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铁 → 鋨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299,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铁崖
铁花
檐铁
铁杖
铁血
铁冶
心铁
铁龙
精铁
铁塔
铁炉
铁钩
铁轮
寒铁
铁裲裆
《骈字类编》:铁崖(铁崖)
辍耕录杨维桢别号铁崖
《國語辭典》:铁花(鐵花)  拼音:tiě huā
1.铁的粉末,以轻者为佳,可以入药。有定惊、消肿的功效。也称为「铁精」。
2.用铁片打制成的工艺品。参见「铁画」条。
《國語辭典》:铁画(鐵畫)  拼音:tiě huà
用铁片制作的工艺品。锻打铁片成线条,钩成图案,再涂上黑色或棕红色,制成挂屏,用于壁饰。相传为安徽芜湖铁匠汤鹏所创。也称为「铁花」。
《漢語大詞典》:檐铁(簷鐵)
即檐马。 清 黄遵宪 《夜起》诗:“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蔡有守 《昨夜》诗:“灯炧窗纱将薄晓,风沉檐铁有餘声。”参见“ 檐马 ”。
挂在屋檐下的风铃。也称铁马、檐马、玉马。 清 丁榕 《采桑子》词:“又倚危阑,雁送西风扑面寒。声声碎玉鸣簷铁,怕説心酸。” 清 黄景仁 《中元僧舍》诗:“经鱼沸夜潮,风马戛簷铁。”
《國語辭典》:檐马(簷馬)  拼音:yán mǎ
悬挂于屋檐下的铃。也称为「风铃」。
《漢語大詞典》:铁杖(鐵杖)
(1).古兵器名。铁制的棍棒。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王乃使力士 石番 以铁杖击 圣 ,中断之。”
(2).铁手杖。东观汉记·郅恽传:“ 芒 守丞 韩龚 受大盗 丁仲 钱…… 惲 怒,以所杖铁杖捶 龚 。” 宋 苏轼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一:“每向铜人话畴昔,故教铁杖鬭清坚。” 黄溥 《闲中今古录》引 明 钱唐 《献明太祖》诗:“好风吹步上京师,铁杖麻鞋见天子。”
《漢語大詞典》:铁血(鐵血)
武器和鲜血。借指战争。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二章:“又工党之结联,后此必愈甚,恐或酿铁血之祸,其争不在强弱之国而在贫富之羣矣。” 邹韬奋 《消弭内战的唯一途径》:“要对外作殊死战,用铁血来抢救垂亡的国家,来解放被压迫被蹂躏的民族。” 郭沫若 《十年建国增徽识》诗之五:“识得止戈为武意,能将铁血铸平和。”
《漢語大詞典》:铁冶(鐵冶)
(1).炼铁。史记·货殖列传:“ 蜀 卓氏 之先, 赵 人也,用铁冶富。”宋史·食货志下:“﹝ 庆历 ﹞五年, 泉州 青阳 铁冶大发。” 清 唐甄 潜书·富民:“有 苗氏 者,富於铁冶,业之数世矣。”
(2).指炼铁之所。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 磁州 临水镇 产铁, 元 朝曾在此地设置铁冶,炉丁万五千户,每年收铁百余万斤。”
分類:炼铁
《漢語大詞典》:心铁(心鐵)
(1).坚硬如铁之心。 唐 李商隐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诗:“心铁已从干鏌利,鬢丝休嘆雪霜垂。”
(2).指心坚似铁。 宋 刘克庄 《汉宫春·秘书弟家赏红梅四和前韵》词:“老子平生心铁,被色香牵动,愁上双眉。”
分類:坚硬心坚
《骈字类编》:铁龙(铁龙)
宋史谢德权传父文节周世宗征南文莭独擐甲度大江潜观敌垒吴人号为铁龙
《漢語大詞典》:精铁(精鐵)
(1).优质的铁。 宋 苏轼 《徐州上皇帝书》:“地既产精铁,而民皆善锻。”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餘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
(2).指用精工锻炼过的铁所制的器物。 清 蒋春霖 《疏影·秋堞》词:“蟠空怪石吞江险,更壁立、千寻精铁。”
《國語辭典》:铁塔(鐵塔)  拼音:tiě tǎ
1.钢铁建造的高塔。可供人游览或架设高压电线。如:「巴黎铁塔」。
2.形容强壮高大的样子。如:「黝黑的面庞,高壮的躯体,像一座铁塔般站在我的面前。」
《漢語大詞典》:铁炉(鐵爐)
(1).铁制的火炉。
(2).铁匠所用的炉子。用以烧软或熔化铁块、铁器,便于铸造加工。 王汶石 《大木匠》:“大风箱沉重地吼着,煤烟、火屑,从船形的铁炉口向外喷射,飞溅。”
《国语辞典》:铁钩(铁钩)  拼音:tiě gōu
铁制的钩子。如:「钉在墙上的铁钩,挂著一座古老的钟。」
分类:铁钩钩子
《漢語大詞典》:铁轮(鐵輪)
(1).铁铸的车轮。佛教传说地狱中挤压恶鬼的刑具。 南朝 梁简文帝 《唱导文》:“暗室千重,黑城百仞,铁轮碎骨,铜柱焦肠。”
(2).佛教语。指转轮王的四宝(金、银、铜、铁四轮)之一。此四宝分领四大洲,铁轮王领 南阎浮提 之一洲。 宋 苏辙 《龙井辩才法师塔碑》:“位本五品,而证止铁轮,况吾凡夫也哉。”翻译名义集·帝王:“金轮望风顺化,银轮遣使方降,铜轮震威乃服,铁轮奋戈始定。”
《骈字类编》:寒铁(寒铁)
宋 刘子翚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十九 河汉如云扫泬寥,登东寒铁响清宵。
《漢語大詞典》:铁裲裆(鐵裲襠)
铁制的马甲。形似今之背心,前幅当胸,后幅当背。用作戎装。《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企喻歌》:“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襠。” 明 陈子龙 《寄密云赵匡谷》诗:“飇然一骑徧三协,归来未卸铁裲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