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雨淋铃(雨淋鈴)
见“ 雨霖铃 ”。
《漢語大詞典》:雨霖铃(雨霖鈴)
亦作“ 雨淋铃 ”。
(1). 唐 教坊曲名。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补遗》:“ 明皇 既幸 蜀 ,西南行初入 斜谷 ,属霖雨涉旬,於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 贵妃 ,採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唐 元稹 《琵琶歌》:“因兹弹作《雨霖铃》,风雨萧条鬼神泣。”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一折:“《雨霖铃》空响人何处,只落得渺渺独愁予。”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信得羽衣传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参阅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
(2).词牌名。由 唐 教坊曲演化而成。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 宋 柳永 始作。 柳永 一生失意潦倒,生活漂泊无定。在他离开 汴京 时作此词,以抒发惜别之情。词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脍炙人口。后用以指代失意潦倒。 清 陈维嵩 《赠歌者陈郎》诗:“怜尔少年非失意,逢人也唱《雨霖铃》。”
《漢語大詞典》:铃柝(鈴柝)
(1).巡逻、报警用的铜铃、木梆等响器。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季氏之富:“其居绕墙数里,中有復道週巡,健儿执铃柝者共六十人。”
(2).借指巡逻、警卫。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虑有盗,夜遣家奴数人,更番司铃柝。”
(3).摇铃击柝。明史·郭正域传:“方狱急时,逻卒围 鲤舍 及 正域 舟,铃柝达旦。”
(4).犹号令、纪律。《东周列国志》第三回:“三军用命,铃柝严明。”
《漢語大詞典》:驼铃(駝鈴)
系挂于骆驼颈下的铃铛,随骆驼的行动而作响。 元 马祖常 《河湟书事》诗之二:“ 波斯 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沈凯 《古玛河春晓》第一章:“过去,在这条古商道上,终年驼铃丁冬,商队不断。”
《韵府拾遗 青韵》:摇铃(摇铃)
金史历志宋太史局旧无浑象张思训准开元之法而出新意其制有枢轮开轴激水运动以直神摇铃扣钟击鼓
分类:摇铃
《漢語大詞典》:火铃(火鈴)
(1).道士所用的法器。 唐 皮日休 《入林屋洞》诗:“腰下佩金兽,手中持火铃。”
(2).道教亦借指人体中胆边的肉珠。黄庭内景经·胆部:“雷电八振扬玉旌,龙旂横天掷火铃。”
《漢語大詞典》:护花铃(護花鈴)
为保护花朵驱赶鸟雀而设置的铃。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花上金铃:“至春时,於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繫於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 梁启超 《国产之保护及奖励》:“好像栽花的插些篱笆,掛些护花铃,令那嫩芽不受摧残。” 杨锡章 《浇花罐》诗:“抱此冰心何所往?来生化作护花铃。”亦省作“ 护铃 ”。 梁启超 《蝶恋花·感春》词:“早识护铃成漫约,餘英悔不春前落。”
《骈字类编》:一铃(一铃)
宋 苏轼 大风留金山两日 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
《漢語大詞典》:铃閤(鈴閤)
见“ 铃阁 ”。
《國語辭典》:铃阁(鈴閣)  拼音:líng gé
将帅居住办事的地方。《晋书。卷三四。羊祜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唐。贯休 归东阳临岐上杜使君诗七首之一:「一从到后常无事,铃阁公庭满绿苔。」
