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倚刃
 
倚剑
 
倚剑凌空
 
倚剑气凌云
  
倚天长剑
 
倚长剑
 
天外倚
 
碧天长剑
 
耿长剑
 
长剑倚
 
长剑倚天
 
长剑倚太行
 
长剑倚昆崙
 
长剑倚青空


《古文苑》卷二战国楚·宋玉《大言赋》
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宋玉·大言赋〉~72~2~
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阳云之台。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王因唏曰:「操是太阿剥一世,流血冲天,车不可以厉。」至唐勒曰:「壮士愤兮绝天维,北斗戾兮太山夷。」至景差曰:「校士猛毅皋陶嘻,大笑至兮摧覆思。锯牙云,晞甚大,吐舌万里唾一世。」至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王曰:「未也。」玉曰:「并吞四夷,饮枯河海,跋越九州,无所容止。身大四塞,愁不可长。」

例句

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 张乔 华山

天外倚来秋水刃,海心飞上白龙绡。 徐以 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纵挺倚天形,谁是躬提挈。 李咸用 剑喻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李益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

悬旌要路口,倚剑短亭中。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用之不高亦不庳,不似长剑须天倚。 杜甫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倚天长剑截云孤,报国纵横见丈夫。 杨巨源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之二

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沈埋更倚天。 王涣 上裴侍郎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倚天方比剑,沉井忽如瓶。 卢纶 纶与吉侍郎中孚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 韩愈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以和之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顾况 行路难三首之二

长剑一时天外倚,五云多绕日边飞。 鲍溶 寄宋申锡评事时从李少师移军回归

军人歌无胡,长剑倚昆崙。 鲍溶 述票上太原严尚书缓

典故
乘舟捉月
 
埋骨采石
 
宫袍弄月
  
从李白
 
披锦泛江
 
李生骑鲸
 
李白骑鱼
 
李白鲸
 
绛袍弄月
 
跨长鲸
 
采石仙人
 
采石宫袍
  
锦袍公
 
锦袍弄月
 
锦袍归水
 
锦鲸仙去
 
鞭赤鱼
  
骑鲸仙人
 
骑鲸公子
  
骑鲸捉月
  
骑鲸诗客
  
鲸仙

相关人物
李白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传下·李白〉~5053~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馀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
《侯鲭录》卷六
李白坟,在太平州采石镇民家菜圃中,游人亦多留诗。然州之南有青山,乃有正坟。……世传太白过采石,酒狂捉月。窃意当时槁殡于此。
《二老堂杂志》卷五〈记太平州牛渚矶〉
世传太白因醉溺江,故有捉月台。而梅圣俞诗云:「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盖信此而为之说也。
典故
羯雏啸
 
胡雏长啸
 
识胡儿
 
辨胡雏

相关人物
王衍
 
石勒


《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2707~
石勒字世龙,初名㔨,上党武乡羯人也。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冑。祖耶奕于,父周曷朱,一名乞翼加,并为部落小率。勒生时赤光满室,白气自天属于中庭,见者咸异之。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王衍见而异之,顾谓左右曰:「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驰遣收之,会勒已去。

例句

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杜牧 故洛阳城有感

典故
三万六千排日醉
 
倾江变酒
 
岘山落日客犹迷
 
市人拍手拦街笑
 
扶玉山
 
扶起瑶山
 
拍手笑人醉如泥
 
拍手笑颓山
 
明月清风何用买
 
清风不用一钱买
 
玉山未倒
 
玉山自倒
 
举长江变香醪
 
变春江
 
买得风光不著钱
  
难变春江
 
风月不用一钱买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六〈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䍦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恰似葡萄初拨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千金骏马换少妾】。笑坐雕鞍歌落梅【醉坐雕鞍歌落梅】,车傍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摧,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龟龙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案:一本此下有:谁能忧彼身后事。金凫银鸭葬死灰二句。】。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典故
乘竹杖
 
