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7,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拂过
还制
跌倒
疡医
规过
纪过
非谤
刚折
瑕尤
五罪
旧愆
谤论
风流罪
夺俸
微阙
《漢語大詞典》:拂过(拂過)
辅助君主纠正过失。拂,通“ 弼 ”。 汉 贾谊 《过秦论下》:“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 秦 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於口而身为戮没矣。”
《漢語大詞典》:还制(還制)
指古代谏官规谏、纠正皇帝制书中的违误过失。新唐书·许孟容传:“ 浙东 观察使 裴肃 諉判官 齐 揔 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会 肃 卒,帝擢 揔 自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为 衢州 刺史。 衢 ,大州也。 孟容 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 衢 不他虞, 揔 无功,越进超授,羣议谓何?’”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二十三·还制:“ 唐 宋 有祖宗家法,故给事、补闕皆得还制执争。”
《國語辭典》:跌倒  拼音:dié dǎo
失足而摔倒。《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因明宗名做嗣源的在镇州守德胜城,嗣源与张处瑾、韩正时厮杀,嗣源马已跌倒,敬瑭跳下来将手扶嗣源上他马走去。」《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叫声:『不好!』一交跌倒在地。」
《國語辭典》:疡医(瘍醫)  拼音:yáng yī
古时对外科医生的称呼。
《漢語大詞典》:规过(規過)
规正过失。左传·昭公四年:“王使 椒举 侍於后以规过。”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前辈处朋友间,规过责善,如是其严也。”
分類:正过过失
《漢語大詞典》:纪过(紀過)
记录过失。纪,通“ 记 ”。 前蜀 杜光庭 《上元玉局化众修黄箓斋词》:“三官纪过,五帝司非。”
分類:记录过失
《漢語大詞典》:非谤(非謗)
(1).议论是非,指责过失。非,通“ 诽 ”。《汉书·王莽传中》:“令王路设进善之旌,非谤之木,敢諫之鼓。” 颜师古 注:“非音曰诽。”
(2).造谣中伤。非,通“ 诽 ”。《汉书·晁错传》:“肉刑不用,辠人亡帑;非谤不治,铸钱者除。” 颜师古 注:“非读曰诽。”汉书·京房传:“ 显 告 房 与 张博 通谋,非谤政治,归恶天子。”
《漢語大詞典》:刚折(剛折)
谓刚直不阿,敢于当面指摘人的过失。荀子·臣道:“撟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是案曰是,非案曰非,是事中君之义也。” 杨倞 注:“刚折,刚直面折也。”《孔子家语·三恕》:“刚折者不终,径易者则数伤。”
《漢語大詞典》:瑕尤
(1).缺点、过失。 唐 韩愈 《与崔群书》:“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閫奥,而不见畛域。”
(2).犹怨尤,指摘。 清 赵翼 《子才过访草堂》诗:“文人例相轻,反脣互瑕尤。”
《漢語大詞典》:五罪
五种过失或罪恶。 南朝 梁 王筠 《和皇太子忏悔》诗:“翘心荡十恶,邈诚销五罪。”
分類:过失罪恶
《漢語大詞典》:旧愆(舊愆)
昔日的过失。汉书·谷永传:“捐忘邪志,毋贰旧愆。” 明 方孝孺 《艾庵记》:“絶旧愆之萌芽,培天德而日滋。”
分類:昔日过失
《漢語大詞典》:谤论(謗論)
指斥过失的言论。 宋 孔文仲 《制科策》:“斧鉞不足以禁谤论,窜黜不足以抑烦言。”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脱令我今生多受浮言,无情浅夫,或用见成言説而成谤论,便须知我前世处境亨泰,但能坐议,不察人世一切真实烦恼故。”
分類:过失言论
《國語辭典》:风流罪(風流罪)  拼音:fēng liú zuì
因男女私情而引起的罪过。元。曾瑞《留鞋记》第一折:「便犯出风流罪,暗约下雨云期,常言道风情事那怕人知。」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怎伴著烟月鬼狐缠,可不先犯了个风流罪,落的价葫芦提罢俸钱。」
《漢語大詞典》:夺俸(奪俸)
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金史·世宗纪中:“又以臺臣徇势偷安,畏忌不敢言,夺俸一月。”明史·黄尊素传:“疏入, 魏忠贤 大怒,谋廷杖之。 韩爌 力救,乃夺俸一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义仆:“ 李 挺身自认,谓主人初不知情,大吏胁以三木, 李 执辞如初,因论 李 大辟,罪某夺俸而已。”
《漢語大詞典》:微阙(微闕)
细小的过失。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公车徵士豫章徐孺子》:“ 子琰 宿有善名,在礼无违,儻见微闕,教诲可乎,如何儵忽甚於路人!”《晋书·刘颂传》:“夫细过微闕,谬妄之失,此人情之所必有。”
分類:细小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