郑玄 笺:“柷,木椌也。”参见“ 柷 ”。
《漢語大詞典》:六月债(六月債)
旧时民间有“六月债,趁热还”的谚语,意谓农民六月借债,须承诺秋收后偿还。后常借以比喻报应迅速。 元 施惠《幽闺记·图形追捕》:“六月债,还得快。禀老爷,打多少?”《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六月债儿热,还得快,就是甚么打紧!”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识破》曲:“你闪人,人闪你,好似六月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