仙翁竹杖
 
别杖
 
剪成龙
 
化龙
  
投杖
 
投葛陂
 
投陂竹
    
竹杖成龙
  
葛水还杖
 
葛水龙变
 
葛陂
 
葛陂筇竹
 
葛陂龙
 
裁寒竹
  
龙化葛陂
 
龙材
  
相关人物
费长房


《太平广记》卷十二〈神仙十二·壶公〉~80~
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也。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玉府符,凡二十馀卷,皆出自公、故总名「壶公符」。时汝南有费长房者,为市掾,忽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人莫识之,卖药口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买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其钱日收数万,便施与市中贫乏饥冻者,唯留三五十。常悬一空壶于屋上,日入之后,公跳入壶中。人莫能见,唯长房楼上见之,知非常人也。长房乃日日自扫公座前地,及供馔物,公受而不辞。如此积久,长房尤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长房笃信,谓房曰:「至暮无人时更来。」长房如其言即往,公语房曰:「见我跳入壶中时,卿便可效我跳,自当得入。」长房依言,果不觉已入。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公左右侍者数十人。公语房曰:「我仙人也,昔处天曹,以公事不勤见责,因谪人间耳。卿可教,故得见我。」长房下座顿首曰:「肉人无知,积罪却厚,幸谬见哀悯,犹入剖棺布气。生枯起朽。但恐臭秽顽弊,不任驱使。若见哀怜,百生之厚幸也。」公曰:「审尔大佳,勿语人也。」公后诣长房于楼上曰:「我有少酒,相就饮之。」酒在楼下,长房使人取之,不能举盎,至数十人莫能得上。乃白公,公乃下,以一指提上。与房公饮之,酒器如拳许大,饮之至暮不竭。告长房曰:「我某日当去,卿能去乎?」房曰:「欲去之心,不可复言,欲使亲眷不觉知去,当有何计?」公曰:「易耳。」乃取一青竹杖与房,戒之曰:「卿以竹归家,便可称病,以此竹杖置卿所卧处,默然便来。」房如公言。去后,家人见房已死,尸在床。乃向竹杖耳,乃哭泣葬之。房诣公,恍惚不知何所,公乃留房于群虎中,虎磨牙张口欲噬房,房不惧。明日,又内于石室中,头上有一方石,广数丈,以茅绹悬之,又诸蛇来啮绳,绳即欲断,而长房自若。公至,抚之曰:「子可教矣。」又令长房啖屎,兼蛆长寸许,异常臭恶。房难之,公乃叹谢遣之曰:「子不得仙道也。赐子为地上主者,可得寿数百岁。」为传封符一卷付之,曰:「带此可主诸鬼神,常称使者,可以治病消灾。」房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家人谓是鬼,具述前事,乃发棺视之,唯一竹杖,方信之。房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初去至归谓一日,推问家人,已一年矣。房乃行符,收鬼治病,无不愈者。每与人同坐共语,常呵责嗔怒,问其故,曰:「嗔鬼耳。」时汝南有鬼怪,岁辄数来郡中,来时从骑如太守,入府打鼓,周行内外,尔乃还去,甚以为患。房因诣府厅事,正值此鬼来到府门前。府君驰入,独留房。鬼知之,不敢前。房大叫呼曰,便捉前鬼来。乃下车伏庭前,叩头乞曰改过。房呵之曰:「汝死老鬼,不念温良,无故导从,唐突官府,自知合死否?急复真形。」鬼须臾成大鳖,如车轮,头长丈馀。房又令复人形。房以一劄符付之,令送与葛陂君,鬼叩头流涕,持劄去。使人追视之,乃见符劄立陂边,鬼以头(明钞本、陈校本头作颈)绕树而死。房后到东海,东海大旱三年。谓请两者曰:「东海神君前来淫葛陂夫人,吾系之,辞状不测,脱然忘之,遂致之旱,吾今当赦之,令其行雨。」即便有大雨。房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旧也。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下·费长房〉~2744~
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馀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家人谓其久死,不信之。长房曰:「往日所葬,但竹杖耳。」乃发冢剖棺,杖犹存焉。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或在它坐,独自恚怒,人问其故,曰:「吾责鬼魅之犯法者耳。」

简释

龙竹:喻得道成仙,或指竹杖。唐王绩《游仙四首》之四:“鸭桃闻已种,龙竹未经骑。”


例句

浅忆觞堪泛,深思杖可投。 吴融 御沟十六韵

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岑参 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别易会难君且住,莫交青竹化为龙。 施肩吾 遇李山人

龙竹裁轻策,鲛绡熨下裳。 李商隐 玄微先生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李白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尔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见水踊跃学变化为龙。 杜甫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

白银双阙恋,青竹一龙骑。 綦毋诚 同韦夏卿送顾况归茅山

闻说葛陂风浪恶,许骑青鹿从行无。 褚载 赠道士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韦式 一字至七字诗竹

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韦庄 三用韵

葛水雾中龙乍变,缑山烟外鹤初飞。 韦庄 放榜日作

因携竹杖闻龙气,为使仙童带橘香。 韦庄 王道者

蘋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 骆宾王 出石门

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 高适 咏马鞭

典故
司马渴
 
多病文园
 
多病马卿
 
文园多病
 
文园病客
  
病损文园
  
病渴人
 
病相如
 
相如消渴
 
相如病渴
  
相如渴疾
 
相如渴病
 
相如病
 
相如病久
 
相如酒渴
 
临邛渴
 
茂陵无病
   
马卿带疾
 
马卿多病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2999~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閒居,不慕官爵。常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相如上疏谏之。……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西京杂记》卷二~076~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亲著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乃厚给文君。文君遂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0~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尽倾。

简释

相如渴病:指渴饮或有疾病。唐唐彦谦《奏捷西蜀题沱江驿》:“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例句

君王正年少,终日在长杨。 司马扎 猎客

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唐彦谦 奏捷西蜀题沱江驿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李商隐 汉宫词

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 李商隐 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

文园终病渴,休咏白头吟。 杜牧 为人题赠二首之一

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

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不达长卿病,从来原宪贫。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长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时。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长卿消渴再,公干沈绵屡。 杜甫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途穷悲阮籍,病久忆相如。 牟融 有感

