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折足铛(折足鐺)
见“ 折足鎗 ”。
《骈字类编》:铁铛(铁铛)
齐书舆服志重翟车注金涂梭具白地人马锦帖厢隐膝后户白牙的帖金涂面钉漆画轮铁铛金涂纵容后路輠师子辖抗檐皆施金涂螭头及神龙雀等诸饰轭衡上施金博山又有金涂长角巴首 谈薮孟信为太守政宽和有老人遗以豚膊信接引自出酒以铁铛温之 铁围山丛谈于阗国朝贡使每来必携其宝铛以往反自国初迨今如是也我主客备见之实一铁铛尔盖其来道涉流沙踰三日程无薪水独挈其水而行是铛者投以水顷辄已百沸矣用是得不乏故宝之
《漢語大詞典》:油铛(油鐺)
(1).指盛有沸油的锅。比喻险境。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哨遍:“看钱奴自古呼铜臭,徇己苦贪求,待不教,泉货周流,忍包羞,油鐺插手,血海舒拳,肯落他人后?”
(2).沾有油脂的锅。指烧菜的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顾生:“忽闻鸣鉦鍠聒,即復惊醒。疑是优戏未毕;开目视之,则旅舍中狗舐油鐺也。”
分類:油脂险境
《漢語大詞典》:铛鼎(鐺鼎)
古代一种有足的大锅。有时用作烧杀人的刑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姓:“此等横暴,合置鐺鼎。”
分類:大锅杀人
《骈字类编》:铛釜(铛釜)
杜阳编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降宅于广化里锡钱五百万贯更罄内库珍宝以实其宅而房栊户牖无不以众宝饰之更以金银为井栏药桕食匮水槽铛釜盆瓮之属
《骈字类编》:寒铛(寒铛)
元 周权 懒庵讲主得九江饼茶邓同知分饷其半汲泉试之因次韵 团香小饼分僧供,折足寒铛对客烹。
《國語辭典》:铛铛(鐺鐺)  拼音:dāng dāng
1.拟声词:(1)形容更漏声。南朝陈。徐陵 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至于铛铛晓漏,的的宵烽,隔溆浦而相闻,临高台而可望。」(2)形容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声音。如:「钟声铛铛的响了。」也作「珰珰」。
2.乐器名,打击乐器。以一面直径十五公分的小锣,用绳子绑在曲折形的木架上,左手执木架的下端,右手以木槌敲击。用于河北地区的吹歌会和佛教音乐中。
《漢語大詞典》:鼎铛耳(鼎鐺耳)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一:“御史中丞 雷德驤 劾奏 普 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之曰:‘鼎鐺尚有耳,汝不闻 赵普 吾之社稷臣乎?’”后以“鼎鐺耳”为责人有耳不闻的典实。 清 赵翼 《大柳驿相传为赵韩王授徒处》诗:“眷深不讳瓜子金,权重咸知鼎鐺耳。”
分類:典实
《漢語大詞典》:土铛(土鐺)
瓦锅。 宋 陆游 《荆州歌》:“ 峡 人住多 楚 人少,土鐺争餉茱萸茶。” 宋 陆游 《闲居》诗:“土鐺茶七椀,瓦甑稷三升。”
《骈字类编》:夜铛(夜铛)
元 萨都剌 梅仙山行 夜铛白日煮秋雨,玉佩赤锦飘霞裙。
《骈字类编》:风铛(风铛)
刘言史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诗 荧荧㸑风铛,拾得坠巢薪。
《國語辭典》:铛头(鐺頭)  拼音:chēng tóu
厨师。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食店》:「当局者谓之铛头,又曰著案。」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面食店》:「各卓或三样皆不同名,行菜得之,走迎厨局前,从头念唱,报与当局者,谓之铛头。」
《漢語大詞典》:茗铛(茗鐺)
即茶铛。新唐书·韦坚传:“ 豫章 力士甆饮器、茗鐺、釜。”参见“ 茶鐺 ”。
《漢語大詞典》:茶铛(茶鐺)
煎茶用的釜。 唐 吴融 《和睦州卢中丞题茅堂十韵》:“烟冷茶鐺静,波香兰舸飞。” 宋 陆游 《西斋雨后》诗:“香椀灰深微炷火,茶鐺声细缓煎汤。” 清 陈维嵩 《浣溪沙·春日同史云臣远公买舟山游小泊祝陵纪事》词:“春水平如簟一般,茶鐺棋局委潺湲。好风吹去不须还。”
分類:煎茶
《漢語大詞典》:铛户(鐺户)
以煎盐为业的人家。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二:“其 北京 管内盐鐺户,合纳逐年盐利。”宋史·食货志下五:“ 仁宗 时,分 永利东 、 西 两监。东隶 并州 ,西隶 汾州 。籍州民之有鹻土者为鐺户,户岁输盐於官,谓之课盐,餘则官以钱售之,谓之中卖。”文献通考·征榷三:“鬻鹻为盐,大牴鹻土,或厚或薄,薄则利微,鐺户破产不能足其课。”
分類:人家
《國語辭典》:铃铛(鈴鐺)  拼音:líng dāng
用金属所制成的球形或扁圆形发声器。有一开口,内置金属小球或小石,故摇动时会发出清脆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