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避难(避難)  拼音:bì nàn
逃避灾难或迫害。《三国演义》第一○回:「嵩自陈留避难,隐居琅琊。」《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时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
《國語辭典》:政治避难(政治避難)  拼音:zhèng zhì bì nàn
大陆地区指政治庇护,即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逃亡到他国,取得居留权。
《國語辭典》:逃灾避难(逃災避難)  拼音:táo zāi bì nàn
逃离祸患躲避灾难。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似这等逃灾避难,倒不如奔井投河。」也作「逃灾躲难」。
《国语辞典》:紧急避难权(紧急避难权)  拼音:jǐn jí bì nàn quán
采取紧急避难行为而免予受罚的权利。法律上规定因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体、自由、财产的紧急危难,而不得已侵害第三者的利益的行为,可不负刑事责任。
《国语辞典》:紧急避难行为(紧急避难行为)  拼音:jǐn jí bì nàn xíng wéi
法律上指为避免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身体、自由、财产遭受紧急危难,出于不得已的侵害他人行为。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明定为不罚,若行为过当亦得减轻或免除刑罚。
《国语辞典》:避难所(避难所)  拼音:bì nàn suǒ
躲避灾难的地方。如:「由于大水急涨不退,这些人必须立刻迁移到避难所去!」
《國語辭典》:避难就易(避難就易)  拼音:bì nán jiù yì
避开艰辛繁重而选择简单轻易。《元史。卷三五。文宗本纪四》:「及迁同知储政院事,即就职,侥倖巧宦,避难就易。」
《漢語大詞典》:避难趋易(避難趨易)
见“ 避难就易 ”。
《國語辭典》:避难就易(避難就易)  拼音:bì nán jiù yì
避开艰辛繁重而选择简单轻易。《元史。卷三五。文宗本纪四》:「及迁同知储政院事,即就职,侥倖巧宦,避难就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