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钢锋(鋼鋒)
指刀刃。《再生缘》第九回:“生长将门奇女子,岂甘束首待钢锋。”
分類:刀刃
《漢語大詞典》:三尺锋(三尺鋒)
见“ 三尺青锋 ”。
《漢語大詞典》:三尺青锋(三尺青鋒)
指剑。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 刘娘娘 不索把三尺青锋赐, 寇夫人 他自拣一搭金堦死。”亦省作“ 三尺锋 ”。雍熙乐府·粉蝶儿·归隐:“武凭三尺锋,文成半纸缄。”
分類:
《漢語大詞典》:昆吾锋(昆吾鋒)
昆吾剑的锋刃。喻特出人物。 唐 李华 《寄赵七侍御》诗:“纬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锋。”参见“ 昆吾刀 ”。
《漢語大詞典》:昆吾刀
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昔 周穆王 时, 西胡 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劒之所出,从 流州 来。”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世谓古玉,皆昆吾刀刻,不尽然也。”
分類:昆吾冶炼
《漢語大詞典》:连锋(連鋒)
(1).谓军队联合。后汉书·王昌刘永等传赞:“ 昌 芳 僭诈, 梁 齐 连锋。”
(2).谓钓钩相连。
《漢語大詞典》:猬锋(蝟鋒)
比喻脆弱的锋刃。引申为不堪一击的武装。《花月痕》第一回:“四围礮火,中天掣列缺之鞭;一片刀光,半夜射望诸之魄。蝟锋立折,螳斧徒劳。”
《漢語大詞典》:退锋郎(退鋒郎)
秃笔的拟人戏称。 宋 陶谷 清异录·退锋郎:“ 赵光逢 薄游 襄 汉 ,濯足溪上,见一方甎类碑,上题字云:‘秃友退锋郎,功成鬢髮伤……’甎后积土如盎,微有苔蘚,盖好事者瘞笔所在。”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三:“挥手 唐 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
分類:秃笔戏称
《国语辞典》:露锋芒(露锋芒)  拼音:lòu fēng máng
显露才华、能力。如:「你何必如此露锋芒?」《荡寇志》第一一九回:「且慢!我初临此地,本根未曾培固,不宜轻露锋芒。」
《漢語大詞典》:锋至(鋒至)
纷至。锋,通“ 蜂 ”。三国志·蜀志·费祎传:“ 诸葛恪 、 羊衜 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北史·张普惠传:“一昨承在 胡司徒 第,当庭面諍,虽问难锋至,而应对响出。”
《漢語大詞典》:锋手(鋒手)
犹好手。 清 杜浚 《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瓮 梁溪 酒,胆大心雄选锋手。”参见“ 好手 ”。
分類:好手
《國語辭典》:好手  拼音:hǎo shǒu
技艺高超、能力很强的人。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
《漢語大詞典》:锋杀(鋒殺)
丰杀。指肥瘦。列子·说符:“ 宋 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锋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中而不可别也。” 杨伯峻 集释:“‘锋’,韩非子作‘丰’。 王先慎 云:‘作丰是,丰杀,谓肥瘦也。’”
分類:肥瘦
《漢語大詞典》:锋快(鋒快)
犹锋利。 石震 《踏察记事》:“我们在思想上作了准备,检查了武器,把随身带的小宝剑都磨的锋快。”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二九:“一定要打出一把钢火好、又锋快的刀子,让 丹凤 进 恶虎庄 ,多杀几个仇人。”参见参见“锋利”。
分類:锋利
《漢語大詞典》:锋火(鋒火)
烽火,战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川之战:“诸将身蹈锋火,总兵 任举 、副将 买国良 歼焉。”
分類:烽火战火
《漢語大詞典》:锋鋋(鋒鋋)
(1).锋芒锐利。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重叠之冠,锋鋋之剑。”
(2).泛指武器。 前蜀 杜光庭 《中和周天醮词》:“草木藂林,尽化锋鋋之状。”
《分类字锦》:分锋(分锋)
张怀瓘书断序或分锋各让或合势交侵亦犹五常之与五行虽相尅而相生亦相反而相成
分类:
《骈字类编》:火锋(火锋)
元 王逢 芮庠卿邀费孟霦同知陪酌背孰堂既同晚步口号 林腰烟帛束,天角火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