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正行
(1).正直的行为。《晏子春秋·问下二一》:“苟持民矣,安有遗道?苟遗民矣,安有正行?”《淮南子·缪称训》:“身有丑梦,不胜正行;国有妖祥,不胜善政。” 宋 曾巩 《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四方之往来者,或出语訕君,君不为之动也,其正行直道如此。”
(2).谓依轨道顺行。《汉书·天文志》:“夫历者,正行也。古人有言曰:天下太平,五星循度,亡有逆行。”
(3).端正其行为。《尚书大传》卷一下:“无过者,得復其圭以归其国。其餘有过者,留其圭;能正行者,復还其圭。” 汉 刘向 《说苑·立节》:“吾闻古之士,怒则思理,危不忘义,必将正行以求之耳。” 三国 魏 钟会 《母夫人张氏传》:“夫人少丧父母,充成矦家,修身正行,非礼不动,为上下所称述。”
(4).佛教语。谓清净之正道。对邪行、杂行而言。《百喻经·乘船失釪喻》:“亦如外道,不修正行。”
(2).谓依轨道顺行。《汉书·天文志》:“夫历者,正行也。古人有言曰:天下太平,五星循度,亡有逆行。”
(3).端正其行为。《尚书大传》卷一下:“无过者,得復其圭以归其国。其餘有过者,留其圭;能正行者,復还其圭。” 汉 刘向 《说苑·立节》:“吾闻古之士,怒则思理,危不忘义,必将正行以求之耳。” 三国 魏 钟会 《母夫人张氏传》:“夫人少丧父母,充成矦家,修身正行,非礼不动,为上下所称述。”
(4).佛教语。谓清净之正道。对邪行、杂行而言。《百喻经·乘船失釪喻》:“亦如外道,不修正行。”
《漢語大詞典》:蜲蛇
(1).形容歌声回旋曲折。《文选·张衡〈西京赋〉》:“ 女娥 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 薛综 注:“蜲蛇,声餘詰曲也。”
(2).形容舞步邪行、曲行。《文选·傅毅〈舞赋〉》:“蜲蛇姌嫋。” 李善 注:“《説文》曰:委蛇,邪行去也。姌嫋,长貌。蜲与逶同。”
(3).形容山川绵延曲折。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讼》:“蜲蛇循流,东求大鱼。预且举网,庖人歌謳。” 晋 陆机 《感时赋》:“山崆巄以含瘁,川蜲蛇而抱涸。”
(4).形容龙蛇等曲折前进。 唐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千崖傍耸猿啸悲,丹蛇玄虺潜蜲蛇。”
(5).神话传说中的蛇名。传说见之者可以成霸业。《文选·张衡〈东京赋〉》:“斩蜲蛇,脑方良。” 李善 注:“《庄子》:蜲蛇之状,其大若轂,其长若辕,紫衣而朱冠也。”
(2).形容舞步邪行、曲行。《文选·傅毅〈舞赋〉》:“蜲蛇姌嫋。” 李善 注:“《説文》曰:委蛇,邪行去也。姌嫋,长貌。蜲与逶同。”
(3).形容山川绵延曲折。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讼》:“蜲蛇循流,东求大鱼。预且举网,庖人歌謳。” 晋 陆机 《感时赋》:“山崆巄以含瘁,川蜲蛇而抱涸。”
(4).形容龙蛇等曲折前进。 唐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千崖傍耸猿啸悲,丹蛇玄虺潜蜲蛇。”
(5).神话传说中的蛇名。传说见之者可以成霸业。《文选·张衡〈东京赋〉》:“斩蜲蛇,脑方良。” 李善 注:“《庄子》:蜲蛇之状,其大若轂,其长若辕,紫衣而朱冠也。”
《漢語大詞典》:放浊(放濁)
谓放纵邪行。《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 李周翰 注:“时以放情浊行者为通。”《晋书·良吏传序》:“结綬者以放浊为通,弹冠者以苟得为贵,流遁忘反,寖以为常。”
邪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总称九十六种外道之行法。瑜伽伦记六上曰:「邪行九十六种外道等。」
(术语)总称九十六种外道之行法。瑜伽伦记六上曰:「邪行九十六种外道等。」
邪行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唯识论所明十障之一。(参见:十障)
(术语)唯识论所明十障之一。(参见:十障)
