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遗教(遺教)  拼音:yí jiào
1.前人所遗留下来的思想、学说、主张等。《楚辞。宋玉。九辩》:「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清。张尔岐〈辨志〉:「周公孔子之遗教,未闻有见诸行事,被于上下者,岂少而习之,长而忘之与?」
2.临死时的训词。汉。刘向《说苑。卷一○。敬慎》:「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王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
《国语辞典》:遗教经(遗教经)  拼音:yí jiào jīng
佛教典籍。佛垂般涅槃教诫经的别称。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内容记载释尊入灭前对弟子最后说法的情形。该典籍在中国和日本颇为普及,并有许多不同的注本。也称为「佛临涅槃略诫经」、「佛遗教经」。
《國語辭典》:末命  拼音:mò mìng
帝王临终时的遗言。《书经。顾命》:「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命汝嗣训。」《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主亡与亡,末命是期。」
《漢語大詞典》:余教(餘教)
(1).遗教。荀子·尧问:“今之学者,得 孙卿 之遗言餘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史记·乐毅列传:“及至弃羣臣之日,餘教未衰。” 宋 王安石 《比部员外郎陈君墓志铭》:“又薄命不幸,数遭小人,以见困蹶,负先臣餘教,辱陛下器使之恩。”
(2).很多的教诲。史记·苏秦列传:“寡人不敏,僻远守海,穷道东境之国也,未尝得闻餘教。”
分類:遗教教诲
《漢語大詞典》:时训(時訓)
指先王遗教。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去肃表乎时训,行庆动於天瞩。” 张铣 注:“时训,谓先王之教也。”
分類:先王遗教
《漢語大詞典》:遗誓(遺誓)
遗诫,遗教。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巡 襄城 之间收兮,诵纯一之遗誓。”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临终遗誓,永锡尔类。”
分類:遗教
《漢語大詞典》:断籯(斷籝)
谓秉先人遗教,虽无余财,而能勤学。籝,同“ 籯 ”。典出《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唐 黄滔 《与卢员外启》:“伏以员外断籝积学,计斗负才,龟镜词林,梯航陆海,是故门駢 郑 市,俗垫 郭 巾,争俟栽培,互希丹饰。”
《漢語大詞典》:征圣(徵聖)
谓验证于前圣的遗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若徵圣立言,则文其庶矣。”
分類:验证遗教
佛遗教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之略名。真西山氏谓遗教经为瞿昙氏最后教弟子之语,以端心正念为首,而深言持戒,为禅定智慧之本。本经各家之论注如下:佛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天亲菩萨论,宋智圆疏,宋净源节要,明袾宏补注。遗教经论住法记一卷,宋元照述。遗教经论记三卷,宋观复述。佛遗教经补注一卷,明守遂注,了童补注。佛遗教经解一卷,明智旭述。遗教经指南一卷,明道霈述。佛遗教经笺注,丁福保注。
遗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遗留后人之教法也。
遗教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之异名。佛垂灭时之遗诫也。此经或谓为大乘,或谓为小乘。台家以为大乘,称为涅槃部之结经。见文句私记三本。
遗教经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以七分解释之,建立菩萨所修之所法,依此论释,则遗教经为大乘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