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露营(露營)  拼音:lù yíng
1.一种户外活动。指在野外搭设帐篷或简便临时居所的露宿活动。
2.军队在野外扎营。《晋书。卷六八。列传。顾荣》:「公宜露营野次,星言夙驾,伏轼怒蛙以募勇士,悬胆于庭以表辛苦。」
《國語辭典》:甬路  拼音:yǒng lù
通道、走道。《红楼梦》第四一回:「刘姥姥便度过石来,顺著石子甬路走去。」也称为「甬道」。
《漢語大詞典》:压板(壓板)
一种中间有支撑,两端坐人可以彼此上下起落的儿童体育活动器械。又叫翘翘板儿。
《国语辞典》:篦栉(篦栉)  拼音:bì jié
用竹子制成的梳头、洁发用具。中间有一梁,两侧有密齿。也称为「篦节」、「篦子」、「编笄」。
《国语辞典》:不乾净(不乾净)  拼音:bù gān jìng
1.肮脏。如:「露天的食品大多不乾净。」
2.引申为没完没了。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荆楚臣,若不出去,我和你不乾净。」也作「没乾净」、「无乾净」。
3.闹鬼。如:「这屋子不乾净,不能住人。」
4.偷窃的行为。如:「这人手脚不乾净,村子里没人跟他来往。」
5.男女间有暧昧关系。如:「他们两人之间不乾净的事,早就传得满城风雨了。」
《漢語大詞典》:仪鸾殿(儀鸞殿)
宫殿名。 隋 大业 间有野雀飞集 宝城 朝堂前,有人为奉承皇帝,诈称鸾凤来临,因于其地建 仪鸾殿 。唐六典·工部·尚书:“﹝皇宫﹞其西北出曰 洛阳门 ,其内曰 德昌殿 ,北曰 仪鸞殿 。”参见“ 仪鸞 ”。
《漢語大詞典》:仪鸾(儀鸞)
(1).指 仪鸾殿 。唐会要·祥瑞上:“ 隋煬帝 好闻祥瑞,尝有野雀集於殿上……奏为鸞, 煬帝 不究直虚,即以为瑞,仍名此殿为 仪鸞 。”
(2).官署名。 五代 梁 称仪鸾院,置仪鸾院使,掌卤簿仪仗。 宋 称仪鸾司,属卫尉寺,掌管祀郊庙、出巡、宴会等所用帐幕。新五代史·汉臣传·聂文进:“迁右领军大将军,入谢,召诸将军设食朝堂,仪鸞、翰林、御厨供帐饮食, 文进 自如,有司不敢劾。” 宋 黄庭坚 《观伯时画马》诗:“仪鸞供帐饕蝨行,翰林湿薪爆竹声。”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横行武列宋史·职官志四
《國語辭典》:光饼(光餅)  拼音:guāng bǐng
明朝戚继光平倭寇,行军时所制的乾粮。大如钱,中有孔,可以贯绳,后人称为「光饼」。也称为「图烧饼」。
《漢語大詞典》:花乳石
石名。色黄,中间有淡白点。又名花蕊石。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四·花乳石﹝集解﹞引 刘禹锡 曰:“花乳石出 陕 华 诸郡,色正黄,形之大小方圆无定。”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九:“ 元 末, 诸暨 人 王冕 自称 煮石山农 ,始用花乳石刻私印。”
《漢語大詞典》:火墙
中间有烟道可用来取暖的墙
火网
《國語辭典》:有线电话(有線電話)  拼音:yǒu xiàn diàn huà
利用金属导体传送语音讯息的通讯方式。市内电话大多是有线电话。
《國語辭典》:有线电报(有線電報)  拼音:yǒu xiàn diàn bào
早期利用金属导体以电的讯号传递讯息的通讯方式。电报大多是有线的电报。
《國語辭典》:有一手  拼音:yǒu yī shǒu
1.有办法、有能力。如:「那年轻人对修理电器蛮有一手的。」
2.有关系、互相牵连。指两人之间有暧昧的性关系。如:「瞧他俩偷偷摸摸的亲昵行为,八成有一手儿。」
《国语辞典》:翼手龙(翼手龙)  拼音:yì shǒu lóng
一种类似鸟的爬虫类。前肢和身体之间有一层薄膜,能飞行,头长,嘴尖,尾短。生存于侏儸纪与白垩纪时期的古生物。
《漢語大詞典》:王侯腊(王侯臘)
旧时阴历十二月初八日,民间有煮果粥祀神、聚食及馈送亲邻的风俗,称“王侯腊”。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腊八》:“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皆於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门灶、陇亩,闔家聚食,餽送亲隣,为腊八粥。”
《漢語大詞典》:楦排
鞋楦。因鞋楦除首尾鞋模外,中间有一排木片供增减尺寸,故名。 元 无名氏 《朝天子·嘲人穿破靴》曲:“两腮绽开,底破帮儿坏……上臺基左歪右歪,又不敢着楦排,只好倒吊起朝阳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