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移避
转移避开。《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青浦县禀一》:“现在夷人嘱令百姓移避,即欲会齐夷兵,奋力进攻。”
分類:转移避开
《漢語大詞典》:辟就
(1).谓亲贵者犯法,必曲法庇之,使避惩罚;疏贱者无罪,定锻炼周纳,使就刑诛。管子·权修:“刑罚不审,则有辟就;有辟就则杀不辜而赦有罪。”
(2).接近;靠拢。 汉 刘向 说苑·至公:“昔 周成王 之卜居 成周 也,其命龟曰:‘予一人兼有天下,辟就百姓,敢无中土乎?使予有罪,则四方伐之,无难得也。’” 向宗鲁 校证:“史记·刘敬传曰:‘ 成王 即位, 周公 营 成周 ,以为此天下中,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吕氏·长利篇》云:‘惟余一人营居于 成周 ,惟余一人有善易得而见也,有不善易得而诛也。’”
(3).避开和接近。指取舍。《淮南子·修务训》:“﹝ 神农 ﹞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漢語大詞典》:违怨(違怨)
(1).怨恨。书·无逸:“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引 王念孙 曰:“违亦怨也,不当上下异训。广雅曰:‘怨、愇、很,恨也。’愇与违同……‘厥心违怨’,违与怨同义,犹‘厥口诅祝’,诅与祝同义耳。”
(2).避开怨恨,使无怨。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逮下延和,临朋违怨。” 李周翰 注:“违,避也。云‘樛木’,后妃逮下也。喻后妃能以心意逮下,则众妾上事之无怨也。”
《漢語大詞典》:忌避
避开禁忌;顾忌回避。 汉 王充 论衡·四讳:“人不忌避,有病死之祸,”魏书·高车传:“其俗蹲踞褻黷,无所忌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窦氏:“女渐稔,不甚忌避,輒奔走其前。” 郭沫若 《沸羹集·怎样运用文学的语言?》:“笔画太多的字也宜忌避,我感觉着那种字必然附带有一种闷感,如‘蹙’、‘鬱’、‘齷齪’之类。”
《漢語大詞典》:孙辞(孫辭)
(1).谦逊的言辞。孙,通“ 逊 ”。汉书·韩王信传:“﹝ 韩增 ﹞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孙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礼记·儒行“孙接者,仁之能也” 唐 孔颖达 疏:“言孙辞接物是仁儒之技能。”
(2).犹遁辞。故意掩饰本意或避开正题的话。孙,通“ 逊 ”。左传·隐公五年“五年春,公将如 棠 观鱼者。 臧 僖伯 諫……公曰:‘吾将略地焉。’” 晋 杜预 注:“孙辞以略地。”略,巡行。 隐公 本意是观鱼,口头上说略地,所以称为“孙辞”。
《漢語大詞典》:违患(違患)
避开祸患。后汉书·逸民传序:“ 扬雄 曰:鸿飞冥冥,弋者何篡焉?言其违患之远也。”
分類:避开祸患
《漢語大詞典》:求间(求間)
请求对方避开他人与己私语。多用于下对上。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 奚毅 又见帝,求间,帝即下 明光殿 与语,知其至诚。” 胡三省 注:“求间,即请间也。”
《漢語大詞典》:舍越
放过,避开。《晋书·慕容暐载记》:“郡县守宰每於差调之际,无不舍越殷强,首先贫弱。”
分類:放过避开
《國語辭典》:躲债(躲債)  拼音:duǒ zhài
欠债不还,避开债主。《红楼梦》第五○回:「那姑子必是来送年疏,或要年例香例银子,老祖宗年下的事也多,一定是躲债来了。」
《漢語大詞典》:辞祸(辭禍)
避开祸害。 明 刘基 《郁离子·聚天下者犹的》:“是故辞祸有道,辞其的而已矣。”
分類:避开祸害
《漢語大詞典》:辟车(辟車)
(1).谓使行人避开王及诸侯之车。周礼·秋官·条狼氏“掌执鞭以趋辟” 汉 郑玄 注:“趋辟,趋而辟行人;若今卒辟车之为也。”
(2).指前驱。后汉书·舆服志上:“持节者,重导从;贼曹车、斧车、督车、功曹车皆两;大车,伍伯璅弩十二人;辟车四人;从车四乘。”
(3).离开车子,下车。《韩诗外传》卷九:“﹝ 皋鱼 ﹞被褐拥鎌,哭於道旁。 孔子 辟车与之言。”
《國語辭典》:违害就利(違害就利)  拼音:wéi hài jiù lì
规避祸害,追逐利益。《吴子。图国》:「谋者,所以违害就利。要者,所以保业守成。」
《漢語大詞典》:违忌(違忌)
避开忌讳之事。国语·晋语六:“夫阵不违忌,一閒也。” 韦昭 注:“违,避也;忌谓晦也。閒,隙也。晦,阴气尽,兵亦阴,故忌之。”
分類:避开忌讳
《國語辭典》:违强陵弱(違強陵弱)  拼音:wéi qiáng líng ruò
畏避强盛者,欺凌弱小者。《左传。定公四年》:「违强陵弱,非勇也。」
《漢語大詞典》:无所回避(無所回避)
没有什么需要避开的。形容处事刚直无所避忌。后汉书·蔡茂传:“ 茂 则纠案,无所回避。” 章炳麟 《序〈革命军〉》:“ 蜀 邹容 为《革命军》方二万言,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恣肆,无所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