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闇名无误(闇名无误)
天中记:唐大乐令曹绍夔称知音,天下莫能以声欺者。值享北郊,监察御史有怒于夔,欲以乐不和为夔之罪,杂扣钟声,使夔闇名之,无误者,由是叹服。
分类:审音
《漢語大詞典》:闇暝
昏黑。三国志·魏志·董卓传“中常侍 段珪 等劫帝走 小平津 ”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璠 《汉纪》:“时帝年十四, 陈留王 年九岁,兄弟独夜步行欲还宫,闇暝,逐萤火而行,数里,得民家以露车载送。”
分類:昏黑
《漢語大詞典》:闇墨
昏昧。慎子·知忠:“无遇 比干 、 子胥 之忠,而毁瘁主君乎闇墨之中,遂染溺灭名而死。”
分類:昏昧
《漢語大詞典》:闇鸟(闇鳥)
指归宿之鸟。 唐 白居易 《竹枝词》:“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分類:归宿
《漢語大詞典》:闇蚀(闇蝕)
暗中损伤。 明 王廷相 慎言·五行:“遂使圣经正大纯雅之义,闇蚀於纬説之傅会,孰谓儒者之无异端乎?”
分類:暗中损伤
《漢語大詞典》:闇饰(闇飾)
谓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注意修饬自己的品德和行为。荀子·大略:“上好羞,则民闇饰矣。”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羞当为义。羞字上半与义同,又涉上文两羞字而误也。上好义则民闇饰者,言上好义,则民虽处隐闇之中,亦自脩饰,不敢放於利而行也。” 汉 贾谊 新书·大政下:“圣明则士闇饰矣。”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上好礼则民闇饰,上好货则下死利也。”
《漢語大詞典》:闇室不欺
据 汉 刘向 列女传·卫灵夫人载, 卫大夫 蘧伯玉 仁智敬上,夜间乘车过 卫灵公 阙,按照礼制下公门,式路马,不以闇昧废礼。后因以“闇室不欺”谓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作昧心事。《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隋王荣暨妻刘氏墓志》:“闇室不欺,託生安养。”参见“ 不欺暗室 ”。
《國語辭典》:不欺暗室  拼音:bù qī àn shì
虽独处隐僻处,亦居心端正。形容坦诚磊落。《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虽然钱秀才不欺暗室,与小女即无夫妇之情,已定了夫妇之义。」《野叟曝言》第一八回:「至于淫媟之事,休要说白相公是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即贱婢下人,亦知以礼自持,不欺暗室。」也作「不侮暗室」。
《漢語大詞典》:闇书(闇書)
(1).黑暗中写字。北史·陈元康传:“‘司徒尝道一人谨密,是谁?’ 季式 以 元康 对,曰:‘是能夜闇书,快吏也。’”
(2).默写。 宋 王谠 唐语林·夙慧:“ 太宗 令 虞监 写列女传,以装屏风,未及閲卷,乃闇书之,一字无失。”
《漢語大詞典》:闇俗
昏暗的时世。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故圣世之良榦,乃闇俗之罪人也;往者之介洁,乃末叶之羸劣也。”
分類:昏暗时世
《韵府拾遗 麌韵》:闇庑(闇庑)
陆游诗:萤飞明闇庑。
《韵府拾遗 有韵》:闇牖
骆宾王荡子从军赋:见空陌之草积,知闇牖之尘栖。
《漢語大詞典》:闇质(闇質)
谓天资愚钝。 清 刘大櫆 《伯兄奉之先生墓志铭》:“吾门虽衰宗,诸孙虽闇质,然以先生之厚德长者,后世其有兴者邪!”
分類:天资愚钝
《漢語大詞典》:闭闇(閉闇)
闭塞,昏昧。 汉 王充 论衡·别通:“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儒生不博览,犹为闭闇,况庸人无篇章之业,不知是非,其为闭闇甚矣!”
分類:闭塞昏昧
《漢語大詞典》:冲闇(沖闇)
年幼蒙昧。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绍 不应,横刀长揖而去” 裴松之 注引 晋 袁晔 《献帝春秋》:“ 卓 欲废帝,谓 绍 曰:‘皇帝冲闇,非万乘之主, 陈留王 犹胜,今欲立之。’”
分類:年幼蒙昧
《漢語大詞典》:驽闇(駑闇)
亦作“ 駑暗 ”。 驽钝愚昧。 晋 陆机 《至洛与成都王笺》:“ 机 以駑暗,文武寡施,猥蒙横授,委任外梱。” 晋 陆云 《谏吴王启》:“臣以凡才,殿下不以其駑闇,特蒙拔擢。” 晋 荀勖 《让尚书令表》:“非臣駑闇所宜忝窃。”
分類:驽钝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