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话言(話言)
(1).美善之言;有道理的话。《诗·大雅·抑》:“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 毛 传:“话言,古之善言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盖《书》之所主,本於号令,所以宣王道之正义,发话言於臣下,故其所载,皆典、謨、训、誥、誓、命之文。”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若然,则所谓不可教训,不知话言,不惟方命圮族而已,四岳何为而举?而 尧 何为姑试之耶?皆不可通。” 章炳麟 《序〈革命军〉》:“嗟呼!世皆嚚昧而不知话言,主文讽切,勿为动容。”
(2).泛指话语。 宋 陆游 《谢徐居厚汪叔潜携酒见访》诗:“话言犹在耳,造次敢不佩。” 清 钱谦益 《三严作朋集序》:“咏三 严 之诗句,追 长蘅 之话言。”
(3).谈说;谈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 唐 李绰 《尚书故实》:“暇日与宾友话言,必及神仙之事。”《官场现形记》第十回:“话言未了,忽见茶房领着一个中年妇人,一个和尚,赶了进来。”
(2).泛指话语。 宋 陆游 《谢徐居厚汪叔潜携酒见访》诗:“话言犹在耳,造次敢不佩。” 清 钱谦益 《三严作朋集序》:“咏三 严 之诗句,追 长蘅 之话言。”
(3).谈说;谈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 唐 李绰 《尚书故实》:“暇日与宾友话言,必及神仙之事。”《官场现形记》第十回:“话言未了,忽见茶房领着一个中年妇人,一个和尚,赶了进来。”
《漢語大詞典》:古义(古義)
(1).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诗·郑风·女曰鸡鸣序》:“陈古义,以刺今不説德而好色也。” 孔颖达 疏:“陈古之贤士好德不好色之义。” 宋 苏轼 《孔毅父妻挽词》:“高风相宾友,古义仍兄弟。”
(2).古书的义理。《史记·酷吏列传》:“ 汤 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亭疑法。”《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古义弘深,圣问奥远,非臣所能详尽。”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大都君臣借天象傅古义,以交相儆也。”
(3).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汉书·儒林传·丁宽》:“ 宽 至 雒阳 ,復从 周王孙 受古义,号《周氏传》。”
(4).文字词汇的古代意义。 杨树达 《〈古声韵讨论集〉序》:“读书必求其义,而古义寓於古音;以今音求古义,犹适 燕 代 而南其辕也。”
(2).古书的义理。《史记·酷吏列传》:“ 汤 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亭疑法。”《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古义弘深,圣问奥远,非臣所能详尽。”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大都君臣借天象傅古义,以交相儆也。”
(3).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汉书·儒林传·丁宽》:“ 宽 至 雒阳 ,復从 周王孙 受古义,号《周氏传》。”
(4).文字词汇的古代意义。 杨树达 《〈古声韵讨论集〉序》:“读书必求其义,而古义寓於古音;以今音求古义,犹适 燕 代 而南其辕也。”
《國語辭典》:讲究(講究) 拼音:jiǎng jiù
推求穷尽事物之理。《宋史。卷一七四。食货志上二》:「神宗讲究方田利害,作法而推行之,方为之帐,而布亩高下丈尺不可隐。」《红楼梦》第四八回:「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
《國語辭典》:讲究(講究) 拼音:jiǎng jiu
1.力求事物之精美。《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那晓得风水的讲究,叫做父做子笑,子做父笑,再没有一个相同的。」
2.注意、顾虑的道理。如:「你别小看这小玩意儿,制造技术可是非常讲究。」
3.议论、讨论。《红楼梦》第九○回:「不但紫鹃和雪雁在私下里讲究,就是众人也都知道黛玉的病也病得奇怪。」
2.注意、顾虑的道理。如:「你别小看这小玩意儿,制造技术可是非常讲究。」
3.议论、讨论。《红楼梦》第九○回:「不但紫鹃和雪雁在私下里讲究,就是众人也都知道黛玉的病也病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