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途众(途衆)
谓奴隶主镇压奴隶的暴动。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在卜辞中,记载着 商王 曾经不止一次地亲自出马镇压奴隶的暴动,叫作‘途众’。途字有追击、镇压的意思。”
《國語辭典》:镇反(鎮反)  拼音:zhèn fǎn
中共于民国三十八年后所进行的镇压反革命斗争。
《漢語大詞典》:剿饷(剿餉)
明 末为镇压农民起义所用的军饷,以及为筹措这种军饷加派的赋银,统称“剿餉”。明史·杨嗣昌传:“初, 嗣昌 增剿餉,期一年而止。”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 明 之末年,加练兵十有八万, 辽 餉、剿餉、练餉至千有七百餘万。”
《漢語大詞典》:镇讨(鎮討)
镇压讨伐。三国志·魏志·裴潜传:“前太守莫能治正, 太祖 欲授 潜 精兵以镇讨之。”
分類:镇压讨伐
《漢語大詞典》:斩挞(斬撻)
斩杀与鞭挞。借指用刑法镇压。 宋 苏洵 《审势》:“专任法制,以斩挞平民。”
《漢語大詞典》:洋枪队(洋槍隊)
清 政府勾结 美 、 英 、 法 侵略者为镇压 太平天囯 而组建的武装部队,使用洋枪洋炮。 清 王韬 《弢园老民自传》:“其最要者以西人为领队官教授火器,名曰洋枪队。”
《漢語大詞典》:风雷之变(風雷之變)
书·金縢载: 周武王 死后, 周公 摄政,镇压了 武王 的弟弟 管叔 、 蔡叔 等的叛乱。 武王 子 成王 因受流言影响,怀疑 周公 的忠诚,于是“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后遂以“风雷之变”指上天示警的灾异现象。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下:“夏四月,京师地震。癸巳,司空 陈褒 以灾异免。於是犹有风雷之变,有司復以追咎三公。” 明 何景明 《应诏陈言治安疏》:“昔 成王 感於风雷之变,乃有刑措之休; 高宗 感於雊雉之异,是臻 嘉靖 之效。” 清 俞樾 群经平议·尚书三“ 周公 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夫是非曲直必无竝行之理,既知 管 蔡 流言,则又何疑乎 周公 ,乃必待风雷之变、发金縢之书而后悔而迎公乎?”
《漢語大詞典》:彼得卢惨案
19世纪初期英国政府镇压人民群众的事件。1819年8月16日,英国政府出动军队,镇压在曼彻斯特城圣彼得广场举行抗议集会的群众,造成十余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的惨案。当时人们以滑铁卢战役比拟这次军队屠杀手无寸铁平民的事件为“彼得卢惨案”。
《漢語大詞典》:答剌花赤
蒙古语音译词。官名。意为镇压者、制裁者、盖印者,转而有监临官、总辖官之意。或译为“达鲁花赤”。《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四五年鄠县草堂寺阔端太子令旨碑(二)》:“天地气力里 阔端 太子令旨,道与 猪哥 、 胡秀才 ……并其餘大小答剌花赤管民官,官军人等。”
《國語辭典》:达鲁花赤(達魯花赤)  拼音:dá lǔ huā chì
头目、领袖。元代在中外各官署主管以外,都设置达鲁花赤一员,由蒙古人担任,以监视汉官。也称为「达噜噶齐」。
《漢語大詞典》:清乡团(清鄉團)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用于镇压农村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反革命武装。 郑启普 《扑不灭的火》:“昨晚来了清乡团,抓走了九个农民,一个忠厚老实的农民 李大利 被杀了。”
《漢語大詞典》:平灭(平滅)
用武力镇压消灭。 三国 魏 曹丕 《论孝武》:“因此有意平灭 匈奴 ,而廓清边境矣。” 景梅九 《罪案》:“我以为 洪 杨 倡义南方,虽説据了天下一半,北方到底莫有一省响应。所以 清 政府能缓缓地用北方财力兵力去平灭他。”
《漢語大詞典》:剿办(剿辦,勦辦)
谓使用武力镇压,从严惩办。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四:“它才命 岑春煊 去宣抚,立地又命 端午桥 去剿办。”
勦辦:使用武力镇压,从严惩办。《花月痕》第四六回:“然后从上游分路勦办,水陆并进,力阨贼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