相如方老病,独归茂陵宿。 王维 冬日游览

相如今老病,归守茂陵园。 王维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罗隐 听琴

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 许浑 早秋三首

相如渴后狂还减,曼倩归来语更多。 许浑 春日郊园戏赠杨嘏评事

蟹螯只恐相如渴,鲈鲙应防曼倩饥。 许浑 舟行早发庐陵郡郭寄滕郎中

殷勤润取相如肺,封禅书成动帝心。 陆龟蒙 奉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

典故
吟同楚执圭
 
吟生南越思
 
吟越
  
思乡庄舄
 
楚执圭吟
 
病客庄
 
病添庄舄
 
闻越声
 
舄吟
  
庄舄哀
 
庄舄思乡
 
庄舄悲吟
 
庄舄泪
 
庄舄病
 
庄舄讴
  
越人吟
  
越客吟
 
越客音
 
越声长苦
 
越讴
 
越宾歌

相关人物
庄舄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230~
韩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王欲救之,问于左右。左右或曰救之便,或曰勿救便,惠王未能为之决。陈轸适至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王闻夫越人庄舄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舄仕楚执圭,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圭,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

例句

须知越吟客,敧枕不胜情。 吴融 雨后闻〈思归乐〉二首之二

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 孟浩然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湘瑟飕飗弦,越宾呜咽歌。 孟郊 泛黄河

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 孙逖 夜宿浙江

忽对荆山璧,委照越吟人。 庾抱 卧髂喜霁开扉望月简宫内知友

柱下闻周史,书中慰越吟。 张谓 寄李侍御

难忘楚尽处,新有越吟生。 曹松 赠余干袁明府

遁去不同秦客逐,病来还作越人吟。 李咸用 寄所知

烽堠惊秦塞,囚居困越吟。 李宣远 近无西耗

岂待庄舄吟,方知倦羁旅。 李德裕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宜春作)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李德裕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李白 仕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苏

送尔游华顶,令余发舄吟。 李白 送纪秀才游越

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圭。 杜甫 卜居

哀世非王粲,终然学越吟。 杜甫 西阁二首之一

思乡比庄舄,遁世遇眭誇。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禹锡)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署)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刘禹锡初与公同为盐察御史。故称院长)

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 柳宗元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 王昌龄 江上闻笛

病添庄舄吟声苦,贫欠韩康药债多。 白居易 病中诗十五首(并序)之酬梦得贫居咏怀见赠

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窦牟 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

西游象阙愧知音,东下荆溪称越吟。 罗隐 宿荆州江陵驿

秦树团团夕结阴,此中庄舄动悲吟。 罗隐 西京道德里

赋成无处换黄金,却向春风动越吟。 罗隐 送进士臧濆下第后归池州

青苔重叠封颜巷,白发萧疏引越吟。 翁承赞 对雨述怀示弟承检

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 赵骅 送晁补阙归日本国

渐解巴儿语,谁怜越客吟。 郑谷 通川客舍

典故 
修道夺牛
 
康伯驾牛
 
柴车夺牛
 
无亭长识
 
相关人物
韩康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韩康〉~2770~
韩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家世著姓。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馀年。时有女子从康买药,康守价不移。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那?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乃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车连徵不至。桓帝乃备玄纁之礼,以安车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康不得已,乃许诺。辞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使者发。至亭,亭长以韩徵君当过,方发人牛脩道桥。及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与之。有顷,使者至,夺牛翁乃徵君也。使者欲奏杀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乃止。康因中道逃遁,以寿终。

例句

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李嘉祐 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都市广长开大铺,疾来求者多相误。见说康旧姓名,识之不识先相怒。 李涉 春山三朅来之三

韩康虽复在人间,王霸终思隐岩窦。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子十一

药倩韩康卖,门容尚子过。 王维 游李山人所居因题屋壁

卖药不二价,著书盈万言。 王维 郑霍二山人

病添庄舄吟声苦,贫欠韩康药债多。 白居易 酬梦得贫居咏怀见赠

若非宗测图山后,即是韩康卖药回。 陆龟蒙 和袭美寄毗陵魏处士朴

洛阳无二价,犹是慕风声。 高适 赠别褚山人

典故
一枝传远信
 
一枝寄北人
 
一枝寄相思
 
一枝寄远信
 
一枝春
 
一枝春信
 
一枝春色
 
一枝谁寄长安
 
一枝随驿使
 
不寄梅花
 
到陇梅花
 
剪梅烟驿
 
南枝附春信
 
只赠梅花
 
寄一枝
 
寄寒梅
 
寄折梅
 
寄春
 
寄梅花
 
寄与路遥
 
寒梅传驿信
 
寒梅堪寄
 
寻驿使
 
岭梅传远信
 
庾岭一枝
 
庾梅信断
 
折寒香传语
 
折幽香千里寄
 
折得陇头
 
折梅
 
折梅寄
 
折梅寄我
 
折梅寄江北
 
折花寄
 
故人堪寄
 
故人赠江头春信
 
故人难寄
 
春在手
 
春赠陇头
 
梅寄断魂
 
梅残驿使迟
  
梅花寄寒驿
 
梅花寄远
  
楚驿梅边
 
水驿寄江南梅萼
 
江南信
 
江南信息
 
江南折赠
 
江南春信
 
江南逢梅
 
江南驿使
 
江路梅花
 
花信随驿使
 
万里凭驿使
 
万里赠
 
解道江南句
 
赠春色
 
赠梅花
  
送客逢春
 
逢驿使
 
远寄江南春意
  
陆凯寄梅
 
陆郎封寄
 
陇头人
 
陇头春信
 
陇头春色
 
陇头梅
 
陇驿传梅
 
难随驿使
 
驿使传梅
 
驿使带春
 
驿使梅
 
驿使为伊忙
 
驿传梅信
  
相关人物
范晔
 
陆凯


《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果部七·梅〉~4432~
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范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简释

