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何逊(何逊)  拼音:hé xùn
人名。(?~西元518)南朝梁诗人,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字仲言。官至庐陵王记室。能诗文,文章与刘孝绰并称,世号何刘。著有《何水部集》。
《漢語大詞典》:揖逊(揖遜)
(1).犹揖让。宾主相见的礼仪。 宋 叶适 《外论一》:“自 景德 元年与 契丹 盟,更六圣百二十年,聘使往来,天子亲与之揖逊於庭,未尝一日败盟约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 张芸叟 诗评亦云:如大排筵席,二十四味,终日揖逊,求其适口者,少矣。”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三:“ 明道 先生尝至禪寺,僧方饭,见趋进揖逊之盛,叹曰:‘三代威仪尽在是矣。’”
(2).犹揖让。禅让。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三:“翰林学士 叶清臣 等言:‘本朝以揖逊得天下,而 淑 ( 李淑 )诬以干戈,且臣子非所宜言。’”《七国春秋平话》卷上:“慕 唐 虞 之高风,思揖逊於政权。” 明 李贽 《答耿中丞论淡书》:“ 勋 华 之盛,揖逊之隆,比之三家村里瓮牖酒人,真不啻几千万里矣。”
《國語辭典》:不逊(不遜)  拼音:bù xùn
1.不柔顺。《书经。舜典》:「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2.不谦恭、不恭敬。《荀子。子道》:「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三国演义》第七四回:「前部先锋庞德,军前抬一木榇,口出不逊之言,誓欲与将军决一死战。」
《漢語大詞典》:逊避(遜避)
(1).退让;退避。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洁皎分以守终,不逊避而苟免者,节人也。”宋书·袁顗传:“俛眉逊避,维持内外。”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上帝眷相,大命所集,而称疾逊避,至于累月。”明史·刘宗周传:“君父变出非常,公专閫外,不思枕戈泣血,激励同仇,顾藉口镇静,作逊避计耶?”
(2).退位;禅让。北齐书·高德政传:“ 旭 ( 元旭 )云:‘五行递运,有始有终, 齐王 圣德钦明,万方归仰,臣等昧死闻奏,愿陛下则 尧 禪 舜 。’ 魏帝 便歛容曰:‘此事推挹已久,谨当逊避。’”
《國語辭典》:谦逊(謙遜)  拼音:qiān xùn
谦虚礼让。《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原涉传》:「涉性略似郭解,外温仁谦逊,而内隐好杀。」《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二客欲谦逊,被他一把扯了袖子,拽进大门。」也作「谦巽」。
《漢語大詞典》:逊志(遜志)
(1).虚心谦让。 宋 孔文仲 《制科策》:“古之圣贤,屈己执谦,和颜逊志。” 清 陈确 《学谱》:“学务逊志下人,随处求益。”
(2).顺心,迎合心意。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 仲尼 不諫,惧将困於妇言; 叔孙 诡辞,畏不免於虎口。故明王审逊志之非道,知拂心之谓忠,不求耳目之便,每要社稷之功。” 宋 李纲 《与张相公书》之二:“愿听逆耳之言,勿受逊志之语。”
《漢語大詞典》:辞逊(辭遜)
(1).言辞谦逊。管子·小匡:“ 公子举 为人,博闻而知礼,好学而辞逊,请使游於 鲁 ,以结交焉。”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今日在远而兴慰纳,辞逊意狭,谓其力尽,适以增骄,不足相动。”
(2).辞谢推让。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谐噱》:“有一先新辈少年有风姿,为贵族之有势力者所慕。命十数僕拥至其第,少年欣然而行,略不辞逊。”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阿母怜惜之,顺适其意,婉语辞逊,弗与通。”《天雨花》第二三回:“来了回家男妇等,都来叩见大千金。 申 氏母女忙辞逊,众人遵命尽回身。”
《國語辭典》:逊位(遜位)  拼音:xùn wèi
让出职位、退位。《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三国志。卷十二。魏书。何夔传》:「疾病,屡乞逊位。」
分類:让位
《漢語大詞典》:逊辞(遜辭)
(1).言语恭谦。亦指谦恭的言辞。晏子春秋·杂上三十:“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汉书·韩王信传:“﹝ 韩增 ﹞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世子令请曰:‘今欲保族全身,不失大义,莫若逃之 龙城 ,逊辞谢罪,以待主上之察。’”
(2).谦让推辞。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处陵夷之运,不偷媚以取容;居版荡之朝,不逊辞以苟免。”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李无竞遇仙》:“揖 无竞 坐曰:‘可小酌御寒。’ 无竞 疑甚,逊辞,但濡唇而已。”
《漢語大詞典》:相逊(相遜)
互相谦让。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经说·九官相逊不相逊》:“ 舜 命九官,济济相逊,和之至也。”
分類:谦让
《韵府拾遗 愿韵》:以逊(以逊)
谢庄文奉荣维约承慈以逊
《國語辭典》:逊谢(遜謝)  拼音:xùn xiè
1.自责而请罪。《南史。卷八十。贼臣传。留异传》:「异与恪传,败,乃表启逊谢。」
2.谦让不受。如:「虽然对方提出很好的条件,他仍再三逊谢,不愿接受。」
《漢語大詞典》:廉逊(廉遜)
逊让。晋书·刘寔传:“以世多进趣,廉逊道闕,乃著《崇让论》以矫之。”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九:“臣与 公著 同被召, 公著 固辞得请,而臣独就职,是 公著 廉逊而臣无愧耻也。”
分類:逊让
《漢語大詞典》:逊让(遜讓)
亦作“ 逊攘 ”。 犹谦让。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臣幸得以经术为郎,而好读外家传语。窃不逊让,復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於左。”汉书·萧望之传:“不奉法自修,踞慢不逊攘。” 颜师古 注:“攘,古让字。”晋书·殷浩传:“适足以明逊让之风,弘优贤之礼。”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 牛氏 善諫其父,克相其夫,罔怀嫉妒之心,实有逊让之美。”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伯夷 逊让了一番之后,倒也应允了。”
分類:逊让谦让
《漢語大詞典》:逊国(遜國)
谓把国家的统治地位让给别人。 唐 虚中 《善卷坛》诗:“ 大舜 欲逊国,先生空敛眉。” 宋 邵雍 《洛阳怀古赋》:“明逊国则杜为人之不臣,定礼乐而一天下之政教。” 清 昭梿 啸亭续录·明史稿:“ 惠宗 逊国事,本在疑似之间,今 王 本力断为无,凡涉逊国之事皆为删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