十障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于十地断十障,而證十真如:一于初地断异生性障,證适行真行,异生性障者,此地入心中断之所,即见道所断之烦恼所知二障也,此二障为无始以来凡夫异生之性,故云异生性。二于第二地断邪行障,證最胜真如。邪行障者其体为俱生所知障之一分。于诸有情身为行邪之障,故名邪行障。三于第三地断暗钝障,證胜法真如。闇钝障者,是亦俱生之所知障之一分。此障能使此地胜定与总持所发之三慧,忘失所闻思之境,故名胜钝障。四于第四地断细惑现行障,證无摄受真如。细惑现行障者,执实有诸法之法执,即俱生所知障中之身见也。为俱生之身见,故对于分别之身见名为细惑障。五于第五地断下乘涅槃障,證无别真如。下乘涅槃障者厌生死,乐涅槃,与不下二乘同,故名下乘涅槃障。六于第六地,断粗相现行障,證无染净真如。粗相现行障者,言执有染净相之障也。七于第七地,断细相现行障,證法无别真如。细相现行障者,流转还灭之生灭相也。前六地虽作染净无分观而因作缘起观,故犹有生灭之微细相为障也。八于第八地,断无相加行障,證不增减真如。无相加行障者,于无相中作加行之障也。前第七地,虽住纯无相之观,然犹借功用而不自在,此第八地,于无相断作功用之障,故功德任运自在也。九于第九地断不欲行障,證智自在所依真如。不欲行障者,不欲利他之行之障也。前第八地为刹那增进之位,故于自利之功德,任运无功用,然于利他之功德尚不任运,尚借加行功用,为此地之障也。十于第十地,断法未自在障,證业自在所依真如。法未自在障者,于诸法中未得自在之障也。前第九地非遍缘自在,入此第十地断彼未得自在之障,故于一切之法得自在也。见唯识论十,百法问答钞七。(参见:十地)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于十地位中,断十种的障碍而證得十种的真如,即一、于初地断异生性障,證适行真如;二、于第二地断邪行障,證最胜真如;三、于第三地断暗钝障,證胜法真如;四、于第四地断细惑现行障,證无摄受真如;五、于第五地断下乘涅槃障,證无别真如:六、于第六地断粗相现行障,證无染净真如;七、于第七地断细相现行障,證法无别真如;八、于第八地断无相加行障,證不增减真如;九、于第九地断不欲行障,證智自在所依真如;十、于第十地断法未自在障,證业自在所依真如。
(名数)菩萨于十地断十障,而證十真如:一于初地断异生性障,證适行真行,异生性障者,此地入心中断之所,即见道所断之烦恼所知二障也,此二障为无始以来凡夫异生之性,故云异生性。二于第二地断邪行障,證最胜真如。邪行障者其体为俱生所知障之一分。于诸有情身为行邪之障,故名邪行障。三于第三地断暗钝障,證胜法真如。闇钝障者,是亦俱生之所知障之一分。此障能使此地胜定与总持所发之三慧,忘失所闻思之境,故名胜钝障。四于第四地断细惑现行障,證无摄受真如。细惑现行障者,执实有诸法之法执,即俱生所知障中之身见也。为俱生之身见,故对于分别之身见名为细惑障。五于第五地断下乘涅槃障,證无别真如。下乘涅槃障者厌生死,乐涅槃,与不下二乘同,故名下乘涅槃障。六于第六地,断粗相现行障,證无染净真如。粗相现行障者,言执有染净相之障也。七于第七地,断细相现行障,證法无别真如。细相现行障者,流转还灭之生灭相也。前六地虽作染净无分观而因作缘起观,故犹有生灭之微细相为障也。八于第八地,断无相加行障,證不增减真如。无相加行障者,于无相中作加行之障也。前第七地,虽住纯无相之观,然犹借功用而不自在,此第八地,于无相断作功用之障,故功德任运自在也。九于第九地断不欲行障,證智自在所依真如。不欲行障者,不欲利他之行之障也。前第八地为刹那增进之位,故于自利之功德,任运无功用,然于利他之功德尚不任运,尚借加行功用,为此地之障也。十于第十地,断法未自在障,證业自在所依真如。法未自在障者,于诸法中未得自在之障也。前第九地非遍缘自在,入此第十地断彼未得自在之障,故于一切之法得自在也。见唯识论十,百法问答钞七。(参见:十地)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于十地位中,断十种的障碍而證得十种的真如,即一、于初地断异生性障,證适行真如;二、于第二地断邪行障,證最胜真如;三、于第三地断暗钝障,證胜法真如;四、于第四地断细惑现行障,證无摄受真如;五、于第五地断下乘涅槃障,證无别真如:六、于第六地断粗相现行障,證无染净真如;七、于第七地断细相现行障,證法无别真如;八、于第八地断无相加行障,證不增减真如;九、于第九地断不欲行障,證智自在所依真如;十、于第十地断法未自在障,證业自在所依真如。
邪行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七真如之一。(参见:真如)
【三藏法数】
谓如来所说一切烦恼妄惑邪行之法,虽是邪妄,不离真如之体,是名邪行真如。论云:我所说诸集圣谛。是也。(集圣谛者,集,即招集之义。谓惑业招集生死之苦也。)
(术语)七真如之一。(参见:真如)
【三藏法数】
谓如来所说一切烦恼妄惑邪行之法,虽是邪妄,不离真如之体,是名邪行真如。论云:我所说诸集圣谛。是也。(集圣谛者,集,即招集之义。谓惑业招集生死之苦也。)
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语出于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皆同体异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真以简妄,如以别倒。初简所执,后简依他。或真以简有漏非虚妄故,如以简无漏非有为故。真是实义,如是常义,故名真如。」探玄记八曰:「不坏曰真,无异曰如。前则非四相所迁,后则体无差别,此约始教。又不变曰真,顺缘称如。由前义故,与有为法非一。由后义故,与有为法非异。二义同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教行信證證卷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如来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杂阿含经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得真如法。」
