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郊原  拼音:jiāo yuán
郊外的平原。宋。苏轼 游鹤林招隐诗:「郊原雨初霁,春物有馀妍。」宋。陆游 村居书触目诗:「雨霁郊原刈麦忙,风清门巷晒丝香。」
分類:原野
《國語辭典》:东郊(東郊)  拼音:dōng jiāo
东方的郊野。《文选。班固。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汎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
《國語辭典》:南郊  拼音:nán jiāo
1.都邑南面的地区。唐。李庾西都赋〉:「隋苑广袤,置笼南山,占地万顷,不为人间,齐门失耕,禽游兽闲,代谢物移,缭垣不完。此南郊之事也。」
2.京师南面的郊外,古代天子用来祭天的地点。《礼记。月令》:「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明史。卷十二。英宗后纪本纪》:「五年春正月庚戌,大祀天地于南郊。」
3.帝王祭天的大礼。《南史。卷二。宋少帝本纪》:「秋九月丁未,有司奏武皇帝配南郊,武敬皇后配北郊。」
《国语辞典》:西郊  拼音:xī jiāo
都城外西方的郊野。古人常在西郊祭天迎秋,故亦指秋野。《礼记。月令》:「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
《國語辭典》:四郊  拼音:sì jiāo
城外周围郊野的总称。唐。李白 雨后望月诗:「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四郊云物会之,雷震数声,甘雨大澍。」
《國語辭典》:郊祀  拼音:jiāo sì
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左传。襄公七年》:「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文选。扬雄。甘泉赋》:「上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也称为「郊社」。
《國語辭典》:郊庙(郊廟)  拼音:jiāo miào
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祖先的宗庙。《文选。班固。两都赋》:「白麟、赤雁、芝房、宝鼎之歌荐于郊庙;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三国演义》第二二回:「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
《國語辭典》:近郊  拼音:jìn jiāo
距离城市周围不远的地区。唐。李商隐 茂陵诗:「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國語辭典》:荒郊  拼音:huāng jiāo
荒凉的郊野。唐。李绅〈晏安寺〉诗:「寺深松桂无尘事,地接荒郊带夕阳。」
分類:荒凉郊野
《國語辭典》:郊坰  拼音:jiāo jiōng
野外。唐。文宗〈喜雨〉诗:「郊坰既沾足,黍稷有丰期。」
分類:郊外
《國語辭典》:郊外  拼音:jiāo wài
离城市较远的地方。唐。王维 送孙二诗:「郊外谁相送?夫君道术亲。」《红楼梦》第一五回:「宝玉乍到郊外,那里肯回去。」
《骈字类编》:春郊
魏晋 张协 杂诗 太昊启东节,春郊礼青祗。
唐 郑愕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往字 春郊桃李月,忍此戒征两。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春郊才烂熳,夕鼓已砰轰。
唐 唐彦谦 咏马二首 其二 崚嶒高耸骨如山,远放春郊苜蓿间。
宋 陆游 书叹 春郊射雉朝盘马,秋院焚香夜弄琴。
《漢語大詞典》:郊居
(1).郊外的住所。 唐 司空曙 《酬张芬有赦后见赠》诗:“ 建水 风烟收客泪, 杜陵 花竹梦郊居。” 清 方文 《王左车招同汤岩夫龚半千杨古度程子介饮莫愁湖上》诗:“郊居虽僻近名湖,自与城中闤闠殊。”
(2).居住郊外。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仁宗 时,度支 金郎中 君卿 ,年十九时,与其兄 君祜 郊居。” 清 归庄 《噫嘻》诗之二:“郊居近 江 滸,日夜难安眠,时传虏警至,力疾走荒村。”
《漢語大詞典》:北郊
(1).城北郊区。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一:“贼将 张晊 屯於北郊, 秦贤 屯於 版桥 ,各有众数万。” 秦牧 《古战场春晓》:“在一九六一年春天降临之前,我来到 广州 北郊的 三元里 高地上盘桓。”
(2).古代帝王郊祀的处所之一。 周 制在北门外六里处, 汉 制在北门外四里。夏至日于此以祭地,冬至日于此以迎冬。吕氏春秋·孟冬:“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 高诱 注:“六里之郊。”汉书·郊祀志下:“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於郊祀……祭天於南郊,就阳之义也;瘞地於北郊,即阴之象也。”后汉书·祭祀志中:“北郊在 雒阳 城北四里,为方坛,四陛。” 北魏 刘芳 《郊坛疏》:“《孟冬令》云‘其数六’,又云‘迎冬於北郊’。 卢植 云:‘北郊,六里郊也。’ 贾逵 云:‘北郊,水帝 顓頊 ,六里。’……此又北郊六里之审据也。”
《漢語大詞典》:青郊
指春天的郊野。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结軫青郊路,迴瞰苍江流。” 唐 陈子昂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青郊树密,翠渚萍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绛妃:“吐虹丝於碧落,乃敢因月成阑;翻柳浪於青郊,谬説为花寄信。”
分類:春天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