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长(三長)
(1). 北魏 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魏书·高祖纪下:“初立党、里、邻三长,安民户籍。”魏书·食货志:“ 魏 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
(2).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隋书·艺术传·萧吉:“《阴阳书》云:‘年命与岁月合德者,必有福庆。’《洪范传》云:‘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主王者。’经书并谓三长,应之者,延年福吉。”《隋书·艺术传·萧吉》:“而本命为九元之先,行年为三长之首,并与岁月合德。”
《漢語大詞典》:小善
(1).小的善行。易·繫辞下:“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柔 上疏曰”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柔 不究明此术非盛王之道,宜开张远义,蠲此近制;而陈法内之刑,以申一人之命,可谓心存小善,非王者之体。” 宋 吕公著 《进十事·修身》:“虽小善不可不行,虽小恶不可不去。”
(2).犹小技;小的长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今者主上兴於姦,饰於邪臣,好小善,听谗贼,擅变更律令。” 唐 韩愈 《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録,名一艺者无不庸。”宋史·吴璘传:“以小善进之,则侥倖者获志,而边人宿将之心怠矣。”
《國語辭典》:优长(優長)  拼音:yōu cháng
1.优等、杰出。《旧唐书。卷一八五。良吏传下。杨玚传》:「皆经学优长,德行纯茂,堪为后生师范。」《新唐书。卷一一二。韩思彦传》:「擢第,又举文艺优长、贤良方正,连中。」
2.称人的特殊长处。
《漢語大詞典》:脩短
(1).长短。指物的长度。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緑波,襛纤得衷,脩短合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鎔裁:“夫美锦製衣,脩短有度。”
(2).长短。指人的寿命。周书·武帝纪下:“人肖形天地,稟质五常,脩短之期,莫非命也。” 宋 陈亮 《庶弟昭甫墓志铭》:“无乃汝既知之,而命之脩短非汝之所能自制乎!”
(3).长短。指长处与短处。《淮南子·脩务训》:“人性各有所脩短,若鱼之跃,若鹊之駮,此自然者,不可损益。”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三:“ 鲁公 好知人,每语其人脩短,大略多验。”
《國語辭典》:擅长(擅長)  拼音:shàn cháng
专长,专精于某一领域或技艺。《明史。卷二八九。忠义列传一。王祎列传》:「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清。徐珂《清稗类钞。音乐类。闵萝屏善琴》:「少时学琴于其叔某,兼习诗画,而琴尤擅长。」
《國語辭典》:羡慕(羨慕)  拼音:xiàn mù
心中爱慕渴望。《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那热汤汤的燕窝、海参,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马二先生又羡慕了一番。」《红楼梦》第四八回:「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著顽罢了。」
《國語辭典》:瑕瑜  拼音:xiá yú
瑕,玉之斑痕;瑜,玉之光彩。「瑕瑜」比喻美德与过失、优点与缺点。如:「瑕瑜互见」。唐。武翊黄〈瑕瑜不相掩〉诗:「泾渭流终异,瑕瑜自不同。」《宋史。卷二○二。艺文志一》:「虽其间釽裂大道,疣赘圣谟,幽怪恍惚,琐碎支离,有所不免,然而瑕瑜相形,雅郑各趣。」
《漢語大詞典》:五长(五長)
五种优点、长处。 宋 苏轼 《求婚启》:“伏承令女第二小娘子,庆闈擢秀,岂独 卫公 之五长。”按,此指 晋 卫瓘 女“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见晋书·后妃传上·惠贾皇后
《國語辭典》:攻错(攻錯)  拼音:gōng cuò
错,磨玉石。本指琢磨。语本《诗经。小雅。鹤鸣》:「它山石,可以为错。……它山玉石,可以攻玉。」今用作以他人为借镜来改正自己的过错。
《國語辭典》:伐善  拼音:fā shàn
誇耀自己的才能。《论语。公冶长》:「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汉书。卷七四。魏相丙吉传。丙吉》:「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国语辞典》:片长(片长)  拼音:piàn cháng
1.微小的才能或长处。如:「王先生为人谦虚有礼,总是谦称自己无些许片长。」
2.影片的长度。如:「这部影片片长三小时。」
《國語辭典》:服善  拼音:fú shàn
听从善言。汉。刘向《说苑。卷二○。反质》:「君子服善则益恭,细人服善则益倨,我以自备,恐有细人之心也。」
《國語辭典》:特长(特長)  拼音:tè cháng
特有的专长。如:「唱歌是他的特长,跳舞就不如人家了。」
《漢語大詞典》:观好(觀好)
(1).犹美观。墨子·辞过:“其为衣服,非为身体,皆为观好。”
(2).观察其长处。 汉 王充 论衡·案书:“虽无篇章,赋颂记奏,文辞斐炳……并比以观好,其美一也。”
《國語辭典》:优胜(優勝)  拼音:yōu shèng
战果或成绩优良,胜过他人。如:「因赛前准备充分,他再度获得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