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萧重望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贵州思南府人。万历十四年进士。擢御史。四为巡按,多所建白。尝请设偏沅巡抚及云贵总督等,报可。官至佥都御史卒。
维基
萧重望(1554年—?),字仰卿,号剑斗,贵州思南府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人。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贵州乡试第一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联捷三甲第一百八十二名进士。刑部观政,二十年十月由祥符县知县行取考选云南道监察御史。二十七年巡按直隶,四十年五月贬湖广靖州判官。
《漢語大詞典》:重望
(1).崇高的声望。 唐 李洞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诗:“公心外国説,重望两朝推。”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张魏公 有重望, 建炎 以来,置左右相多矣,而天下独目 魏公 为 张右相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熊廷弼狱论:“ 元标 为都御史,负八股文重望。”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 蔡孑民 先生负党国重望,对于构成国家民族奠基石的优秀青年及人材尤爱护不遗余力。”
(2).指有重望的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二相皆天下重望,相次归卧。”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五年:“﹝ 巴 蜀 流民﹞以 杜弢 州里重望,共推为主。”
(3).殷切的希望。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伏望陛下深念祖宗之艰难……苍生之重望,勿听苟且之言,勿从因循之计。”
《漢語大詞典》:重望高名
拥有崇高的名望。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台省互改:“唯 顾涇阳 宪臣 以銓郎救 辛总宪 外謫,后再入吏部,最为创见,然重望高名,终不得志而去。”
《漢語大詞典》:权重望崇(權重望崇)
权力大而威望高。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秦 骄贵,又以时乱,天下之权重望崇者,莫我若也。”
《漢語大詞典》:名德重望
犹德高望重。 明 李贽 《与弱侯焦太史书》:“所幸菩萨不至终穷,有 柳塘老 以名德重望为东道主。”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赵用圹志书女再嫁》:“当时尝屡布之詔令,是以名德重望若 范文正公 家,亦有是事。”
分類:德高望重
《國語辭典》:硕望(碩望)  拼音:shuò wàng
重望。亦指有贤德、负重望的人。唐。李德裕〈授石雄晋绛行营节度使制〉:「资其硕望,任以指踪。」《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茂岩廊之硕望,分屏翰之剧权。」
分類:重望高名
《國語辭典》:宿望  拼音:sù wàng
一向负有重望。《资治通鉴。卷七九。晋纪一。武帝泰始元年》:「帝乃追述允之宿望,称奇之才,擢为祠部郎。」
《國語辭典》:尊宿  拼音:zūn sù
1.对德尊年长者的敬称。宋。苏轼〈与杨君素书〉二首之二:「某去乡二十一年,里中尊宿零落殆尽。」
2.佛教用语。指年高德劭的高僧。唐。贾岛 送灵应上人诗:「遍参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问此公。」宋。苏轼〈书黁公诗后〉诗:「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漢語大詞典》:大宿
素负重望的饱学之士。 明 袁宏道 《八识略说叙》:“是故非耆德大宿,登相家之閫閾,鲜有能涉性海之洪澜,躋智岳于层颠者也。”
分類:负重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