陇头梅:咏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亦咏梅花。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例句

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 杜甫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柳宗元 早梅

官桥杨柳和愁折,驿路梅花带雪看。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

欲托清香传远信,一枝无计奈愁何。 王初 梅花二首

典故
不尽长江滚滚流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七〈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典故
不然灰
  
寒灰复然
 
寒灰灭
 
寒灰见溺
 
待溺余
 
复燃灰
 
未然灰
  
死灰不然
 
死灰余烟
  
沉灰不然
 
溺复然灰
 
溺死灰
 
灰不然
 
灰土已寒
   
然灰被溺
 
田甲当时气
 
起死灰
 
长孺然灰

相关人物
韩安国


《史记》卷一百八〈韩长孺列传〉~2857~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惟梁最亲为艰难。梁王念太后、帝在中,而诸侯扰乱,一言泣数行下,跪送臣等六人,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见者大,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侘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而免冠谢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为太后遗忧。」悉见梁使,厚赐之。其后梁王益亲驩。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馀金。名由此显,结于汉。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汉书》卷五十二〈窦田灌韩列传·韩安国〉~2395~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甲曰:「然即溺之。」居无几,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肉袒谢,安国笑曰:「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简释

灰死:形容失意的心情。唐白居易《送兄弟回雪夜》:“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


例句

坠履忘情后,寒灰更湿时。 刘言史 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

谁知大炉火,还有不然灰。 刘长川 将赴东都上李相公

皇恩若再造,为忆不然灰。 张说 卢巴驿闻张御史张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赠之

暮年伤泛梗,累日慰寒灰。 张说 石门别杨六钦望

死灰到底翻腾焰,朽骨随头却长肥。 方干 谢王大夫奏表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窜逐勿复哀,惭君问寒灰。 李白 赠别郑判官

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 杨汝士 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

冶长倦缧绁,韩安叹死灰。 毛明素 与琳法师(贞观十一年。法师幽系。故致诗焉。)

食蕊嫌丛棘,衔泥怯死灰。 沈佺期 同狱者叹狱中无燕

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 胡皓 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讵知韩长孺,无复重然灰。 袁朗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

芳桂君应折,沉灰我不然。 顾况 送韦秀才赴举

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骆宾王 帝京篇

莫言韩长孺,长作不然灰。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将期重交态,时慰不然灰。 骆宾王 游兖部逢孔君自卫来欣然相遇若旧

冶长非罪曾缧绁,长孺然灰也经溺。 骆宾王 畴昔篇

小人胡不仁,谗我成死灰。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典故
不斋醉如泥
  
太常已醉
 
太常醉
 
太常醉如泥
 
太常长斋
 
太常斋
 
学太常
 
犯斋收
 
斋日多

相关人物
周泽


《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下·周泽〉~2579~
十二年,以泽行司徒事,如真。泽性简,忽威仪,颇失宰相之望。数月,复为太常。清絜循行,尽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遂收送诏狱谢罪。当世疑其诡激。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十八年,拜侍中骑都尉。后数为三老五更。建初中致仕,卒于家。
《说苑》卷五《贵德》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馀胥;

简释

太常妻:用于夫妻调侃。唐李白《赠内》:“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例句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李白 赠内

太常应已醉,刘君恒带酲。 李百药 妾薄命

转枕挑灯候晓鸡,相君应叹太常妻。 权德舆 太常寺宿斋有寄

别离不惯无穷忆,莫误卿卿学太常。 苏颋 春晚紫微省直寄内

卧看中散论,愁忆太常斋。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典故
园主布金
 
地布金
 
布地有黄金
 
布地金
 
布金
  
祇园布金
   
长者金先布


《艺文类聚》卷六十五〈产业部上·园〉~60~
《法显记》曰:宿卫精舍东北六百里,毗舍祛母作精舍,请佛及借此处,故在秖洹舍大园落,有二门。一门东向,一北向,此园即须达长者布金钱买地处也。精舍当中央,佛住此处最久。说法度人,经行坐处,亦尽起塔,皆有名字。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一〈史传部三〉~899~2~
善施长者仁而聪敏积而能散。拯乏济贫哀孤恤老。时美其德号给孤独焉。闻佛功德深生尊敬。愿建精舍请佛降临。世尊命舍利子随瞻揆焉。唯太子逝多园地爽垲。寻诣太子具以情告太子。戏言金遍乃卖。善施闻之心豁如也。即出藏金随言布地。有少未满。太子请留曰。佛诚良田。宜植善种。即于空地建立精舍。世尊即之告阿难曰。园地善施所买。林树逝多所施。二人同心式崇功业。自今已去应谓此地为逝多林给孤独园
《汉武帝故事》~345~
王母遣使谓帝曰:『七月七日我当暂来。』帝至日,埽宫内,然九华灯。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宜洒扫以待之。』上乃施帷帐,烧兜末香,香,兜渠国所献也,香如大豆,涂宫门,闻数百里;关中尝大疫,死者相系,烧此香,死者止。是夜漏七刻,空中无云,隐如雷声,竟天紫色。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载七胜履玄琼凤文之?,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乌,夹侍母旁。
典故
彩虹流渚
 
