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8,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先决
公报
作复
恤事
措施
事儿
答教
单方
答策
漫谈
内定
答难
释滞
话端
立体
《漢語大詞典》:先决
为解决某一问题,必须首先解决的。如:先决条件。
《國語辭典》:公报(公報)  拼音:gōng bào
1.政府机关专为刊登法令法规或其他事项所发行的定期刊物。
2.国际会议结束后,对外发布的公开声明,说明会中讨论的结果。
《漢語大詞典》:作复
复信;答复来信中的问题。例如:久不作复,必有缘故;这封来函请张秘书代为作复。
《國語辭典》:恤事  拼音:xù shì
料事。《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國語辭典》:措施  拼音:cuò shī
1.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对于层出不穷的抢劫事件,治安单位应采取积极措施。」
2.施行。如:「措施得当」。
《漢語大詞典》:事儿
指某人正在作的事情。例如:他们主要的事儿是谈论他们过去曾经如何如何以及往后又将如何如何。
使人关心的事;必须解决的问题。例如:这可不是我的事儿。
《漢語大詞典》:答教
准备用来解答问题的答案。《三国演义》第七二回:“ 操 每以军国之事问 植 , 植 对答如流。 操 心中甚疑。后 曹丕 暗买 植 左右,偷答教来告 操 。”
《國語辭典》:单方(單方)  拼音:dān fāng
1.简单的药方。其用药不过一、二味,适应不过一、二症,药力专一而收效迅速。《隋书。卷三四。经籍志三》:「王世荣单方,一卷。」宋。戴复古 访友人家即事诗:「妻病无钱供药物,自寻野草试单方。」也作「丹方」。
2.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宋。韩世忠 临江仙。冬看山林词:「劝君识取主人公,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宋。刘克庄 湖南江西道中诗一○首之一:「酒与离骚难捏合,不如痛饮是单方。」
3.对双方而言,指各自的一方。
《漢語大詞典》:答策
朝廷选人时,提出当时政治、经济等问题,要求对答,应选者作答,谓之“答策”。 宋 叶适 《制科》:“盖昔以三题试进士,而为制举者,以答策为至难;彼其能之,则犹有以取之。” 明 朱有炖 《牡丹仙》第一折:“金鑾答策才如水,黄榜题名换緑袍。”参见“ 策试 ”、“ 策对 ”。
《國語辭典》:漫谈(漫談)  拼音:màn tán
随意的谈说、谈论。如:「漫谈古今事,总有无限感慨。」
《國語辭典》:内定(內定)  拼音:nèi dìng
事先内部秘密选定。大多指人事调配。如:「这项人事早已内定,遴选只是虚应故事罢了。」
《漢語大詞典》:答难(答難)
答辩疑难问题。 唐 牛肃 《纪闻·牛应贞》:“﹝ 牛应贞 ﹞每夜中眠熟,与文人谈论,文人皆古人知名者,往来答难。”新唐书·李沁传:“ 玄宗 开元 十六年,悉召能言佛、道、 孔子 者相答难禁中。”
《漢語大詞典》:释滞(釋滯)
谓解决疑难问题。 三国 魏 曹植 《辅臣论》:“辨博通幽,见传异度。德实充塞於内,知谋纵横於外。解疑释滞,剖散盘错者, 王司徒 朗 也。”《晋书·刑法志》:“法欲必奉,故令主者守文;理有穷塞,故使大臣释滞。” 唐 杨炯 《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排患而释滞,功成而不居。”
《漢語大詞典》:话端(話端)
(1).指 唐 宋 时禅宗和尚用来启发问题的话。 宋 陆游 《题徐子礼宗丞自觉斋》诗:“江湖多少痴禪衲,蹋破青鞵觅话端。”参见“ 话头 ”。
(2).话柄;谈论的资料。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引祖训:“二公俱一代名臣,初不以此贬望,然授后生以话端,致其弹舌相讥,可是通今之难胜於博古。”参见“ 话头 ”。
《國語辭典》:话头(話頭)  拼音:huà tóu
1.开场白、打开话题的言谈。《石点头。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总之孝不孝皆出自天性,原不在于读书不读书,如今且说一个忘根本的读书人,权做个话头。」
2.话题、话语。《文明小史》第二四回:「正在不耐烦的时候,却好里面请吃饭,然后打断话头。」
3.音讯、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且请回家,待老婢子慢慢的寻觅。有了话头,便来回报。」
4.背后令人议论的地方。《文明小史》第五五回:「到了南京,少不得逢人遍告说:『秦某人如何荒唐法子,带了窑姐儿,彰明昭著的在戏馆里看戏,身上打扮的和戏子一样。』那些话头,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宝兴公司股东耳朵里去了。」
5.秘诀要领。《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玄玄子先把外丹养砂乾汞许多话头传了,再说到内丹采战,抽添转换,升提呼吸,要紧关头。」
《國語辭典》:立体(立體)  拼音:lì tǐ
1.建立体制、准则。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宗经》:「礼以立体,据事制范。」
2.数学上指以面为界,有长、宽、厚,在空间占有一定位置的物体,称为「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