《國語辭典》:说铃(說鈴)  拼音:shuō líng
1.不合于圣道的小说。汉。扬雄《法言。吾子》:「好说而不要诸仲尼,说铃也。」
2.书名。清汪琬撰,一卷,专记载当时名人逸事。
3.书名。清吴震方编,前集后集各六册,汇刻清初诸人所作小说及笔记等,共四十七种。
分類:琐屑言论
《漢語大詞典》:铎铃(鐸鈴)
檐铃,风铃。一般悬挂在高大建筑物的檐角,遇风即响。 唐 孟郊 《寒溪》诗之四:“冰齿相磨嚙,风音酸鐸铃。” 元 萨都剌 《题〈明皇击梧图〉》诗:“一叶忽飘天下秋,愁声换出鐸铃语。” 清 储徵甲 《洞仙歌》:“瑶臺应不远,天外朱楼,也听丁冬鐸铃语。”
《漢語大詞典》:雨霖铃(雨霖鈴)
亦作“ 雨淋铃 ”。
(1). 唐 教坊曲名。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补遗》:“ 明皇 既幸 蜀 ,西南行初入 斜谷 ,属霖雨涉旬,於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 贵妃 ,採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唐 元稹 《琵琶歌》:“因兹弹作《雨霖铃》,风雨萧条鬼神泣。”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一折:“《雨霖铃》空响人何处,只落得渺渺独愁予。”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信得羽衣传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参阅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
(2).词牌名。由 唐 教坊曲演化而成。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 宋 柳永 始作。 柳永 一生失意潦倒,生活漂泊无定。在他离开 汴京 时作此词,以抒发惜别之情。词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脍炙人口。后用以指代失意潦倒。 清 陈维嵩 《赠歌者陈郎》诗:“怜尔少年非失意,逢人也唱《雨霖铃》。”
《骈字类编》:铜铃(铜铃)
五代史吴越世家淮兵为水栅环城以铜铃系网沈水中断潜行者 宋史仪卫志宋卤簿以象居先设本莲花坐金蕉盘紫罗绣襜络脑当胸后鞦并设铜铃杏叶红犛牛毛拂拔尘
又马珂之制胸前及腹下皆有攀缀铜铃后有跋尘锦包尾响元史舆服志辂之前两柱绯绒铃索五贴金銮和大 铜铃十金涂鍮石双鱼五下朱漆轼匮一鸟大方便佛报恩经时国王有一果园其园茂盛常患 雀时守园监语善友言为我防护鸟雀我当好相供给善友答之我无两目云何能为汝驱除鸟雀耶守园监言我有方便我以绳结诸树头安施铜铃汝坐树下闻鸟雀声牵挽绳头善友答言如是我能将至树下安稳住已即舍而去 酉阳杂俎济南有鹅浦有渔人居水侧常听鹅声众中有铃声甚清亮候之见一鹅颈极长罗得之项上有铜铃系以银锁隐起元鼎元年字
分类:铜铃
《國語辭典》:鸾铃(鸞鈴)  拼音:luán líng
系于天子座车马衔的铃铛,摇动时声如鸾鸣。《三国演义》第五回:「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漢語大詞典》:玉铃(玉鈴)
(1).铃的美称。 唐 赵嘏 《华清宫和杜舍人》诗:“马驯金勒细,鹰健玉铃鏘。”
(2).道教语。指月亮。云笈七籤卷五一:“二景缠绵,双神洞明。右迴金鐺,左旋玉铃。”
(3).菊名。 宋 刘蒙 菊谱·定品·玉铃:“玉铃未详所出,开以九月中。纯白、千叶,中有细铃,甚类大金铃菊。”
《漢語大詞典》:九子铃(九子鈴)
古代宫殿、寺观风檐前或帷帐上挂的装饰铃,用金玉等材料制成。西京杂记卷一:“﹝ 昭阳殿 ﹞上设九金龙,皆衔九子金铃。”南史·齐废帝东昏侯纪:“ 庄严寺 有玉九子铃, 外国寺 佛面有光相, 禪灵寺 塔诸宝珥,皆剥取以施 潘妃 殿饰。”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箴戒:“ 齐武帝 内殿则张帷杂色锦旗帐,帐之四角为金凤凰,衔九子铃。” 唐 李商隐 《齐宫词》:“ 梁臺 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清 吴伟业 《读史有感》诗之六:“为掣琼窗九子铃,君王晨起婕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