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1,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烟酸
馊酸
酸性
酸温
酸笋
酸悭
酸急
酸冻
酸冻
酸菜
酸削
酸狖
胃酸
尿酸
叶酸
《高级汉语词典》:烟酸  拼音:yān suān
一种结晶状酸C&-{5}H&-{4}NCOOH,这是维生素B属药物,常常以烟酰胺络合物形式存在于各种动物和植物部分(如血浆、肝脏、酵母、糠、荚)中,由氧化烟碱、喹啉或甲基乙基吡啶制得,在防治人的糙皮病及狗的黑舌头中有效
《漢語大詞典》:馊酸(餿酸)
酸腐;迂腐。《快心编二集》第三回:“也是他的慷慨好处,若是慳吝餿酸的人,那肯像这般预先一躉付出。”《快心编三集》第十回:“及至做事,又餿酸得了不得。”
分類:酸腐迂腐
《國語辭典》:酸性  拼音:suān xìng
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水溶液具酸味,会与碱性物质及活性金属反应的性质。
《分类字锦》:酸温
见上注
分类:
《韵府拾遗 轸韵》:酸笋(酸笋)
海槎馀录酸笋大如臂摘至用沸汤泡出苦水投冷井水中浸二三日取出缕如丝醋煮可食好事者携入中州成罕物京师勋戚家会酸笋汤即此品也
《漢語大詞典》:酸悭(酸慳)
寒酸悭吝。《水浒传》第七一回:“最恼的是大头巾,幸喜得先杀却 白衣秀士 ,洗尽酸慳。”
分類:寒酸悭吝
《漢語大詞典》:酸急
形容声音悲凄而急促。 唐 李山甫 《山中病后作》诗:“时序追牵从鬢改,蝉声酸急是谁催。”
《漢語大詞典》:酸冻(痠凍)
指四肢受寒而麻木。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踢球》:“盖京师多寒,足指痠冻,儿童踢弄之,足以活血御寒,亦蹴踘之类也。”
《高级汉语词典》:酸冻
指四肢受寒而麻木
《國語辭典》:酸菜  拼音:suān cài
先用滚水烫白菜或芥菜,然后密封起来,使其发酵而成。因为有酸味,故称为「酸菜」。
《漢語大詞典》:酸削
酸痛之极。周礼·天官·疾医“春时有痟首疾” 汉 郑玄 注:“痟,酸削也。首疾,头痛也。” 贾公彦 疏:“人患头痛,则有酸嘶而痛。酸削,则酸嘶之云。”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宋 梅尧臣 《和刘原甫复雨寄永叔》:“浑身酸削懒能出,莫怪与公还往稀。”参见“ 酸嘶 ”。
分類:酸痛
《國語辭典》:酸嘶  拼音:suān sī
声音凄楚。宋。苏轼〈秧马歌〉:「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三折:「我这里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叹酸嘶。」
《漢語大詞典》:酸狖
指猿狖的悲啼之声。 宋 曾巩 《至荷湖》诗之二:“悲风我眼涩,酸狖我耳愁。”
分類:悲啼
《国语辞典》:胃酸  拼音:wèi suān
胃液中所含的盐酸。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胃内的食物就在此酸性的情况中被消化。
《国语辞典》:尿酸  拼音:niào suān
一种白色结晶的有机化合物。呈弱酸性,平时多存于人畜尿中。人体若因病变,血中含有过量尿酸,导致结晶沉积于关节处,即患痛风。
《国语辞典》:叶酸(叶酸)  拼音:yè suān
一种维生素B的复合体。为骨髓代谢机能的重要成分,缺乏时,易产生贫血、生长迟缓等症状。由于最初自菠菜叶中发现此一酸性物质,故称为「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