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倾移(傾移)
(1).谓以权谋促使在上者俯从自己的意愿。《汉书·刘向传》:“今佞邪与贤臣并在交戟之内,合党共谋,违善依恶,歙歙訿訿,数设危险之言,欲以倾移主上。”南史·宋南郡王义宣传:“初, 臧质 阴有异志,以 义宣 凡弱,易可倾移,欲假手为乱,以成其姦。”
(2).倾覆转移。南史·齐纪下:“ 武帝 晏驾而鼎业倾移也。”明史·史可法等传赞:“盖 明 祚倾移,固非区区一二人之所能挽也。”
(3).指倒仆迁移。 唐 孟郊 《答友人》诗:“碧山无转易,青松难倾移。”
(4).背离,偏离。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二年:“﹝ 是仪 ﹞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 嘉 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吴主 遂舍之。’”
《國語辭典》:移鼎  拼音:yí dǐng
鼎,夏禹时曾铸九鼎做为传国的宝器。引申为国家政权。移鼎比喻改朝换代,政权移转。《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论曰:「桓温雄才盖世,勋高一时,移鼎之业已成,天人之望将改。」
《漢語大詞典》:移户
所迁移的民户。北史·隋纪下·炀帝:“加以 并州 移户,復在 河 南, 周 迁 殷 民,意在於此。”
分類:迁移民户
《国语辞典》:淮枳  拼音:huái zhǐ
淮南的橘树迁移至淮北栽种后,变成枳树。语本《周礼。冬官考工记》:「橘踰淮而北为枳。」后比喻因迁地而受影响的事物。
《漢語大詞典》:迁安(遷安)
迁移安置。 元 刘政 《太庙室次议》:“若以旧庙为累朝,定以室次於新庙迁安,则 显宗 躋 顺宗 之上。”
分類:迁移安置
《国语辞典》:他迁(他迁)  拼音:tā qiān
迁移到别的地方。如:「这户人家早已他迁,不住这儿了。」
分类:迁移
《漢語大詞典》:迁散(遷散)
迁移分散。宋书·索虏传论:“久矣, 匈奴 之与中国业也…… 魏 代分离,种落迁散,数十年间,外郡无风尘之警。”
分類:迁移分散
《國語辭典》:搬移  拼音:bān yí
搬动物品或迁移居所。《儒林外史》第一回:「也怕从此有口舌,正思量搬移一个地方。」
《漢語大詞典》:妻宫
星相家以命宫、财帛、兄弟、田宅、男女、奴仆、妻妾、疾厄、迁移、官禄、福德、相貌为十二宫。妻妾宫省称“妻宫”,主妻妾之事。
《漢語大詞典》:腾移(騰移)
(1).移动,迁移。 汉 应玚 《驰射赋》:“观者并气息而倾竦,咸侧企而腾移。” 宋 苏舜钦 《迁移》诗:“京师重腾移,长物动数车,江湖亦稍便,一再乐有餘。”
(2).挪用。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第五节:“当开会时,学务司首先提倡,所有省垣官立学堂,均停止授课三月,即以学费腾移补助军餉。”
《漢語大詞典》:播徙
流亡迁移。宋书·志序:“自戎狄内侮, 有晋 东迁,中土遗氓播徙 江 外。”
分類:流亡迁移
《漢語大詞典》:迁墓(遷墓)
迁移坟墓。左传·哀公二年:“ 蔡侯 告大夫,杀 公子駟 以説,哭而迁墓。” 杜预 注:“将迁,与先君辞,故哭。”
分類:迁移坟墓
《漢語大詞典》:迁绵(遷綿)
谓时间迁移。 唐 黄滔 《致南海韦尚书启》:“昔者 石门 酌泉之事, 合浦 还珠之风,日月迁绵,规程革易。”
分類:时间迁移
《漢語大詞典》:徙散
迁移疏散。《宋书·文帝纪》:“顷年岳牧迁回,军民徙散,廛里庐宇,不逮往日。”
分類:迁移疏散
《国语辞典》:满徒(满徒)  拼音:mǎn tú
古代的一种刑罚。将罪犯迁移到数百里外的州县,罚做一至二年不等的苦工,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称为「满徒」。《六部成语注解。刑部》:「满徒:徙其人于数百里外之州县,罚作苦工一二年不等,至多以三年为限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