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瞿通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合肥人。元末江淮兵起,通善长枪,号长枪千户。后归明。与子瞿能累立战功,官至都督佥事。
《國語辭典》:长枪(長槍)  拼音:cháng qiāng
1.枪筒长的火器。包括步枪、马枪、卡宾枪等。也作「长鎗」。
2.长杆上嵌有铁枪头的旧式兵器。《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怎当得汤总镇的兵马,长枪大戟,直杀到野羊塘,苗兵死伤过半。」
《國語辭典》:长鎗(長鎗)  拼音:cháng qiāng
1.枪筒长的火器。包括步枪、马枪、卡宾枪等。也作「长枪」。
2.俗称米为「长鎗」。唐。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长鎗江米熟,小树枣花香。」
《漢語大詞典》:长腰米(長腰米)
亦称“ 长腰鎗 ”。 稻米的品名。 宋 苏轼 《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之十二:“劝君多拣长腰米,消破亭中万斛泉。” 赵次公 注:“长腰米, 汉 上米之絶好者。” 李贺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长鎗江米熟” 清 姚文燮 集注:“ 汉上 呼米为长腰鎗。”亦省称“ 长腰 ”。 宋 范成大 《劳畬耕》诗:“ 吴 田黑壤腴, 吴 米玉粒鲜。长腰匏犀瘦,齐头珠颗圆。”自注:“长腰米狭长,亦名箭子;齐头白圆净如珠……皆 吴中 米品也。” 元 鲜于枢 《八声甘州》套曲:“粳米炊长腰,鯿鱼煮缩项。”
分類:稻米品名
《國語辭典》:黄龙(黃龍)  拼音:huáng lóng
1.黄色的龙。《史记。卷二八。封禅书》:「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
2.地名。金国都城。宋金交战时,岳飞曾说要直捣金国的都城黄龙府。后泛指敌人的都城。如:「直捣黄龙」。
3.佛教禅家七宗之一。参见「黄龙派」条。
4.年号:(1)三国吴大帝的年号(西元229~231)。(2)汉宣帝的年号(西元前49)。
《漢語大詞典》:汉阳造(漢陽造)
指旧 中国 汉阳兵工厂制造的长枪。 曹丹辉 《在一九三一年间》:“我们红六十四师已全部改装,把梭标和八百多支土造的‘单打一’,全换成五响快枪--汉阳造了。” 王统照 《银龙集·五十元》:“我放过几回,一样同汉阳造用,准头不坏。”
《漢語大詞典》:梆梆枪(梆梆槍)
方言。长枪。《红色歌谣集·赤卫队之歌》:“背上背的嘛嗹嗹,梆梆枪那嘛溜溜,见了嘛敌人嘛哎哟打一仗啊!”原注:“ 四川 方言,即长枪。”
分類:方言长枪
《國語辭典》:留客住  拼音:liú kè zhù
旧时一种有倒钩的枪形武器,因可把人拉倒拖回,故称为「留客住」。《水浒传》第二回:「外面火把光中,照见钢叉、朴刀、五股叉、留客住,摆得似麻林一般。」
《國語辭典》:枪法(槍法)  拼音:qiāng fǎ
1.使用枪枝发射子弹的方法。如:「他枪法神准,百发百中。」
2.使用古代武器长枪的技法。
《國語辭典》:回马枪(回馬槍)  拼音:huí mǎ qiāng
1.古时一种枪法。当一方骑马退走时,突然调头出击对方。《说唐》第四○回:「叔宝道:『兄弟,好回马枪呵!』」
2.比喻冷不防的反击。如:「没想到他会使出这记回马枪,害我全盘皆输。」
《國語辭典》:刀马旦(刀馬旦)  拼音:dāo mǎ dàn
一种旦角,为国剧角色。戏剧中扮演熟习武艺的妇女,著重唱、念、做和舞蹈。
《漢語大詞典》:枪术(槍術)
武术中用枪的技术。枪有长枪、钩镰枪、两头枪和短枪数种。枪法有:扎、刺、搭、掤、缠、圈、拦、拿、扑、点、拨、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