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碱土金属(碱土金属)  拼音:jiǎn tǔ jīn shǔ
铍、镁、钙、锶、钡、镭等元素。碱土金属均极活泼。各原子的最外层皆有两个易失去的电子,而生成二价之阳离子,常以矽酸盐存于自然界。
分类:元素活泼
《国语辞典》: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含量)  拼音:zhòng jīn shǔ hán liàng
食品中所含有的重金属量,为天然存有或受土壤、空气、水所污染。微量的重金属进入人体后,会经由新陈代谢自然排出,但如果含量太高,则难以完全排出,而累积在人体,形成慢性中毒。对人体危害较大的重金属有汞、镉、铅等,如镉中毒、汞中毒,便是这类疾病。
《国语辞典》:卑金属(卑金属)  拼音:bēi jīn shǔ
易于空气中氧化的金属。如锌、铝、锡、碱金属、碱土金属等。离子化的倾向很大,极易被酸侵蚀。
《国语辞典》:半金属(半金属)  拼音:bàn jīn shǔ
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元素,如硼、矽、锗、砷、锑、碲等。电负度介于一点八与二点二之间。现称「类金属」。
《国语辞典》:金属氢(金属氢)  拼音:jīn shǔ qīng
西元一九八九年五月于Baltimore召开的美国地球物理年会中,华裔科学家毛河光与R。J。Hemley 发表利用两个金刚石砧,中间加入普通氢材料,然后施以两百五十万倍的大气压力,此时氢分子分离成个别的原子,并形成可导电的金属氢。金属氢可能是高温超导体,也可能作为核融合的燃料,更可能有助于科学家对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等行星的了解,因为这些行星的核心都具有金属氢的成分。
《国语辞典》:金属学(金属学)  拼音:jīn shǔ xué
研究金属及合金组织结构、性能、变化等的科学。
《国语辞典》:类金属(类金属)  拼音:lèi jīn shǔ
化学元素的一类。导电性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会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且类金属中的导电性亦会因其中含有微量的杂质而剧增,此一性质的利用已成为今日整个半导体及电子工业的基础。
《国语辞典》:土金属(土金属)  拼音:tǔ jīn shǔ
化学周期表第13族(3A族)的铝族元素,如硼、铝、镓、铟、铊等,其化合物多存于泥土及矿石中,故称为「土金属」。
《國語辭典》:非金属(非金屬)  拼音:fēi jīn shǔ
凡一般是指不具有传热、导电等金属特性的物质,如氧、氢、氯、硫、磷等。
《漢語大詞典》:非金属矿床
采出的矿产主要为提取非金属元素、矿物或矿物集合体的矿床。是矿床工业分类的一种。又可简分为冶金辅助原料(包括熔剂、耐火和陶瓷材料)、化工原料(包括农用原料)、宝石(包括工艺原料)、建筑材料(包括技术矿物原料)、矿床等。
《國語辭典》:贵金属(貴金屬)  拼音:guì jīn shǔ
地壳中储藏量较少的金属。具有化学稳定性、延展性、耐熔性。如金、银、铂等。
《國語辭典》:黑色金属(黑色金屬)  拼音:hēi sè jīn shǔ
工业上对铁、锰、铬的统称。包括钢和其他以铁为主的合金。
分類:上对合金
《國語辭典》:轻金属(輕金屬)  拼音:qīng jīn shǔ
比重在五以下的金属。如钾、钠等。
分類:比重金属
《國語辭典》:碱金属(鹼金屬)  拼音:jiǎn jīn shǔ
锂、钠、钾、铷、铯、鍅等元素。碱金属均极活泼,易与水发生激烈反应,故储存于矿油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皆有一个易失去的电子,而生成一价之阳离子。熔点及沸点随原子序增加而变低。其氢氧化物皆为强碱,随原子序增加而增强。
分類:六种
《漢語大詞典》:金属探伤(金屬探傷)
利用探伤器检验金属制件内部缺陷(如隐蔽的裂纹、砂眼、杂质等)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