【佛学常见辞汇】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佛学次第统编】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谓真如之法,从本已来,性自清净,离一切相,寂灭无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变随缘二真如」又起信论疏云二真如:
一、不变真如 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清净,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 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三藏法数】
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三藏法数】
真如者,乃真实无妄之理,即法性土之体也。此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无相,土亦如是,身土虽分,体原不二,故真如为体也。
【三藏法数】
离妄曰真,不异曰如。即诸佛所證真实无妄之德,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术语)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语出于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皆同体异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真以简妄,如以别倒。初简所执,后简依他。或真以简有漏非虚妄故,如以简无漏非有为故。真是实义,如是常义,故名真如。」探玄记八曰:「不坏曰真,无异曰如。前则非四相所迁,后则体无差别,此约始教。又不变曰真,顺缘称如。由前义故,与有为法非一。由后义故,与有为法非异。二义同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教行信證證卷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如来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杂阿含经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得真如法。」
【佛学常见辞汇】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佛学次第统编】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谓真如之法,从本已来,性自清净,离一切相,寂灭无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变随缘二真如」又起信论疏云二真如:
一、不变真如 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清净,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 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三藏法数】
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三藏法数】
真如者,乃真实无妄之理,即法性土之体也。此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无相,土亦如是,身土虽分,体原不二,故真如为体也。
【三藏法数】
离妄曰真,不异曰如。即诸佛所證真实无妄之德,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欲邪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戒之一。淫欲之邪行也。见俱舍论十六。
(术语)五戒之一。淫欲之邪行也。见俱舍论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