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金面  拼音:jīn miàn
1.女子的面容。唐。温庭筠 陈宫词:「妓语细腰转,马嘶金面斜。」《红楼梦》第六九回:「医生要大胆,须得请奶奶将金面略露露,医生观观气色方敢下药。」
2.比喻极大的面子。如:「看在您的金面上,我就饶他一次。」
《漢語大詞典》:金螭
金色的螭形花饰。 唐 吴融 《箇人》诗:“匣镜金螭怒,帘旌绣兽狞。”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金螭屏风》:“ 吴主 亮 ( 孙亮 )命工人 潘芳 作金螭屏风,鏤祥物一百三十种,种种有生气,远视若真。”
分類:金色花饰
《漢語大詞典》:金蛾
(1).金色的蛾形图案。 唐 张祜 《送走马使》诗:“新样花文配 蜀 罗,同心双带蹙金蛾。” 唐 韩偓 《昼寝》诗:“碧桐阴静隔帘櫳,扇拂金蛾玉簟烘。”
(2).花草名。 宋 张淏 《艮岳记》:“金蛾、玉羞、虎耳……之草,不以土地之殊,风气之异,悉生成长养于雕栏曲槛。”
《漢語大詞典》:金楹
金色华丽的屋柱。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金楹齐列,玉舄承跋。” 刘良 注:“金楹,金饰柱。” 南朝 齐 王融 《游仙诗》之四:“朱霞拂綺树,白云照金楹。” 唐 李商隐 《为李贻孙上李德裕启》:“金楹假荫,望同相贺之禽;珠岸回光,庶及不枯之草。”
《漢語大詞典》:画数(畫數)
指武官肩章上的星和金色线条。
《漢語大詞典》:金障
金色的障扇。帝王临朝或出巡的仪仗。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郊祀曲》:“鎗鎗玉鑾动,溶溶金障旋。” 唐 卢照邻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诗:“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金障既特设,珠帘亦高褰。”
《漢語大詞典》:金爪
金色的脚爪。禽鸟之爪的美称。 南朝 梁元帝 《洛阳道》诗:“玉珂鸣战马,金爪鬭场鸡。” 唐 王建 《宫词》之二四:“内鹰笼脱解红絛,鬭胜争飞出手高。直上碧云还却下,一双金爪掬花毛。”
《漢語大詞典》:金虾蟆(金蝦蟆)
金色虾蟆或金背虾蟆。旧以为它的出现是一种休咎之征。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坡陀金虾蟆,出见盖有由。” 清 郑燮 《怀舍弟墨》诗:“前年葬大父,壙有金虾蟆。或云是贵徵,便当兴其家。”
《漢語大詞典》:金仪(金儀)
(1).指金色佛像。 唐 黄滔 《莆山灵岩寺碑铭》:“于是谨祝金仪,益誓丘祷,以谢兹山之灵秀。”
(2).黄铜铸成的天文仪器。 唐 薛逢 《上宰相启》:“伏以玉烛开年,金仪应歷。”
《国语辞典》:压金线(压金线)  拼音:yā jīn xiàn
以手指按压金线缝制于布料上或以金色丝线刺绣。多用于礼服。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國語辭典》:金边(金邊)  拼音:jīn biān
Phnom Penh
城市名。位于高棉南部湄公河与洞里萨河的会口。为高棉的首都,亦为高棉的第一大港。商业发达,市内有不少皇宫、寺院及名胜古迹。为寮国、高棉和泰国三国物产的集散中心。也称为「百囊奔」、「南旺」。
《漢語大詞典》:金毳
金色的细毛。 前蜀 毛文锡 《喜迁莺》词:“锦翼鲜,金毳輭,百转千娇相唤。”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纪·狨》:“状实猿类,体被金毳,皮以藉焉,中国之贵。”
分類:金色细毛
《漢語大詞典》:麝香金
泥金色如麝香,故名。 金 元好问 《俳体雪香亭杂咏》之十:“去去毡车雪三尺,画罗休缕麝香金。” 施国祁 注:“泥金色如麝香,宫中所尚。《艺林伐山》:‘ 宋徽宗 宫人,多以麝香色缕金罗为衣裙。’”
《漢語大詞典》:金苏(金蘇)
黄金色的流苏。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金苏翠幄,玉案象牀。”
《漢語大詞典》:纸元宝(紙元寶)
用金色或银色的纸糊制的元宝形的冥钱。旧时迷信用品。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只见这殿里打金钱眼的,又有捨了一吊香钱,抱个纸元宝去,説是借财气的。”亦省称“ 纸宝 ”。 洪深 《五奎桥》:“偏是放下正经事不做,去请了九个道士来打醮;点香烛、拜神道、念皇经、烧纸宝,说是感动苍天,会落下雨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