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进酬(進酬)
谓进献了却心愿。《杨家府演义·文广领兵取宝》:“却説 仁宗 勅令 文广 领兵前往 焦山 ,取宝进酬香愿。”
《漢語大詞典》:进奉船(進奉船)
指载运进献财物的船只。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江 淮 进奉船千餘隻,泊 涡口 不敢进。”
《漢語大詞典》:进伎(進伎)
进献歌舞。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优语:“一日内宴,教坊进伎为三四婢,首饰皆不同。”
分類:进献歌舞
《漢語大詞典》:晋食(晉食)
进献食品。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附录四:“‘尊宜’连文彝铭中屡见……当是晋食之意。”
《漢語大詞典》:赞羞(贊羞)
指古代祭祀时官员赞助进献供品。周礼·夏官·小子:“祭祀,赞羞受彻焉。” 贾公彦 疏:“赞羞,谓若上文大司马职云,祭祀羞鱼牲之等,此官即赞之。”
《漢語大詞典》:献杀(獻殺)
指进献猎获物。 清 洪升 《长生殿·合围》:“禀王爷,众将献杀。”
分類:进献猎获
《國語辭典》:献可替否(獻可替否)  拼音:xiàn kě tì fǒu
臣子建议可以施行的方案,废止不可行的。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后泛指臣子向君王劝善规过,建议兴革。《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也作「献替可否」。
《漢語大詞典》:享觐(享覲)
朝见天子进献贡品。国语·周语中:“ 鲁叔孙 之来也,必有异焉,其享覲之币薄而言諂,殆请之也。”《穀梁传·僖公五年》:“天子微,诸侯不享覲。”
《漢語大詞典》:左头(左頭)
古代进献禽、鱼之类物品时将其头安放在左边,以示尊敬。仪礼·士相见礼:“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
《国语辞典》:荐寝席(荐寝席)  拼音:jiàn qǐn xí
进献寝具。比喻侍寝、陪宿。唐。元稹《莺莺传》:「及荐寝席,义盛意深。愚陋之情,永谓终托。」也称为「荐枕席」。
《漢語大詞典》:飞苞驿篚(飛苞驛篚)
古代少数民族或藩属向君主进献的土产。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邑里》:“蛮夷赎罪货曰賧,土贡曰飞苞驛篚。”
《漢語大詞典》:何妥车(何妥車)
车名。 隋炀帝 御用车之一。为 何妥 进献,故名。车前轮高广,疏钉为刃,后轮卑下,以牛驾驭之。 唐 颜师古 《隋遗录下》:“妾从帝自都城来,见帝常在 何妥 车。车行高下不等,女态自摇,帝就摇怡悦。”
《漢語大詞典》:杯币(杯幣)
指进献的酒食财帛。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总论》:“此外有杯币之敬,谓之土仪。”
《漢語大詞典》:祷献(禱獻)
谓向神求福而进献祭品。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记祥异》:“丙寅十月朔,城隍庙火。先是, 松江 民俗每重祷献,而于城隍庙尤甚。”
《漢語大詞典》:赐献(賜獻)
赐予与进献。周礼·秋官·司仪:“凡四方之宾客,礼仪、辞命、餼牢、赐献,以二等从其爵而上下之。”
分類:赐予进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