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锐锋(鋭鋒)
1.利刃。 汉 陈琳《武军赋》:“清坚皓鍔,修刺鋭锋。”
2.强劲的势头。三国志·魏志·张鲁传:“今之走,避鋭锋,非有恶意。” 郭沫若 《历史人物·屈原研究二》:“一定是 楚国 的民众间所蜂起的巴尔奇山式的抗战,阻止了 白起 的锐锋。”
《漢語大詞典》:冒锋(冒鋒)
冒着锋刃。形容不顾危险。《三国演义》第十一回:“闻君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故特令某冒锋突围,前来求救。”
分類:锋刃危险
《漢語大詞典》:凶锋(凶鋒)
犹凶焰。指凶猛的锐气。 清 蒋良骐 东华录卷二九:“诸苗畏惮,大敛凶锋。”
《韵府拾遗 灰韵》:锋摧(锋摧)
晋书王敦传沈充自吴率众万馀人至与含等合充司马顾飏说充曰今举大事而天子已扼其喉情离众沮锋摧势挫持疑犹豫必致祸败今若决破栅塘因湖水灌京邑肆舟舰之势极水军之用此所谓不战而屈人兵上策也
《漢語大詞典》:奸锋(姦鋒)
奸人的气焰。后汉书·桓帝纪论:“自非忠贤力争,屡折姦锋,虽愿依 斟 流 彘 ,亦不可得已。” 李贤 注:“﹝忠贤﹞各上书极諫,以折宦官等姦谋之锋也。”
分類:奸人气焰
《國語辭典》:锋出(鋒出)  拼音:fēng chū
如刀锋四出。比喻混乱复杂。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百方之事,万变锋出,或欲持虚,或欲持实。」《晋书。卷四三。王戎传》:「澄辞义锋出,算略无方,一坐嗟服。」
分類:纷纷
《韵府拾遗 肴韵》:锋交(锋交)
后汉书耿弇传张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
《漢語大詞典》:才锋(才鋒)
谓杰出的才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自后 汉 以来,碑碣云起。才锋所断,莫高 蔡邕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考察科道:“ 高新郑 生平,彷彿似 桂安仁 ,其才锋气魄同,忮忍专愎同,其受主上眷知亦同,故皆能乗权行意如此。”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徵文考献陈礼容,饮酒结客横才锋。”
分類:杰出才华
《漢語大詞典》:锋旗(鋒旗)
亦作“鏠旗”。 灵旗上有太一、招摇、天蜂三星。古代用以敬神,使进军讨伐取胜。汉书·郊祀志上:“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太一三星,为泰一鏠旗。”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伐:“时鏠旗深入,未有所底。” 明 刘基 《处州石末公德政碑颂》:“鏠旗所指,百怪走藏。” 章炳麟 《春秋左传读·哀公篇·获其蠭旗》:“ 哀 二年:‘获其蠭旗。’案:《天文志》云:‘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蠭。’(《天官书》作锋,锋本字,蠭借字。)‘矛、盾动摇,角大,兵起。’《上曲礼》:‘“招摇”在上,急缮其怒。’注:‘画招摇星於旌旗上,以起居坚劲军之威怒,象天帝也。招摇星在北斗杓端,主指者。’据此,则‘蠭旗’者,谓画天蠭於旌旗,犹‘招摇’也。皆主兵,故通用。《郊祀志》云:‘为伐 南越 ,告祷泰一……为泰一鏠旗,命曰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意亦犹是太一三星,谓太一在后,招摇、天蠭在前,合三星也。”一说即蜂旗。画有状如丹鸟的大蜂的战旗。锋,通“ 蜂 ”。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将军贺娄公神道碑》:“锋旗不息,刁斗恒惊。” 倪璠 注:“疑作‘蜂旗’。左传·哀二年曰:‘ 郑 人击 赵简子 ,得其蜂旗。’”
《漢語大詞典》:锋气(鋒氣)
勇往直前的气势。后汉书·袁敞传:“ 张俊 者, 蜀郡 人,有才能……年少励锋气。” 宋 秦观 《裴秀才跋尾》:“君 晋公 之裔孙也,少篤学,锋气鋭甚。”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一:“以兹憎感激,居官厉锋气。”
《漢語大詞典》:利锋(利鋒)
锐利的锋刃。《韩诗外传》卷三:“若 莫邪 之利锋。”荀子·议兵:“兑则若 莫邪 之利锋,当之者溃。”
分類:锐利锋刃
《漢語大詞典》:出锋(出鋒)
(1).指书法上使点画锋芒外露的一种用笔方法。 明 张绅 法书通释卷上:“其法,趯笔战行,不徐不疾,欲尽復驻,势是以磔。开其笔,或出锋,或藏锋,由心所好。”
(2).犹冲锋。《何典》第五回:“就是 长舌妇 虽説奢遮,也不过苗头看得清爽些,又口舌利便,翻转翻仰的会説会话罢了。那行兵摆阵,出锋打仗许多事务,教他怎么得知?”
(3).见“ 出风 ”。
《漢語大詞典》:出风(出風)
(1).谓露于风中。后汉书·姜肱传:“ 肱 卧於幽闇,以被韜面,言患眩疾,不欲出风。”
(2).亦作“ 出锋 ”。皮衣边上露出皮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只有那 沈月卿 只穿了一件玄色縐纱皮袄,没有出锋,看不出甚么统子。”《冷眼观》第二一回:“那个穿羊毛出风马褂的人,越众走到我面前,陡冲着我恭恭敬敬的请了一个安。”《雪岩外传》第八回:“一式都穿的大毛四出风的粉红平金花的袄裤,都不着裙子。”
《骈字类编》:寒锋(寒锋)
唐 韦应物 寇季膺古刀歌 古刀寒锋青槭槭,少年交结平陵客。
《漢語大詞典》:迎锋(迎鋒)
犹迎战。 明 瞿式耜 《陈谢疏》:“卿等缮城郭,治器械,严门户,任转输,忠义感激,一以当千,枵腹迎锋,传餐接战。”
分類:迎战
《骈字类编》:全锋(全锋)
苏轼张良论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此子房教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