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1,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久役
落户
积轻
渐教
常设
蛰居
积郁
久道
痼癖
沈身
蓄艾
告竭
家底
长蔬
积敝
《漢語大詞典》:久役
长期服役。诗·邶风·雄雉序:“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后汉书·杜诗传:“重復厚赏,加於久役之士。”
《國語辭典》:落户(落戶)  拼音:luò hù
在异乡定居。如:「他落户在此已有好些年了。」
《漢語大詞典》:积轻(積輕)
长期被轻视;长期轻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京职·门下省:“左右参议,又以读本故,必繇遴选而授,班行厌薄之,不肯就,鸞臺重地,积轻已非一日。”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厅事记》:“呜呼!归故所称为腹心内地,未几而於 明 季一为四战,未几而入版图,尤悄悄戒伏莽焉,常变、安危之相倚伏,岂有定哉!然焉知后之人不更积轻而废之亦如昔日者耶!” 清 冯志沂 《送朱伯韩序》:“故今之号为乡绅者,莫能以威福暴乡里,而势既处於积轻,一旦有事,欲出其身为桑梓捍灾患,官吏皆能掣其肘而莫能以有为。”
分類:长期轻视
《國語辭典》:渐教(漸教)  拼音:jiàn jiào
中国古代高僧依据经典,将佛陀的教法分成渐教、顿教。渐教是指教导的修学的方法有次第,由浅而深,须经长久时间,渐次修行。
《國語辭典》:常设(常設)  拼音:cháng shè
长久设立。如:「这是一个常设机构,不是临时性的组织。」《清史稿。卷一○五。舆服志四》:「又太上皇卤簿、皇太子仪卫,皆一时之制,非同常设,亦并著于篇。」
《國語辭典》:蛰居(蟄居)  拼音:zhí jū
隐居。如:「蛰居田野」。
《國語辭典》:积郁(積鬱)  拼音:jī yù
1.郁气长期积压在心中。如:「积郁成疾」。
2.长期积压在心中的苦闷、郁闷。如:「老师的一席话使我心中的积郁全消。」
《漢語大詞典》:久道
长期倡导。 清 刘大櫆 《〈吴青然诗集〉序》:“ 雍正 十一年,天子有意久道人文之化,肇开博学鸿词之科。”
分類:长期倡导
《國語辭典》:痼癖  拼音:gù pǐ
极深的嗜好。如:「不刷牙是他的痼癖。」
《漢語大詞典》:沈身
(1).谓以躯体沉于水中;投水自尽。后汉书·梁竦传:“﹝ 竦 ﹞既徂南土,歷 江 湖,济 沅 湘 ,感悼 子胥 、 屈原 以非辜沉身,乃作《悼骚赋》,繫玄石而沉之。”后汉书·班固传下:“昔 卞和 献宝,以离断趾, 灵均 纳忠,终於沉身。” 李贤 注:“ 屈原 ,字 灵均 ,纳忠於 楚 ,终不见信,自沉於 汨罗 之水而死。”
(2).沉滞。指长期不升迁。 明 唐顺之 《丁近斋参政像赞》:“弱冠超迁,或快其早;庞眉作尉,或惜其迟。然 駟 ( 颜駟 )也既沉身於郎署,而 谊 ( 贾谊 )也竟堕谗於 湘 湄。”
《國語辭典》:蓄艾  拼音:xù ài
比喻储材备用。语本《孟子。离娄上》:「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蓄,终身不得。」
《國語辭典》:告竭  拼音:gào jié
枯竭、用完。《三国演义》第三○回:「且说曹操军粮告竭,急发使往许昌教荀彧作速措办粮草,星夜解赴军前接济。」
《漢語大詞典》:家底
(1).古代 勃泥国 的计量单位,一家底合二十两。宋史·外国传五·勃泥:“ 太平兴国 二年,其王 向打 遣使 施弩 、副使 蒲亚里 、判官 哥心 等賫表贡大片龙脑一家底,第二等八家底,第三等十一家底、米龙脑二十家底、苍龙脑二十家底,凡一家底并二十两。”
(2).指家中长期积累的财产。 崔璇 《在区委会里》:“人家 刘洪文 他们的底垫多厚,我们才积了多少家底?”《人民文学》1981年第6期:“他家五间大瓦房,家底厚实。”
(3).借指个人学识的底子。 吴晗 《再谈神仙会和百家争鸣》:“我这样说,决不是夸大,而是认真了解自己的家底。”
《漢語大詞典》:长蔬(長蔬)
长期食蔬菜,不吃荤腥。 南朝 梁 沈约 《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年至七岁,自然持斋。家中请僧行道,闻读《大涅槃经》,不听食肉,於是即长蔬不噉。”南史·周颙传:“清贫寡欲,终日长蔬,虽有妻子,独处山舍。”
《漢語大詞典》:积敝(積敝)
(1).亦作“ 积弊 ”。累积弊病。荀子·王制:“彼日积敝,我日积完;彼日积贫,我日积富;彼日积劳,我曰积佚。”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经始权其多福,虑终取其少祸,非谓矦伯无可乱之符,郡县非致治之具也;故国忧赖其释位,主弱凭其翼戴,及承微积敝,王室遂卑。”
(2).指积久的弊端。宋书·武帝纪中:“此州积弊,事故相仍,民疲田芜,杼轴空匱。”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矧又祗祀天地,孝享宗庙,蠲减租责,策徵贤良,褒德及先,赏功延嗣,敬宾养老,念旧睦亲,生人之积弊尽除,有国之頽纲必举。” 宋 王安石 《拟上殿札子》:“陛下不能如此,苟於积敝之末流,因不足任之才,而修不足为之法,臣恐在军者日以劳,而士民愈以穷困污滥,而於天下国家愈其无补也。” 清 林则徐 《颁发查禁营兵吸食鸦片规条稿》:“名为健卒而精力疲惫不堪,委以查私而贿赂公行滋甚,此种积弊,实堪痛恨!” 鲁迅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文艺不但是革命的,连那略带些不平色彩的,不但是指摘现状的,连那些攻击旧来积弊的,也往往就受迫害。”
(3).谓长期艰危。《后汉书·李固传》:“既拔自困殆,龙兴即位,天下喁喁,属望风政,积敝之后,易致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