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6,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展采
采玉
下采
采藻
采葑
亮采
兼采
采听
采蘩
采葛
食采
华采
采章
词采
采菲
《國語辭典》:展采  拼音:zhǎn cǎi
舒展事业。《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而后因杂荐绅先生之略术,使获耀日月之末光绝炎,以展采错事。」《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君子有展采之思,求名利达。」
分類:供职裴骃
《分类字锦》:采玉
宋史乐志歌磬之名本无所出晋贺循奏置登歌簨簴采玉造小磬盖取舜庙鸣球之制
分类:
《國語辭典》:下采  拼音:xià cǎi
下赌注。《红楼梦》第九二回:「冯紫英道:『下采的是不好多嘴的。』贾政道:『多嘴也不妨,横竖他输了十来两银子,终久是不拿出来的。』」也作「下彩」。
分類:赌注
《漢語大詞典》:采藻
(1).采集水藻。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序》《采苹》是赞美“大夫妻能循法度”的诗,故后世以“采藻”用作颂扬妇德的典故。宋史·乐志十四:“化以妇道,覲于内宫。采苹涧滨,采藻涧中。”
(2).采集辞藻。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君子懿文德,采藻其何伤!”
《漢語大詞典》:采葑
语出《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即蔓菁,叶和根、茎都可食,但根、茎味苦。诗意谓采者不可因此连它的叶子都不要。后因以“采葑”为被人赏识器重的谦词。 宋 秦观 《谢程公辟启》:“不谓修撰给事,误赐采葑,曲加推轂。”
分類:蔓菁叶和
《漢語大詞典》:亮采
辅佐政事。书·舜典:“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书·皋陶谟:“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 孙星衍 疏:“此言助事有邦,谓有土者之臣。” 宋 司马光 《和潞公与张昌言楚正叔游独乐园徘徊久之主人不至》诗:“茂勋成亮采,胜赏寄风流。”
《漢語大詞典》:兼采
谓同时向多方面采取。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国志注表》:“繢事以众色成文,蜜蠭以兼采为味。”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非取製於一狐,谅求味於兼采。”
《漢語大詞典》:采听(采聽)
(1).探听。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 凌準 等主谋议唱和,採听外事。” 宋 苏轼 《谢制科启》:“通变者恐人才之未尽,故详於採听而畧於临时。”
(2).犹采纳。 宋 欧阳修 《论修河第三状》:“臣前已具言 河 利害甚详,而未蒙採听。”
收集听取。《国语·晋语六》“风听臚言於市” 三国 吴 韦昭 注:“采听商旅所传善恶之言。”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三:“《古今诗话》云:‘ 太祖 采听明远,每边事,纤息必知。’”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三·附录》:“旅蒙 盛杏蓀 、 唐景星 、 徐雨之 三观察,采听商情,禀请傅相帮办招商局。”
《國語辭典》:采蘩  拼音:cǎi fán
《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采蘩,夫人不失职也。」或以为咏诸侯夫人祭祀之诗。首章二句为:「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國語辭典》:采葛  拼音:cǎi gé
《诗经。王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采葛,惧谗也。」或指男女相思之诗。首章二句为:「彼采葛兮,一日不见。」
《漢語大詞典》:食采
亦作“ 食菜 ”。 享用封邑的租赋。汉书·地理志下:“ 周宣王 弟 友 ,为 周 司徒,食采於 宗周 畿内,是为 郑 。”后汉书·冯鲂传:“其先 魏 之支别,食菜 冯城 ,因以氏焉。”魏书·常景传:“窃谓公主之爵,既非食菜之君;家令之官,又无纯臣之式。” 清 陈梦雷 《解介士传》:“ 周 泰伯 入 吴 ,其子孙有 牟氏 实佐 之族,益蕃支庶,食采於 解 ,遂别为 解氏 。”
《漢語大詞典》:华采(華采)
(1).华丽的色彩。《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王逸 注:“华采,五色采也。”三国志·吴志·华覈传:“且美貌者不待华采以崇好,艳姿者不待文綺以致爱。”
(2).文采;才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斯则得百氏之华采,而辞气文之大略也。” 叶圣陶 《城中·微波》:“青年的华采,当时多么明耀,但是一转眼就暗淡了!”
《漢語大詞典》:采章
(1).彩色花纹。多指有彩纹的旌旗、车舆、服饰等。左传·宣公十四年:“臣闻小国之免於大国也,聘而献物,於是有庭实旅百;朝而献功,於是有容貌采章嘉淑,而有加货。” 杜预 注:“采章,车服文章也。” 孔颖达 疏:“谓主人陈设物采文章以接宾。”隋书·宇文恺阎毗等传论:“稽前王之采章,成一代之文物。” 唐 元稹 《镇圭赋》:“备采章以尽饰,瑑崇高而定位。”
(2).借指官吏。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武弁僭服:“偶犯令輒和衣受缚,宛转於鞭挞之下,少顷,即供役如故。孰知一二品采章,辱褻至此!”
(3).喻才华。后汉书·杨终应奉等传论:“ 应氏 七世才闻,而 奉 劭 采章为盛。”《宋书·郑鲜之传》:“伏见行参军 谢绚 ,清悟审正,理怀通美。居以端右,虽未足舒其采章;升庸以渐,差可以位拟人。”
《國語辭典》:词采(詞采)  拼音:cí cǎi
诗文中经过雕饰的华美语词。
分類:词采
《漢語大詞典》:词彩(詞彩)
亦作“ 词采 ”。
(1).词章的文彩。宋书·颜延之传:“ 延之 与 陈郡 谢灵运 俱以词彩齐名,自 潘岳 、 陆机 之后,文士莫及也, 江 左称 颜 谢 焉。” 唐 柳宗元 《答贡士萧纂欲相师书》:“详视所貽,旷然以喜,是何旨趣之博大,词采之蔚然乎!” 清 黄鷟来 《题高价人坐石小像》诗:“酒酣出一篇,词采讶清令。” 秦牧 《花城·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我们现在读到的一切动人的散文,它们也许很有词采之美吧。”
(2).指词藻。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八:“从前的人大都以‘风花雪月’为诗料,新体诗中这类‘风花雪月’的词彩也常常见到。”
《高级汉语词典》:采菲
采集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