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英达(英達)
(1).英明通达。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吾尝与 杜周甫 论 林宗 之德也,清高明雅,英达瓌瑋,学问渊深,妙有俊才。” 晋 袁宏 《后汉纪·三国名臣序赞》:“ 公瑾 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 唐 王勃 《上绛州上官司马书》:“ 孔宣父 之英达,位未列於陪臣; 管公明 之杰秀,名仅终於郡属。” 宋 陆游 《王季嘉墓志铭》:“ 张君 端亮英达,不幸卒於官。”
(2).英明通达的人;贤达。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生幸休明世,亲蒙英达顾。” 唐 刘长卿 《灞东晚晴简同行薛弃朱训》诗:“高贤幸兹偶,英达穷王霸。”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且自古英达致用,风范相殊,政则以理为先,化则以人为本。”
《國語辭典》:通心  拼音:tōng xīn
心性通达,明白事理。汉。刘向《新序。卷九。善谋》:「其为人也,通心而懦,又少长于君。」
分類:内心通达
《漢語大詞典》:通介
通达耿介,有操守。 蔡梦弼 《杜工部草堂诗话》卷一引 宋 苏轼 诗:“风流自有高人识,通介寧随薄俗移。”
《漢語大詞典》:高达(高達)
(1).谓才高而通达。后汉书·逸民传·戴良:“ 良 才既高达,而论议尚奇,多骇流俗。” 五代 齐己 《寄欧阳侍郎》诗:“毕竟男儿自高达,从来心不是悠悠。”
(2).旷达脱俗。 北魏 高允 《酒训》:“往者有 晋 ,士多失度,肆散诞以为不羈,纵长酣以为高达。”
(3).上升。 唐 令狐楚 《为桂府王珙中丞贺南郊表》:“云敛而柴燎高达,风清而萧薌远闻。”
《漢語大詞典》:晓明(曉明)
通达,明白。 汉 王充 论衡·别通:“夫一经之説,犹日明也;助以传书,犹窗牖也。百家之言,令人晓明,非徒窗牖之开,日光之照也。”
《漢語大詞典》:起盖(起蓋)
(1).伏犀骨通达头顶,旧时面相家认为是富贵贤能之相,称“起盖”。 南朝 梁 刘孝标 《〈相经〉序》:“金槌玉枕,磊落相望,伏犀起盖,隐轔交映。”
(2).建造。《西游记》第四四回:“因为后边还有住房,未曾完备,着这和尚来拽砖瓦,拖木植,起盖房宇。”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多少有钱的,拿着整千的银子去起盖僧房道院,那一个肯来修理圣贤的祠宇!”《隋唐演义》第二二回:“只有一家大姓,起盖一带好楼,迎接往来客商。”
《漢語大詞典》:果达(果達)
果决而通达。《隶释·汉绥民校尉熊君碑》:“既敦文武,为政果达。临化宣惠,所去遗绩。”
分類:果决通达
《漢語大詞典》:通说(通説)
(1).通达的言论。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无形之有,既不匠立,徒谓支离,以为通説。”
(2).普遍的说法。 廖仲恺 《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构成近世国家最要紧的要素,就是人民、领土、主权三件物事,这是近来国家学者的通说。”
《國語辭典》:畅达(暢達)  拼音:chàng dá
顺畅通达。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大王虽在危困之际,孰知其非畅达之兆哉!」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漢語大詞典》:通圣(通聖)
通达圣明。《书·洪范》“曰圣时风若” 唐 孔颖达 疏:“曰人君通圣则风以时而顺之。”
分類:通达圣明
《漢語大詞典》:四轮(四輪)
(1).谓通达四方。战国策·赵策二:“ 赵 仅存者,然而四轮之国也。” 鲍彪 注:“轮犹通,言其民於适四方,无所不通。”轮,一本作“ 输 ”。
(2).佛教语。指风轮、水轮、金轮、空轮。 唐 张说 《唐陈州龙兴寺碑》:“观夫广大无相者,虚空也,四轮倚之而住。”
《漢語大詞典》:属通(屬通)
通达,了解。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上之人不可不属通臣下之情也。”
分類:通达了解
《漢語大詞典》:棣通
通达,贯通。汉书·律历志上:“正月,《乾》之九三,万物棣通。”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棣谓通意也。”宋书·礼志三:“训深劭农,政高刑厝,万物棣通,百神荐祉。” 康有为 《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序》:“况今者四海棣通,列强互竞, 欧 美 之新政、新法、新学、新器,日出曹奏。” 章炳麟 《谢本师》:“如先生之棣通故训,不改 全 戴 所操,以诲承学,虽 扬雄 、 孔颖达 ,何以加焉!”
分類:通达贯通
《漢語大詞典》:迂滞(迂滯)
(1).迂阔,不通达。后汉书·儒林传论:“且观成名高第,终能远至者,盖亦寡焉,而迂滞若是矣。”
(2).谓河道曲折处淤塞而不通畅。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治水》:“儒者 傅肱 ,欲决 松江 之 千墩 、 金城 诸滙,涤去迂滞。”
《漢語大詞典》:知达(知達)
明智通达。 宋 陆游 《书喜》诗:“惟有衰翁最知达,避胡犹记 建炎 年。”
分類:明智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