华渚流虹
 
虹流沚
 
虹流华渚
 
长虹梦入仙怀


《太平御览》卷七十九〈皇王部四·少昊金天氏〉~499~2~
《河图》:「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意感,生白帝朱宣。」
《艺文类聚》卷十一〈帝王部一·少昊金天氏〉~2~
《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降居江水,有圣德,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即图谶所谓白帝朱宣者也。故称少昊,号金天氏,在位百年而崩。
典故
吴波静练
 
晴绮散馀霞
 
残霞成绮
 
江似练
 
清淮铺练
 
澄江如练
 
绮散馀霞
 
练江诗
 
练静江澄
 
长江澄练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行旅下·晚登三山还望京邑〉~263~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缜不变?
《漢語大詞典》:倚天剑(倚天劍)
形容极长的剑。语本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唐 李白 《大猎赋》:“于是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 唐 李白 《司马将军歌》:“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金 元好问 《示侄孙伯安》诗:“元无倚天剑,可断扶桑枝。”
《國語辭典》:弄月  拼音:nòng yuè
赏月。唐。李白〈别山僧〉诗:「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唐。刘长卿〈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徵君〉诗:「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棹唱。」
分類:赏月
《國語辭典》:锦袍(錦袍)  拼音:jǐn páo
锦缎制的衣袍。唐。王昌龄 春宫曲:「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三国演义》第三回:「卓以金甲锦袍赐布,畅饮而散。」
分類:锦袍
《漢語大詞典》:锦袍仙(錦袍仙)
指 唐 李白 。语本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 白 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驁放不自脩,与 知章 、 李适之 、 汝阳王 璡 、 崔宗之 、 苏晋 、 张旭 、 焦遂 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 浮游四方,尝乘月……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宋 姚勉 《水调歌头·寿赵倅》词:“长庚入梦,间生 采石 锦袍仙。”亦省称“ 锦袍 ”。 宋 王奕 《贺新郎》词:“ 采石 书生勋业在,弔锦袍、公子魂何处。” 宋 王奕 《八声甘州》词:“安得锦袍西下,明月堕 江 滨。”
分類:李白锦袍
《漢語大詞典》:骑鲸(騎鯨)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沈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漢語大詞典》:骑鲸客(騎鯨客)
亦作“ 骑鲸李 ”。 指 李白 。 宋 苏轼 《和陶都主簿》:“愿因骑鲸 李 ,追此御风 列 。” 宋 陆游 《八十四吟》之二:“饮敌骑鲸客,行追缩地仙。” 元 张养浩 《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之三:“诗情沧海骑鲸客,世故青楼掷鼠人。” 清 许廷鑅 《采石》诗:“江上无 太白 ,寥落几千年。予亦骑鲸客,来乘 牛渚 舡。”参见“ 骑鲸 ”。
分類:李白
《漢語大詞典》:骑鲸(騎鯨)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沈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漢語大詞典》:骑鲸李(騎鯨李)
见“ 骑鲸客 ”。
《漢語大詞典》:骑鲸客(騎鯨客)
亦作“ 骑鲸李 ”。 指 李白 。 宋 苏轼 《和陶都主簿》:“愿因骑鲸 李 ,追此御风 列 。” 宋 陆游 《八十四吟》之二:“饮敌骑鲸客,行追缩地仙。” 元 张养浩 《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之三:“诗情沧海骑鲸客,世故青楼掷鼠人。” 清 许廷鑅 《采石》诗:“江上无 太白 ,寥落几千年。予亦骑鲸客,来乘 牛渚 舡。”参见“ 骑鲸 ”。
分類:李白
《漢語大詞典》:骑鲸鱼(騎鯨魚)
见“ 骑鲸 ”。
《漢語大詞典》:骑鲸(騎鯨)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沈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漢語大詞典》:铜鞮(銅鞮)
(1). 春秋 晋 邑名。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 晋平公 曾筑 铜鞮宫 于此。 汉 置县,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 北魏 以后屡有迁移。 明 洪武 初废入 沁州 。左传·成公九年:“秋, 郑伯 如 晋 , 晋 人讨其贰於 楚 也;执诸 铜鞮 。” 杜预 注:“ 铜鞮 , 晋 别县,在 上党 。” 杨伯峻 注:“据《嘉庆一统志》, 铜鞮 在今 山西 沁县 南。”
(2). 春秋 晋 离宫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 铜鞮 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 杜预 注:“ 铜鞮 , 晋 离宫。” 杨伯峻 注:“ 铜鞮宫 在 山西 沁县 南二十五里。”
(3).指 襄阳 。 唐 李端 《代弃妇答贾客》诗:“ 玉垒城 边争马走, 铜鞮 市里共乘舟。” 宋 张孝祥 《醉落魄》词:“桃花庭院光阴速, 铜鞮 谁唱大堤曲。归时想是樱桃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公诗:“《襄阳》云……林鶯送客巖花笑,曾见 铜鞮 歌舞无?”
(4).曲名。 明徐复祚《投梭记·叙饮》:“唱罢《铜鞮》日欲脯,花前醉樽前起舞。”参见“ 铜鞮曲 ”。
