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海鸟悲钟鼓
 
鲁人疑海鸟
  
鲁门海鸟


《庄子》外篇·卷六下《至乐》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简释

鲁禽:喻任性旷达之人。唐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例句

海鸟悲钟鼓,狙公畏服裳。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钟鼓不为乐,烟霜谁与同。 李白 赠任城卢主薄

莫学鲁人疑海鸟,须知庄叟恶牺牛。 罗隐 村桥

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骆宾王 远使海曲春夜多怀

典故
禄万钟


《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让王〉~974~
楚昭王失国,屠羊说走而从于昭王。昭王反国,将赏从者,及屠羊说。屠羊说曰:「大王失国,说失屠羊;大王反国,说亦反屠羊。臣之爵禄已复矣,又何赏之言?」王曰:「强之!」屠羊说曰:「大王失国,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诛;大王反国,非臣之功,故不敢当其赏。」王曰:「见之!」屠羊说曰:「楚国之法,必有重赏大功而后得见。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国,而勇不足以死寇。吴军入郢,说畏难而避寇,非故随大王也。今大王欲废法毁约而见说,此非臣之所以闻于天下也。」王谓司马子綦曰:「屠羊说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子綦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屠羊说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贵于屠羊之肆也;万钟之禄,吾知其富于屠羊之利也。然岂可以食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说不敢当,愿复反吾屠羊之肆。」遂不受也。
典故
卖饼诉公羊

相关人物
钟繇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裴潜传〉~675~
南朝宋·裴松之注:「(严)干从破乱之后,更折节学问,特善《春秋公羊》。司隶钟繇不好《公羊》而好《左氏》,谓《左氏》为太官,而谓《公羊》为卖饼家,故数与干共辩析长短。繇为人机捷,善持论,而干讷口,临时屈无以应。繇谓干曰:「公羊高竟为左丘明服矣。」干曰:「直故吏为明使君服耳,公羊未肯也。」

例句

啖螯讥尔雅,卖饼诉公羊。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

典故
相关人物
裴楷
 
钟会(字士季)


《世说新语》中卷下《赏誉》
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一曰:「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

例句

见说往年在翰林,胸中矛戟何森森。 任华 寄李白

复进出矛戟,昭然开鼎彝。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暂若窥武库,森然矛戟寒。 独孤及 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

典故
取舍一熊掌
 
熊掌鱼
 
熊鱼不容兼
 
熊鱼无双得
 
熊鱼难兼
 
万钟于我何有
 
难兼熊掌鱼
 
鱼与熊蹯


《孟子注疏》卷十一下〈告子章句上〉~20~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典故
牛衅钟

相关人物
孟子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例句

问牛悲衅钟,说彘惊临牢。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典故 
千钟季孙粟

相关人物
孔子
 
季孙斯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5~
孔子曰:「季孙之赐我粟千钟也,而交益亲,自南宫敬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虽贵,必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微夫二子之贶财,则丘之道,殆将废矣。」

例句

争得千钟季孙粟,沧洲归与故人分。 徐夤 温陵即事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国千钟逼老莱。 杜荀鹤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

典故
一饮千钟
 
千钟酒

相关人物
赵胜(平原君)


《孔丛子》卷下〈儒服〉~603~
平原君与子高饮,强子高酒,曰:「昔有遗谚:『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榼。』古之圣贤,无不能饮也,吾子何辞焉?」
典故
千钟禄

相关人物
季成子
 
李克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840~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说苑》卷二〈臣术〉~50~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筦仲,郑无子产乎?」子曰:「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子贡曰:「进贤为贤?」子曰:「然,吾闻鲍叔之进筦仲也,闻子皮之进子产也,未闻筦仲子产有所进也。」魏文侯且置相,召李克而问焉,曰:「寡人将置相,置于季成子与翟触,我孰置而可?」李克曰:「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可知矣,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由此观之,可知矣。」文侯曰:「先生出矣,寡人之相定矣。」李克出,过翟黄,翟黄问曰:「吾闻君问相于先生,未知果孰为相?」李克曰:「季成子为相。」翟黄作色不说曰:「触失望于先生。」李克曰:「子何遽失望于我,我于子之君也,岂与我比周而求大官哉?君问相于我,臣对曰:『君不察故也,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由此观之可知也。』君曰:『出矣,寡人之相定矣。』以是知季臣子为相。」翟黄不说曰:「触何遽不为相乎?西河之守,触所任也;计事内史,触所任也;王欲攻中山,吾进乐羊;无使治之臣,吾进先生;无使傅其子,吾进屈侯附。触何负于季成子?」李克曰:「不如季成子,季成子食采千钟,什九居外一居中;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彼其所举人主之师也,子之所举,人臣之才也。」翟黄方然而惭曰:「触失对于先生,请自修,然后学。」言未卒,而左右言季成子立为相矣,于是翟黄默然变色内惭,不敢出,三月也。
典故
情之所钟
 
情所钟
 
情钟我辈
 
情钟甚
 
我辈钟情
 
钟情吾辈
 
钟情我辈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伤逝〉~638~
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程炎震云:「《晋书·王衍传》取此,云衍尝丧幼子。盖以万年十九卒,不得云孩抱中物也。」余嘉锡案:「今《晋书·王衍传》作『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即注所载一说也。吴士鉴注曰:『王戎丧子,年已十九,不得云孩抱中物。世说误衍作戎,合为一事。注引王绥事以实之,亦误也。』」
《晋书》卷四十三〈王戎列传·(从弟)王衍〉~236~
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典故

