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见方(見方)  拼音:jiàn fāng
长宽相等的面积。通常指正方形而言。如:「一尺见方」、「一丈见方」。
《國語辭典》:公分  拼音:gōng fēn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公制一公分等于百分之一公尺。
《國語辭典》:空间(空間)  拼音:kōng jiān
1.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
2.泛称天地之间。如:「宇宙空间」。
3.数学上指凡质点可存在的处所或讨论的范畴,称为「空间」。依讨论的范畴的不同而有一维、二维、三维、多维空间的区别。数学中凡涉及几何之集合,常以「空间」一词称之,故涉及位相者有位相空间,涉及测度有测度空间等等。
《國語辭典》:公里  拼音:gōng lǐ
量词。表示长度的单位。一公里等于一千米。
《國語辭典》:累黍  拼音:lěi shǔ
1.古人用黍粒作为计量的基准。以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使其相连系,而成为长度、容积或重量的标准。
2.比喻微小的分量。如:「不差累黍」。
《漢語大詞典》:半头
人头部长度的一半。例如:低半头;再有半头高就追上他妈妈了。
半截。例如:半头砖。
半高。例如:半头小伙子。
《漢語大詞典》:修广(修廣)
(1).长而宽阔。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及登步其上,修广平直,‘驾虹役鹊’,之巧,恐不迨此也。”
(2).长度和宽度。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静宁州道士:“手持小葫芦,修广仅寸许。”
《漢語大詞典》:纵广(縱廣)
长度与宽度。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唐 张守义 正义:“膀胱重九两二銖,纵广九寸。”
《国语辞典》:面宽(面宽)  拼音:miàn kuān
房屋横面的长度。如:「他买的这栋房子面宽看起来有十几丈。」
《漢語大詞典》:黍尺
古代用黍百粒排列起来,取其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叫做“黍尺”。横排的称“横黍尺”,纵排的称“纵黍尺”。旧制营造尺就是纵黍尺。横黍尺一尺等于纵黍尺八寸一分。泛指较小的度量单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國語辭典》:细长(細長)  拼音:xì cháng
修长。如:「这个人的身子很细长。」
《国语辞典》:直尺  拼音:zhí chǐ
一种呈扁平而笔直的长条形工具,用来测量长度或划直线。
《國語辭典》:取齐(取齊)  拼音:qǔ qí
1.聚齐、会合。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你两个都到雁门关取齐。则要你得胜而回。」《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小牛即今去约石丢儿、安不著、褚偏嘴、朱百閒一班兄弟,明日在陈林家取齐。」
2.拿来作为长度或数量的标准。元。司农司《农桑辑要。卷三。栽桑》:「将索卧于黍垄内,索两头以土厚压,中间掺土薄覆,隔一步或两步,依上卧一索,四面取齐成行。」
《漢語大詞典》:细度
用某种单位数来表示的相对宽度、相对直径、线密度或单位长度的重量(如纤维或线纱的)
《國語辭典》:短刀  拼音:duǎn dāo
1.武器名。小刀,如匕首之类的武器。《三国演义》第四回:「尝于朝服内披小铠,藏短刀,欲伺便杀卓。」
2.武器名。腰刀。旧时武士佩双刀,短刀称为「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