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迷疑
迷惑疑虑。《南齐书·柳世隆传》:“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去就在机,望思先晓,无使一人迷疑,而九族就祸也。”
分類:迷惑疑虑
《漢語大詞典》:厌魅(厭魅)
亦作“ 厌媚 ”。 谓用迷信方法祈铸鬼神以迷惑或伤害别人。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又好厌魅之术,假鬼道以惑 后主 。”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元年:“ 叔坚 既失恩,心不自安,乃为厌媚,醮日月以求福。”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韦庶人 之全盛日……专行厌魅, 平王 诛之。”辽史·列女传·耶律奴妻萧氏:“尝与娣姒会,争言厌魅以取夫宠。”《元典章·刑部三·厌镇》:“ 王鹏举 因与 马闍闍 通姦,有 刘显 引领前去 冯珪 处,厌魅 马闍闍 夫 耿天祐 ,欲令身死。”
《漢語大詞典》:虚晃
(1).当空一扬。 周立波 《李大贵观礼》:“交通警察出现了,他用指挥棒虚晃几下,叫人闪开。”
(2).比喻使用手段迷惑对方。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六:“敌人进攻 上海 并威胁 南京 的时候,那‘一个领袖’把这个武器小小的虚晃了一下,那便是国防参议会。”
《漢語大詞典》:染惑
谓外物的影响和迷惑。 南朝 梁简文帝 《为诸寺檀越愿疏》:“常恐虚蕉染惑,永结駚河。” 前蜀 杜光庭 《飞龙唐裔仆射受正一箓词》:“随机染惑,因生进退之疑;委跡沉浮,遂有飘零之痛。”
《漢語大詞典》:迷逆
迷惑逆乱。《晋书·孙绰传》:“如其迷逆不化,復欲送死者,南北诸军风驰电赴,若身手之救痛痒。”
分類:迷惑逆乱
《漢語大詞典》:鹿迷
谓得失荣辱犹如梦幻,使人迷惑。 明 无心子《金雀记·临任》:“正是鹿迷 郑相 应难辨,蝶梦 庄周 不易明。”参见“ 鹿梦 ”。
《漢語大詞典》:鹿梦(鹿夢)
列子·周穆王载, 春秋 时, 郑国 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坑中,盖上蕉叶,后来他去取鹿时,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为是一场梦。后以“鹿梦”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下:“﹝ 李遇滨 ﹞北上考得教习,行将就选,一旦中寒卒死於道,向日夫荣妻贵之冀,竟同鹿梦。” 蔡寅 《瞻园次渐庵韵》:“一代园林归鹿梦,百年风月付鹃魂。”
《漢語大詞典》:眩夺(眩奪)
被迷惑而失去主张。 清 恽敬 《〈五宗语录删存〉序》:“ 朱子 曰:‘佛衰於禪,禪衰於棓喝。’夫 曹溪 之説法,岂可谓佛之衰? 百丈 之见大寂, 临济 之见大愚,岂可谓禪之衰?后之君子于此能自得焉,而不为所眩夺,则可矣。”
《漢語大詞典》:营乱(營亂)
迷惑扰乱。
分類:迷惑扰乱
《漢語大詞典》:发迷(發迷)
(1).开导迷惑。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发迷彻蔽,爱助激成, 空同子 功德我者厚矣。”
(2).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随便那一项,都有人发迷的,像这种真是发秀才迷了。”
(3).显现迷惘的神情。白雪遗音·马头调·二月春光:“见卿独自守罗幃,手托香腮,杏眼发迷。”
《漢語大詞典》:惑媚
以美色迷惑。 金松岑 《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精灵狡獪,惑媚男子,则曰我 厄尔符利打 也,而在此为闺女者,在彼即变名而为荡妇矣。”
《漢語大詞典》:呼弄
犹糊弄。迷惑,欺骗。 张钟瑞 《对于要求开设国会者之感喟》:“盖其冒一至新之名色,以呼弄於一时者,其心志之所向,实冀以沽名誉,钓利禄。”
《漢語大詞典》:诳耀(誑耀,誑燿)
亦作“ 誑燿 ”。欺骗迷惑。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 博 常欲誑耀 淮南王 ,即具记 房 诸所説灾异及召见密语,持予 淮南王 以为信验。”汉书·元后传:“ 莽 日誑燿太后,言辅政致太平,羣臣奏请尊 莽 为 安汉公 。”资治通鉴·汉平帝元始四年:“ 莽 虽专权,然所以誑耀媚事太后,下至旁侧长御,方故万端,赂遗以千万。”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长素 徒以詔旨美谈,视为实事,以此誑燿天下,独不读 刘知几 《载文》之篇乎?”
分類:欺骗迷惑
《漢語大詞典》:迷坠(迷墜)
犹言迷惑颠坠。 南朝 梁 江淹 《始安王拜征虏将军南兗州刺史章》:“绚服腾炤,懋册凝芬,夤对迷坠,惭泣交集。” 胡之骥 注:“迷坠,犹《左传》所谓‘陨越於下’也。”按,“陨越於下”,见左传·僖公九年
分類:迷惑
《國語辭典》:迷魂阵(迷魂陣)  拼音:mí hún zhèn
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陷阱。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怎待咱好姻缘,生折做断头香,休想道泼烟花再打入迷魂阵。」《镜花缘》第九○回:「小春道:『……自从「戍鼓连宵振」一连几十句,闹的糊里糊涂,只怕还是迷魂阵哩。』融春道:『上文明明说著妖氛幻境,如何不是迷魂阵?』」
《國語辭典》:迷药(迷藥)  拼音:mí yào
使用后引起麻醉或昏睡的药物,如第三级毒品FM2。如:「这犯人的手法,就是将迷药下在被害人的饮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