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透达(透達)
(1).谓畅达无阻。 梁启超 《亚洲地理大势论》:“昔 基约博士 尝讲述 欧洲 之风土,以谓 欧洲 发达之原因,全由于其地势之(Permeability)易透达之义,而因以颂扬 欧 陆构造之佳妙,沾沾自喜焉。殊不知凡物之易於透达者,适足以见其物体之小而已。”
(2).透彻明白。 陶行知 《学生自治问题研究》:“彼此明白事之当然,和事之所以然,才能同心同德,透达那共同的目的。”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四章三七:“ 东坡 之所谓‘道’,其性质盖通于艺,比了道学家之所谓道,实更为通脱,更为透达。”
《漢語大詞典》:透递(透遞)
传送。《水浒传》第一○三回:“ 王庆 在黑地里观看,却是日逐透递消息的那个小厮。”
分類:传送
《漢語大詞典》:透雕
界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有的单面雕,有的双面雕。一般有边框的亦称镂空花板。
《漢語大詞典》:透骨草
指凤仙花。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有名未用:“﹝透骨草﹞治筋骨一切风湿、疼痛挛缩、寒湿脚风。”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染指甲》:“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
分類:凤仙花
《漢語大詞典》:透骨金
传说中的宝物名。凡物近之即成金色。 明 周嘉胄 香乘·檀香屑化为金:“ 汉武帝 有透骨金。大如弹丸,凡物近之,即成金色。帝试以檀香屑。共裹一处,置 李夫人 枕旁。詰旦视之,香皆化为金屑。”
《漢語大詞典》:透光鉴(透光鑑)
一种能透过光线的古铜镜。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有科学的记载。当镜面受日光或灯的聚光照射时,镜背的铭文或纹饰便可投映在白壁上。上海博物馆藏有 西汉 时代的这种古镜。我国现已掌握透光鉴的铸造技术。
《漢語大詞典》:透河井
靠近河岸挖的井。水源是靠开沟或埋管道引进河水,故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应当使每人有一亩水地》:“根据初步的规划……沿河二十个乡九十六个村,可以打透河井、吊杆井。”
《漢語大詞典》:透话
透露出话题、信息。例如:他透话要去经商。
《漢語大詞典》:透剑门(透劍門)
唐 时军中杂技名。骑士迅速通过插有利刃之狭窄通道,而人马无伤。 唐 赵璘 因话录·羽:“军中有透剑门伎。大燕日,庭中设幄数十步,若廊宇者,而编剑刃为榱栋之状。其人乘小马,至门审度,马调道端,下鞭而进,錚焉闻剑动之声。既过,而人马无伤。”
《分类字锦》:透空碎远(透空碎远)
梦溪笔谈吾闻羯鼓录序羯鼓之声云透空碎远极异众乐唐羯鼓曲今唯有邠州一父老能之有大合蝉滴滴泉之曲予在鄜延时尚闻其声今乐部中所有但名存而已透空碎远了无馀迹
分类:
《漢語大詞典》:透快
(1).谓透彻且直截了当。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上》:“ 汉 文固称极盛,然自 贾 、 傅 、 晁 、 董 、 史迁 、 刘向 、 班掾 诸公,虽沓引经传,必有透快之笔动人。”
(2).极爽快。《豆棚闲话·空青石蔚子开盲》:“承领高教,不觉两胁风生,通体透快。”
《高级汉语词典》:透亮儿  拼音:tòu liàng ér
有光线透过
《漢語大詞典》:透支银(透支銀)
(1). 清 制,凡各项动支款例有额支。凡实用之款,已超过额定之银数者,谓“透支银”。
(2).谓暗中私自支银入己。《六部成语注解·户部》:“透支银:透,偷漏也。暗中私自支银入己也。”
《漢語大詞典》:透掷(透擲)
犹跳跃。南史·齐鱼复侯子响传:“他日出 景阳山 ,见一猨透掷悲鸣。”
分類:跳跃
《漢語大詞典》:透字
犹歇后。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拾遗二:“ 桓帝 时, 渤海王 悝 多不法, 史弼 上书事曰:‘陛下隆於友于,不忍遏絶,恐遂滋蔓,为害弥大。’据‘隆於友于’一句,似不成语。今词赋家用此等,谓之透字,俚俗人道此等,谓之歇后。”参见“ 歇后 ”。
分類:歇后
《漢語大詞典》:歇后(歇後)
谓隐去句末之词,暗示其义。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彦谦 题 汉高 庙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虽是著题,然语皆歇后。”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吴筠 曰:‘才胜 商山 四,文高竹林七。’ 骆宾王 曰:‘冰泮有衔芦。’ 卢照邻 曰:‘幽谷有绵蛮。’ 陈子昂 曰:‘衔杯且对 刘 。’ 高适 曰:‘归来 洛阳 无负郭。’ 李頎 曰:‘由来轻七尺。’ 唐彦谦 曰:‘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此皆歇后。”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 渊明 诗:‘再喜见友于。’ 杜 亦用之。《到藎传》‘得毋假手於貽厥乎?’六朝用盍各、则百之语,皆歇后也。”
分類:歇后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