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73,分9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不通
通判
穷通
通天
通神
神通
通家
相通
通籍
通明
感通
通宵
流通
通津
通衢
《國語辭典》:不通  拼音:bù tōng
1.文字不合文法。如:「文理不通」。
2.不明事理。《文选。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何必勤勤小让也哉?冲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红楼梦》第四二回:「你又说不通的话了。这个上头那里又用的著草虫!或者翎毛倒要点缀一两样。」
3.不明瞭、不精通。唐。杜佑《通典。卷一四。选举二。历代制中》:「年未三十,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
4.不共、不相通。《礼记。内则》:「男女不通衣裳,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5.阻塞、滞碍。《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舟车不通,人迹罕至。」《三国演义》第九八回:「今陈仓转运不通,其馀小路盘涉艰难,吾算随军粮草,不敷一月用度,如之奈何?」
《國語辭典》:通判  拼音:tōng pàn
职官名。宋初,为制衡各地权势过大的藩镇,乃派朝臣通判府、州的军事,和地方主官共同管理政事或职掌兵民狱讼,但实际上亦负有考察知府或知州忠贞程度的任务。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小官王仲贤,洛阳人氏,见任眉州通判。」《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郡宰别驾,乃称『通判』。」
《國語辭典》:穷通(窮通)  拼音:qióng tōng
穷困与显达。《魏书。卷三五。崔浩传》:「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也作「穷达」。
《國語辭典》:通天  拼音:tōng tiān
1.通往天界。形容本领高强。唐。杜甫 望岳诗:「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2.一件事得到最高当局的默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末后自己引了一个失察之罪。这件事不是已经通了天的么?」
3.通天冠的简称。参见「通天冠」条。《文选。张衡。东京赋》:「冠通天、佩玉玺,纡皇组、要干将。」
4.汉朝的宫殿。《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甘泉本因秦离宫,既奢泰,而武帝复增通天、高光、迎风。」
《國語辭典》:通神  拼音:tōng shén
1.通达于神明。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非夫通神之俊才,谁能剋成乎此勋。」《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及稍长,即深明周易,仰观风角,数学通神,兼善相术。」
2.十分畅达、灵活,通常比喻财力雄厚,力量甚大,无事不通。如:「财可通神」。宋。苏轼柳氏二外生求笔迹〉诗:「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纵有钱可以通神,目下脱逃宪网,到底天理不容,无心之中自然败露。」
《國語辭典》:神通  拼音:shén tōng
1.高明的本领或手段。《西游记》第八回:「问他来历,他言有神通,会变化,又驾觔斗云,一去十万八千里。」《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奸徒,急偿夙债。」
2.佛教中指能清楚明白直接看见,知道一切远时、远地各种情况的一种神秘智力。《央掘魔罗经》卷二:「常行自他利,愿速安众生,如是修方便,疾获上神通。」
3.心领神会。《亢仓子。用道》:「静则神通,穷则意通。」
《國語辭典》:通家  拼音:tōng jiā
1.世交。《后汉书。卷七○。孔融传》:「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此间有一人与袁绍三世通家。若得其书致绍,绍必来相助。」
2.姻亲。《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妹适东莞刘宪之,穆之子也。穆之既与延之通家,又闻其美,将仕之,先欲相见。」
3.与官府有密切来往的人。《醒世姻缘传》第一七回:「却说那快手曹铭,虽是个衙役,原来是一个大通家,绰号叫做曹钻天。京中这些有势的权门,多与他往来相识。」
《國語辭典》:相通  拼音:xiāng tōng
1.彼此连贯。《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宋。王安石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而深山长谷之水,四面而出,沟渠浍川,十百相通。」
2.与敌人勾结。《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朕闻抗在边境与敌人相通,今果然矣!」
《國語辭典》:通籍  拼音:tōng jí
1.汉制。将记有姓名、年龄、身分的竹片挂在宫门外,经核对相合者,得出入宫门。《汉书。卷七四。魏相传》:「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寖不制。」
2.进士初及第。唐。刘禹锡〈酬元九院长自江陵见寄〉诗:「金门通籍真多士,黄纸除书每日闻。」
3.新官通报名籍于朝廷。朝廷中已有他的名籍。唐。杜甫 夜雨诗:「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
《國語辭典》:通明  拼音:tōng míng
1.十分明亮。如:「灯火通明。」
2.通晓事物之理。《孔子家语。卷一。五仪解》:「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知陛下有贤圣通明之德,仁孝子爱之恩。」
《國語辭典》:感通  拼音:gǎn tōng
以至诚通达而获得回应。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分類:感通感动
《國語辭典》:通宵  拼音:tōng xiāo
从夜晚到天明。《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感谢娘子不弃,只是片时欢娱,晚间愿赐通宵之乐。」《文明小史》第四四回:「镇日价招得些上中下三等人物,前去饮酒作乐,真正是笙歌彻夜,灯火通宵。」
分類:通宵整夜
《國語辭典》:流通  拼音:liú tōng
1.运行未受阻碍。如:「请保持空气流通。」《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下。华佗》:「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2.指交换财货、互通有无。《晋书。卷二六。食货志》:「西域人入贡,财货流通,皆邈之功也。」《文明小史》第四八回:「远近的汇兑,到处可以流通。」
《漢語大詞典》:通津
(1).四通八达之津渡。梁书·武帝纪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灵一上人》诗:“ 西陵 遇风处,自古是通津。” 明 邢昉 《雨后山家始见桃花》诗:“閒宜临浅水,暖欲傍通津。”
(2).喻显要的职位。 晋 陶潜 《咏三良》:“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唐 司空图 《榜下》诗:“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
《國語辭典》:通衢  拼音:tōng qú
四通八达的道路。《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二首之二》:「停阴结不解,通衢化为渠。」唐。李商隐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