(5).亦作“ 铜鍉 ”。复姓。 春秋 时有 铜鍉伯华 。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漢語大詞典》:铜鞮曲(銅鞮曲)
《白铜鞮歌》。也称《襄阳蹋铜蹄》。乐府清商曲名。隋书·音乐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镇 ,有童謡云:‘ 襄阳 白铜蹄,反缚 扬州 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 扬州 之士,皆面缚,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 沈约 为三曲,以被絃管。” 宋 梅尧臣 《送周谏议知襄阳》诗:“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
《漢語大詞典》:壶公龙(壺公龍)
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 费长房 从 壶公 学仙, 壶公 遣归,与一竹杖使骑。 长房 乘杖,须臾到家。投杖于 葛陂 中,回视,已化为龙。后代诗文中常称竹杖为“壶公龙”。 宋 苏轼 《次前韵寄子由》:“还乡亦何有,暂假壶公龙。”
《漢語大詞典》:掷杖成龙(擲杖成龍)
传说 东汉 费长房 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 费 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 费 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 葛陂 ,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清 王士禛 《送高念东先生予告还山》诗之二:“偶然掷杖成龙去,又过 蓬莱 日主祠。”
《漢語大詞典》:杖化龙(杖化龍)
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 费长房 向一卖药老翁学道,一日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 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后遂以“杖化龙”用为道家神异之典。 宋 陆游 《道室杂咏》:“舄化双鳧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
《漢語大詞典》:竹杖
竹制的手杖。汉书·西域传赞:“睹犀布、瑇瑁则建 珠崖 七郡,感枸酱、竹杖则开 牂柯 、 越嶲 。”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仙翁遗竹杖, 王母 留桃核。”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颇恋桃笙稳,行烦竹杖持。”
分類:竹杖手杖
《國語辭典》:竹笼(竹籠)  拼音:zhú lóng
用竹片编成的笼子。唐。贾岛 题皇甫荀蓝田厅诗:「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水浒传》第四三回:「入屋内来,去房中搜看,只见有两个竹笼,盛些旧衣裳。」
《國語辭典》:长房(長房)  拼音:zhǎng fáng
家族中长子的一支。
《漢語大詞典》:龙杖(龍杖)
亦作“ 龙仗 ”。 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 费长房 者, 汝南 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於肆头……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 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后因以“龙杖”美称竹杖。 唐 骆宾王 《出石门》诗:“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 宋 陶谷 清异录·骄龙杖:“天师 杜光庭 骄龙杖,红如猩肉,重若玉石……相传是仙人留赐。” 元 谢宗可 有《龙杖》诗。
分類:竹杖
《漢語大詞典》:龙竹(龍竹)
(1).龙须竹。劈为篾,平细柔韧,宜作马鞭。 唐 高适 《咏马鞭》:“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 孙钦善 校注:“龙竹,即龙鬚竹。 李衎 《竹谱详録》卷五‘龙鬚竹’云:‘生 两浙 山谷间,与猫头竹无异,根下节不甚密,析为篾,平细柔靱。’”
(2). 晋 葛洪 神仙传·壶公:“ 房 ( 费长房 )忧不得到家,公( 壶公 )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 房 骑竹杖辞去,忽如睡,已到家……所骑竹杖,弃 葛陂 中,视之乃青龙耳。”后因以“龙竹”指拐杖或比喻得道成仙。 唐 王绩 《游仙》诗之四:“鸭桃闻已种,龙竹未经骑。”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出山》:“金碧葱蘢 王母祠 ,笑骑龙竹弄参差。”
《國語辭典》:消渴  拼音:xiāo kě
中医上指口渴饮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梁书。卷三三。王僧儒传》:「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癫眩屡动,消渴频增。」《聊斋志异。卷二。阿宝》:「生忽病消渴,卒。」也称为「糖尿病」、「渴病」。
《漢語大詞典》:病渴
患消渴症。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 宋 陆游 《和张功父见寄》:“正復悲秋如 骑省 ,可令病渴似 文园 。”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余尝有诗云:‘……分无玉甌囊古锦,病渴 文园 只瓢饮。’”
《漢語大詞典》:相如渴