《乾道临安志》卷一〈行在所·宫观〉~327~
三茅宁寿观,在城中七宝山,绍兴十六年赐今额。
典故
孙钟设瓜

相关人物
孙坚
 
孙钟


《太平御览》卷五五九
南朝宋·刘义庆《幽冥录》:「孙钟,吴郡富春人,坚之祖也。与母居,至孝,笃信,种瓜为业。忽有三年少诣乞瓜,钟为设食。临去,曰:『我司命也,感君不知,何以相报?此山下善,可作冢。』复言:『欲连世封侯而数代天子耶?』钟跪曰:『数代天子,故当所乐。』便为定墓,曰:『君可山下百步后顾见我去处,便是坟所也。』下山行百步,便顾见悉化成白鹤也。」

例句

潭母进食,孙钟设瓜。 李瀚 蒙求

典故
相关人物
钟繇

参考典故
钟繇笔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钟繇传〉~39~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也。尝与族父瑜俱至洛阳,道遇相者,曰:「此童有贵相,然当厄于水,努力慎之!」行未十里,度桥,马惊,堕水几死。瑜以相者言中,益贵繇,而供给资费,使得专学。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又闻其说傕、汜,益虚心。后傕胁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并录前功封东武亭侯。时关中诸将马腾、韩遂等,各拥彊兵相与争。太祖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长安,移书腾、遂等,为陈祸福,腾、遂各遣子入侍。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馀匹给军。太祖与繇书曰:「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帅诸军围之,未拔;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诸将议欲释之去,繇曰:「袁氏方彊,援之来,关中阴与之通,所以未悉叛者,顾吾威名故耳。若弃而去,示之以弱,所在之民,谁非寇雠?纵吾欲归,其得至乎!此为未战先自败也。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若渡汾为营,及其未济击之,可大克也。」张既说马腾会击援,腾遣子超将精兵逆之。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援,降单于。语在既传。其后河东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并为寇,繇又率诸将讨破之。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太祖征关中,得以为资,表繇为前军师。魏国初建,为大理,迁相国。文帝在东宫,赐繇五熟釜,为之铭曰:「于赫有魏,作汉藩辅。厥相惟钟,实干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处。百寮师师,楷兹度矩。」数年,坐西曹掾魏讽谋反,策罢就第。文帝即王位,复为大理。及践阼,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例句

文独司空羡,书兼太尉能。 司空曙 送翰林张学士岭南勒圣碑

典故

《孟子注疏》卷四下〈公孙丑章句下〉~82~
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孟子注疏》卷四下〈公孙丑章句下〉~82~
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汉·赵岐注:「使教养一国君臣之子弟,与之万钟之禄。」
典故
万钟禄
 
万钟录


《孟子》卷十一下《告子上》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國語辭典》:鲁禽(魯禽)  拼音:lǔ qín
传说春秋时,一海鸟栖息在鲁国郊外,鲁侯以为祥瑞,便迎至宗庙,并奏九韶古乐,备三牲礼,结果海鸟不吃不喝,三天就死了。见《庄子。至乐》。后比喻旷达任性的人无法忍受官宦生活的拘束。唐。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诗:「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分類:海鸟
《漢語大詞典》:矛戟
矛和戟。亦用以泛称兵器。《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荀子·荣辱:“伤人之(一作以)言,深於矛戟。”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判身入矛戟,轻敌比錙銖。”
《漢語大詞典》:千钟(千鍾)
(1).极言粮多。古以六斛四斗为一钟,一说八斛为一钟,又谓十斛为一钟。《孔子家语·致思》:“ 季孙 之赐我粟千钟也,而交益亲。”史记·货殖列传:“屠牛羊彘千皮,贩穀千钟,薪稾千车。”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犹託万钧於尺舟之上,求千钟於升合之中。”
(2).指优厚的俸禄。史记·魏世家:“ 魏成子 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 宋 陆游 《破阵子》词:“仕至千钟良易,年过七十常稀。” 明 徐霖 《绣襦记·堕计消魂》:“你且努力加餐,禄享千钟自有时。”
(3).千盅,千杯。极言酒多或酒量大。《孔丛子·儒服》:“ 尧 舜 千钟, 孔子 百觚。” 明沈受先《三元记·斗东》:“邂逅相逢,情怀更浓,通霄畅饮千钟,人生不饮总成空。”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疑迷》:“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4).钟律名。吕氏春秋·侈乐:“ 宋 之衰也,作为千钟。” 高诱 注:“钟律名。”
《漢語大詞典》:三茅钟(三茅鐘)
杭州 七宝山 宁寿观 原为 三茅堂 , 宋绍兴 中,赐古器玩三种,其二为 唐 钟,本 唐 澄清观 旧物,禁中每听钟声以为寝兴食息之节。见《咸淳临安志》卷十三。 宋 陆游 《纵笔》诗之四:“坊远不闻宫漏声, 三茅 鐘残窗欲明。” 宋 姜夔 《鹧鸪天·丁巳元日》词:“ 三茅 鐘动西窗晓,诗鬢无端又一春。”
《國語辭典》:太尉  拼音:tài wèi
1.职官名。掌管军事。秦以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初沿袭旧制,后改称为「大司马」,东汉时,仍称「太尉」。
2.对官员的通称。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二。僧法恩》:「群凶谓事必成,至聚饮酒家,举杯劝酬,相呼为太尉。」
《國語辭典》:万钟(萬鍾)  拼音:wàn zhōng
1.形容俸禄很多。《孟子。公孙丑下》:「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
2.形容数量很多。《文选。班固。东都赋》:「于是庭实千品,旨酒万钟。」
分類:优厚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