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村垆(村壚)
乡村酒店。 宋 戴炳 《十日取野菊从酒》诗:“野径菊仍好,村壚酒亦嘉。”
《漢語大詞典》:村旗
乡村酒店悬挂的酒旗。用以招揽顾客。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引 清 俞楚江 《偶成》诗:“戒饮原因病,村旗莫浪招。”
《漢語大詞典》:杏帘
旧时酒店前悬挂的酒幌。红楼梦第十七回:“旧诗云:‘红杏梢头掛酒旗。’如今莫若且题以‘杏帘在望’四字。”
《漢語大詞典》:酒座
指酒店内的座位。《水浒传》第三回:“这个哭的,是绰酒座儿唱的父子两人。”
分類:酒店座位
《國語辭典》:村务(村務)  拼音:cūn wù
1.乡间的酒店。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远迢迢遇不著个穷亲故,急煎煎觅不见个荒村务。」
2.农村。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一折:「我如今甘苦用辛勤,怎敢闲游荡。相伴著村务女提篮儿采桑。」
《漢語大詞典》:酒牌
酒店的招牌。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花前遇侠》:“俺则为这牡丹风吹起鬢边丝,抵多少会宾堂酒牌金字。”参见“ 酒榜 ”。
分類:酒店招牌
《漢語大詞典》:酒榜
亦作“ 酒牓 ”。 酒店的招牌、匾额。常请名家书写以广招徕。 唐 皎然 《张伯英草书歌》:“ 长安 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周孔醒醉:“僕尝效 程子山 作酒牓,其间一联云:‘一月二十有九日,笑人世之太狂;百年三万六千场,容我生之长醉。’”
《漢語大詞典》:村旆
乡村酒店的酒旗。引申指酒店。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村旆诧酒美,赊来满鋞程。”
《国语辞典》:草把  拼音:cǎo bǎ
1.将草束聚成把状。《三国演义》第五二回:「果然有一彪军到寨口,每人各带草把,一齐放火。」
2.旧时酒店以杉叶束成球状,悬放门前,做为标帜。《西游记》第五三回:「三藏正不稳便,忽然见那路旁有一村舍,树梢头挑著两个草把。行者道:『师父!好了。那厢是个卖酒的人家。』」
《漢語大詞典》:东垆(東壚)
邻家酒店。 宋 周邦彦 《红罗袄·秋悲》词:“念取酒东壚,尊罍虽近;採花南圃,蜂蝶须知。”
分類:邻家酒店
《國語辭典》:堂倌  拼音:táng guān
旧时对茶楼、酒铺、饭馆、澡堂等服务人员的称呼。《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他师徒五众就检了靠窗口一张茶桌坐下,堂倌泡上三碗茶。」也作「堂官」。
《国语辞典》:当槽(当槽)  拼音:dāng cáo
酒店饭馆中的服务人员。《红楼梦》第八六回:「为小人家里穷,没得养活,在李家店里做当槽儿的。」也作「当槽儿的」。
《漢語大詞典》:酒榜
亦作“ 酒牓 ”。 酒店的招牌、匾额。常请名家书写以广招徕。 唐 皎然 《张伯英草书歌》:“ 长安 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周孔醒醉:“僕尝效 程子山 作酒牓,其间一联云:‘一月二十有九日,笑人世之太狂;百年三万六千场,容我生之长醉。’”
《漢語大詞典》:酒标(酒標)
即酒帘。酒店的标帜。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二:“初到 临清 ,三朝行香,偶酒家酒标掛低了,掣落其纱帽。” 清 洪升 《长生殿·疑谶》:“我家酒铺十分高,罚誓无赊掛酒标。”参见“ 酒帘 ”。
《國語辭典》:酒帘  拼音:jiǔ lián
古代酒店的招牌。用布缀于竿顶,悬在店门前,以招徕客人。唐。李中〈江边吟〉:「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也称为「酒帘子」、「酒幌」、「酒旗」、「酒望子」、「望子」。
《国语辞典》:酒吧女  拼音:jiǔ bā nǚ
在酒店中陪酒的女子。也称为「吧女」。
《国语辞典》:酒帘子  拼音:jiǔ lián zi
古代酒店的招牌。用布缀于竿顶,悬在店门前,以招徕客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行不数里,只见一个僻净幽雅去处,一条酒帘子飘飘扬扬在这里。」也称为「酒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