汉 司马相如 患有消渴疾。后即用“相如渴”作患消渴病的典故。 唐 李商隐 《汉宫词》:“侍臣最有 相如 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宋 梅尧臣 《魏文以予病渴赠薏苡二丛植庭下走笔戏谢》诗:“媿无 相如 才,偶病 相如 渴, 潩水 有丈人,薏苡分丛茂。” 明 高启 《赠医师王立方》诗:“诗人亦有 相如 渴,愿乞丹砂旧井泉。”参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漢語大詞典》:长卿病(長卿病)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后以“长卿病”形容文人之病。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诗:“我多 长卿 病,日夕思朝廷。” 唐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诗:“不达 长卿 病,从来 原宪 贫。”亦作“ 长卿疾 ”。 唐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谁知 长卿 疾,歌赋不还 邛 。”
分類:文人
《國語辭典》:长杨(長楊)  拼音:cháng yáng
汉代宫殿名。本秦旧宫,汉时重加修饰,为秦、汉时游猎的地方。内有垂杨绵亘数亩,故称为「长杨宫」。《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初,建元三年,微行始出,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
《漢語大詞典》:长杨宫(長楊宫)
秦 汉 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周至县 东南。三辅黄图·秦宫:“ 长杨宫 在今 盩厔县 东南三十里,本 秦 旧宫,至 汉 修饰之以备行幸。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宫名;门曰 射熊馆 。 秦 汉 游猎之所。”
《漢語大詞典》:思越
(1).心神散逸。犹言灵魂出窍。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精散思越,惘若有失。”
(2).谓神思飞越。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望 汨 心欷,瞻 罗 思越。”
《漢語大詞典》:庄舄吟(莊舄吟)
见“ 庄舄越吟 ”。
《國語辭典》:庄舄越吟(莊舄越吟)  拼音:zhuāng xì yuè yín
庄舄本是战国时越国人,虽然在楚国作官,但于病中,却仍思念故国,发出越声呻吟。
《國語辭典》:庄舄越吟(莊舄越吟)  拼音:zhuāng xì yuè yín
庄舄本是战国时越国人,虽然在楚国作官,但于病中,却仍思念故国,发出越声呻吟。
《漢語大詞典》:越吟
战国 时 越 人 庄舄 仕 楚 ,爵至执珪,虽富贵,不忘故国,病中吟 越 歌以寄乡思。事见史记·张仪列传。 汉 王粲 《登楼赋》:“ 钟仪 幽而 楚 奏兮, 庄舄 显而 越 吟。”后因以喻思乡忆国之情。 唐 郎士元 《宿杜判官江楼》诗:“叶落觉乡梦,鸟啼惊 越 吟。” 宋 陆游 《上二府乞宫祠启》:“优游食足,敢陈 楚 些之穷;衰疾土思,但抱 越 吟之苦。” 明 姚潜 《过旧县再和南平韵》:“惟我耽 吴 酒,何人不 越 吟?” 鲁迅 《无题》诗:“下土惟 秦 醉,中流輟 越 吟。”
分類:执圭富贵
《國語辭典》:不二价(不二價)  拼音:bù èr jià
商人将货物的确实售价标明,不因人而增减。《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韩康传》:「韩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家世著姓。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馀年。」
《漢語大詞典》:韩康(韓康)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一:“ 韩康 ,字 伯休 , 京兆 霸陵 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於 长安 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餘年。时有女子买药於 康 ,怒 康 守价,乃曰:‘公是 韩伯休 邪,乃不二价乎?’ 康 叹曰:‘我欲避名,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遂遯入 霸陵山 中,博士公车连徵不至。”事亦见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后遂以“韩康”借指隐逸高士。亦泛指采药、卖药者。 南朝 陈 徐陵 《长安道》诗:“ 韩康 卖良药, 董偃 鬻明珠。” 唐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诗:“ 韩康 虽復在人间, 王霸 终思隐巖竇。” 唐 白居易 《酬梦得贫居咏怀见赠》:“病添 庄舄 吟声苦,贫欠 韩康 药债多。” 清 顾炎武 《赠邬处士继思》诗:“市中问 韩康 ,药肆在何许。”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诗曰:‘折梅逢驛使,寄与 陇 头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为驿使的美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驛长不遇梅花使。”
分類:驿使
《漢語大詞典》:梅驿(梅驛)
驿所的雅称。 宋 范成大 《梦玉人引》词:“从此尊前,便顿然少箇, 江 南羇客。不忍怱怱,少驻船梅驛。” 宋 陆游 《蓦山溪·送伯礼》词:“梅驛外,蓼滩边,只待除书看。”参见“ 梅花使 ”。
分類:雅称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诗曰:‘折梅逢驛使,寄与 陇 头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为驿使的美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驛长不遇梅花使。”
分類:驿使
《漢語大詞典》:赠远(贈遠)
赠送东西给远行的人。 元 黄清老 《古诗送王君冕归陕西》之六:“锦囊可赠远,愧非明月珠。” 明 茅孝若 《苏园翁》:“耒耜之餘编草屨,同革舃般坚靭哩,赠远輒相貽。”
《漢語大詞典》:陆凯传情(陸凱傳情)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相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花诗‘折花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陆凯传情”为咏梅之典。 宋 钱惟演 《柳絮》:“ 陆凯 传情梅暗落, 韩凭 遗恨蝶争飞。”
