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大力水手  拼音:dà lì shuǐ shǒu
指卡通影片中的主角人物水手卜派。他每次遇到困难时,只要吃菠菜,就能变成大力士,破除困难,解救女主角。如:「他秉持著大力水手的精神,排除万难,完成多年的梦想。」
《国语辞典》:戒严法(戒严法)  拼音:jiè yán fǎ
有关国家遇到战争或叛乱时,总统得经行政院会议决议,立法院通过或追认,对于全国或某一地区实施戒严,规定宣告戒严之程序、时间、地域以及军事最高司令官权责等之法律。
《國語辭典》:逢场作戏(逢場作戲)  拼音:féng cháng zuò xì
1.艺人遇到合适的场所,就开场表演。《景德传灯录。卷六。江西道一禅师》:「师云:『石头路滑。』对云:『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
2.随事应景,偶尔游戏玩耍。《三侠五义》第六○回:「劣兄虽有两面。也不过逢场作戏,幸喜不失本来面目。」《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定辉倒也罢了,不过逢场作戏,华甫到了这金迷粉醉的世界,不觉神魂飘荡。」也作「逢场作乐」。
《國語辭典》:逢凶化吉  拼音:féng xiōng huà jí
遇到凶险而能安全度过。《红楼梦》第四二回:「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野叟曝言》第四○回:「三月中这场大病,兀是医好,只怕逢凶化吉,还有生机。」
《漢語大詞典》:沟沟坎坎
比喻遇到的因难或障碍。
分類:遇到障碍
《國語辭典》:非常时期(非常時期)  拼音:fēi cháng shí qí
国家遭遇到严重的内乱或外患,于是须采取特别的措施,往往全国动员,集中人力、物力,针对目标去解决的时期,称为「非常时期」。
《國語辭典》:风吹浪打(風吹浪打)  拼音:fēng chuī làng dǎ
比喻遭受磨难与摧折。清。洪升《长生殿》第二五出:「可怜一对鸳鸯,风吹浪打,直恁的遭强霸。」
《國語辭典》:缓急相济(緩急相濟)  拼音:huǎn jí xiāng jì
在紧急的时候,互相帮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更是平常的事了。」
《漢語大詞典》:虎落平川
老虎从山里来到平地。比喻有势力者失去了依仗或人遇到了倒霉的时候。例如:虎落平川被犬欺。——·钱彩《说岳全传》
《漢語大詞典》: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急驚風撞着慢郎中)
患急病遇到慢吞吞的医生。比喻缓不济急。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此时富家子正是‘急惊风撞着慢郎中’。”《说岳全传》第四十回:“ 岳云 辞了太太,回到书房,想道:‘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既知 牛头山 围困甚急,星夜赶去才是,怎説迟几日?’”
《漢語大詞典》:讳饰格(諱飾格)
修辞格的一种。说话时遇到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其它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修辞手法叫做讳饰。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六:“譬如我们对于尊上的人说要死应说什么‘不可讳’,在绅士社会里说小便、大便处要说什么‘盥洗室’、‘更衣室’,在病院里说陈尸入殓处要说什么‘太平房’,这种说法在修辞上叫做‘讳饰格’。”
《漢語大詞典》:河清海竭
黄河 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西京杂记卷四引 汉 枚乘 《柳赋》:“小臣莫效於鸿毛,空衔鲜而嗽醪。虽復 河 清海竭,终无增景於边撩。”
《國語辭典》:恨相知晚  拼音:hèn xiāng zhī wǎn
憾恨相知太晚。《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驩甚,无厌,恨相知晚也。」也作「恨相见晚」、「相得恨晚」、「相知恨晚」。
《國語辭典》:不平则鸣(不平則鳴)  拼音:bù píng zé míng
人遇到不公平的事物,则奋起申诉、抗议。《幼学琼林。卷四。讼岳类》:「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
《漢語大詞典》:爆鸣(爆鳴)
气体遇到火焰爆炸,发出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