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穹顶
悬垂的半球体空间或面积
穹或穹形面(如朝中央圆拱的一条街或桥面)的顶点或顶部;特指圆拱的道路的中央和其边缘间高度的区别
《漢語大詞典》:裤口
亦作“裤口”。
(1).裤管的边缘。晋书·五行志上:“ 太康 中,又以氊为絈头及络带、袴口。”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晋六朝男女俑》:“头上近似孝巾部分,当时名‘帕头’,是和络带、裤口同时流行,用毛织物作成的。”参见“ 袴褶 ”。
(2).裤管。 宋 张端义 《贵耳录》卷下:“御前有 燕 杂剧伶人妆一卖故衣者,持裤一腰,只有一隻裤口。”
分類:裤管边缘
《高级汉语词典》:裤褶
骑兵的战服
《國語辭典》:裤褶(褲褶)  拼音:kù xí
古代骑马时穿著的军衣。
分類:服装
《國語辭典》:铁饼(鐵餅)  拼音:tiě bǐng
1.一种田赛运动。运动员一手平挽铁饼,旋转身体数圈,然后将铁饼掷出,以铁饼落地的远近决定胜负。
2.一种运动器材。形状略似凸镜,中厚缘薄,边沿和中心以铁制成,其馀部分为木质。
《国语辞典》:帽帘(帽帘)  拼音:mào lián
帽子的边缘。
分类:帽子边缘
《国语辞典》:穿帮(穿帮)  拼音:chuān bāng
鞋子边缘或鞋面缝合处绽裂,使脚显露出来。比喻出丑或泄露底细。如:「这件裙子实在太短了,很容易穿帮。」、「谎言迟早要穿帮的。」
《国语辞典》:叶缘(叶缘)  拼音:yè yuán
叶片的边缘。有全缘、锯齿缘、齿状缘、浅裂缘等。
《漢語大詞典》:咬盏(咬盞)
古代谓茶汤烹至沸腾,茶沫与茶器边缘相凝而不溢出的程度,为咬盏。 宋 梅尧臣 《次韵再和永叔尝新茶杂言》:“烹新鬭硬要咬盏,不同饮酒争画蛇。” 宋徽宗 《大观茶论·点》:“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
《國語辭典》:耀斑  拼音:yào bān
太阳表面特别光亮的点状区域。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耀斑的出现和太阳黑子的活动有密切关系,都是太阳表面剧烈活动所产生的现象。通常伴随有磁暴产生。
《漢語大詞典》:余燎(餘燎)
指边缘之火;未尽之火。 南朝 宋 谢惠连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焚玉发 崐 峯,餘燎遂见迁。” 南朝 梁 沈旋 《咏萤火》:“泊树类奔星,集草疑餘燎。”亦喻未尽的暑热。 明 周浈 《始发建邺登龙江山祠感怀有作》诗:“秋阴散微翳,炎景扇餘燎。”
《漢語大詞典》:边街(邊街)
指城市边缘的街道。 沈从文 《泥涂》:“商埠因为扩张,渐渐有由南向北移去的样子,所以边街附近那几条街,情形也就成天不同。”
《漢語大詞典》:黑白菜
(1).白菜的一种。叶片边缘呈波浪形,多皱折,形状似鸡冠,故又称鸡冠菜。
(2).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叶子椭圆形,浓绿色,排成五、六层,贴地面生长。是普通蔬菜。有的地区称为乌塌菜。
《國語辭典》:滚边(滾邊)  拼音:gǔn biān
1.在衣物的边缘缝上带状物。也作「绲边」。
2.缝在衣物边缘装饰用的带状物。也称为「绲边」。
3.叱人闪开的话。
《漢語大詞典》:黼纯(黼純)
用白黑绢制成花纹,作边缘的装饰。书·顾命:“牖间南嚮,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 孔颖达 疏:“《考工记》云:‘白与黑谓之黼。’《释器》云:‘缘谓之纯。’知黼纯是白黑杂繒缘之,盖以白繒黑繒错杂彩以缘之。”周礼·春官·司几筵:“加次席黼纯,左右玉几。”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纯,缘也。”新唐书·礼乐志一:“每座黼扆,莞席纷纯,藻席画纯,次席黼纯,左右几。”
《漢語大詞典》:错边(錯邊)
参差不齐而粗糙的边缘。 孙犁 《白洋淀纪事·藏》:“两只脚登着井砖的错边,上了井口。”
《漢語大詞典》:轮辋(輪輞)
车轮周围边缘的部分。 晋 王嘉 拾遗记·魏:“车皆鏤金为轮輞,丹画其轂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