《漢語大詞典》:驿寄梅花(驛寄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宋 秦观 《踏莎行》词:“驛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漢語大詞典》:驿路梅花(驛路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唐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诗:“官桥杨柳和愁摘,驛路梅花带雪看。”
《國語辭典》:寒灰  拼音:hán huī
1.死灰。《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刘廙传》:「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2.比喻心死。唐。韦应物 秋夜诗二首之二:「岁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唐。杜甫 喜达行在所诗三首之一:「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國語辭典》:死灰  拼音:sǐ huī
1.冷却不再燃烧的灰烬。比喻人颓丧或枯寂。《庄子。齐物》:「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2.形容颜色的惨白。《淮南子。修务》:「面若死灰,颜色黴墨。」《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女大惧,面如死灰。」
《國語辭典》:死灰复燃(死灰復燃)  拼音:sǐ huī fù rán
1.已经熄灭的灰烬,又重新燃烧起来。如:「在郊外烤肉后,要确实将火苗熄灭,以免死灰复燃,引发火灾。」
2.比喻已经平息的事情,又重新活动起来。如:「盗版软体消声匿迹一段时间后,最近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分類:死灰复燃
《國語辭典》:死灰复然(死灰復然)  拼音:sǐ huī fù rán
西汉时韩安国犯罪入狱,受到狱卒百般凌辱。安国气愤的说:「已冷的灰烬难道不能重新再燃烧吗?」不久,韩安国被释放,而且又受到朝廷的重用。见《史记。卷一○八。韩长儒传》。后比喻失去权势者再度掌握大权,或受管制停休的事物再度兴盛起来。如:「因为警方取缔而静止的六合彩赌博,近日又死灰复然的在各地风行起来。」也作「死灰复燎」、「死灰复燃」、「馀烬复然」。
《漢語大詞典》:灰死
(1).火灰熄灭。史记·韩长孺列传:“ 蒙 狱吏 田甲 辱 安国 , 安国 曰:‘死灰独不復然乎?’”后因用以为典。 唐 骆宾王 《帝京篇》:“灰死 韩安国 ,罗伤 翟廷尉 。”
(2).火灰熄灭。《庄子·知北游》:“心若死灰。”谓心境枯寂不动。后因以“灰死”形容失意的心情。 唐 白居易 《送兄弟回雪夜》诗:“对雪画残灰,残灯明復灭。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髮。”
(3).烧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北兵遇之,火起,亦数人灰死。”
(4).谓灰白无人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妇﹞徒跣而归,面色灰死。”
《漢語大詞典》:灰然
(1).死灰复燃。喻死而复生。列子·黄帝:“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灰然有生矣,吾见杜权矣。”
(2).死灰复燃。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梁书·何敬容传》:“君侯已得瞻望,朝夕出入禁门,醉尉将不敢呵,灰然不无其渐。”参见“ 死灰復然 ”。
《國語辭典》:死灰复然(死灰復然)  拼音:sǐ huī fù rán
西汉时韩安国犯罪入狱,受到狱卒百般凌辱。安国气愤的说:「已冷的灰烬难道不能重新再燃烧吗?」不久,韩安国被释放,而且又受到朝廷的重用。见《史记。卷一○八。韩长儒传》。后比喻失去权势者再度掌握大权,或受管制停休的事物再度兴盛起来。如:「因为警方取缔而静止的六合彩赌博,近日又死灰复然的在各地风行起来。」也作「死灰复燎」、「死灰复燃」、「馀烬复然」。
《漢語大詞典》:太常妻
后汉 周泽 为太常,虔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其老病,窥问疾苦。 泽 大怒,以妻干犯斋禁,收送诏狱,时人讥之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言 泽 不近人情,难为其妻。见《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后用为夫妻不同居的典实。 唐 李白 《赠内》诗:“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 李白 妇,何异太常妻。” 宁调元 《用东坡狱中遗子由韵寄约真长沙》:“短气共怜 元祐 党,长斋偏有太常妻。”
《漢語大詞典》:祇园(祇園)
“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梵文的意译。 印度 佛教圣地之一。相传 释迦牟尼 成道后, 憍萨罗国 的 给孤独长者 用大量黄金购置 舍卫城 南 祇陀太子 园地,建筑精舍,请 释迦 说法。 祇陀太子 也奉献了园内的树木,故以二人名字命名。 玄奘 去 印度 时, 祇园 已毁。后用为佛寺的代称。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祇园兴板荡之悲,沙界积沦胥之痛。” 唐 白居易 《题东武丘寺六韵》:“香刹看非远,祇园入始深。”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游则王国,还则祇园。”
《漢語大詞典》:给孤园(給孤園)
“ 给孤独园 ”的省称。亦用作佛寺的代称。 唐 杜甫 《望兜率寺》诗:“时应清盥罢,随喜 给孤园 。” 明 唐寅 《承沉徵德顾翰学置酌禅寺见招作此奉谢》诗:“今日 给孤园 共醉,古来文学士皆贫。”
《漢語大詞典》:金园(金園)
寺中园圃。 唐 李峤 《为朝集使等上尊号表》:“攀玉署鸿鸳之议,杂金园龙象之谋。” 唐 李白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 王琦 注:“金园,寺中园圃也。 须达长者 欲买 祇陀 太子园为佛住处。太子戏言:‘得金布满地中,即当卖与。’ 须达 遂出金饼布地,周满园中,厚及五寸,广惟十里,买此园地,奉施 如来 ,起立精舍。后人用‘金园’事,本此。”
分類:园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