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边涯(邊涯)
亦作“ 边崖 ”。 边际;边缘。 金 元好问 《乙酉六月十一日雨》诗:“良苗与新颖,鬱鬱无边涯。” 明 袁宏道 《〈八识略说〉序》:“向非身歷其境,恶能穷其边崖,指其归宿者哉?” 郑振铎 《埃娥》:“数级的云石的踏步引他们到一泓池水的边涯。”
分類:边际边缘
《国语辞典》:船深  拼音:chuán shēn
自船中处的龙骨底面量至甲板梁顶面边缘的垂直距离。
《漢語大詞典》:直县(直縣)
指悬挂钟磬等乐器的位置在边缘上。直,通“ 犆 ”。 汉 贾谊 新书·审微:“礼,天子之乐宫县,诸侯之乐轩县,大夫直县,士有琴瑟。”周礼·春官宗伯·小胥作“特县”。 郑玄 注:“特县,县於东方,或於阶间而已。”
《漢語大詞典》:冠珥
(1).即日珥。为突出在太阳边缘外面的发光气团。日全食时,用肉眼可以看见,其色火红。周礼·春官·眡祲“四曰监” 汉 郑玄 注:“监,冠珥也。” 贾公彦 疏:“谓有赤云气在日旁如冠耳。珥,即耳也。今人犹谓之日珥。”晋书·天文志中:“冠珥背璚,重迭次序,在于日旁也。”新五代史·司天考二:“ 五代 之际,日有冠珥、环晕、缨纽、负抱、戴履、背气,十日之中常七八。”
(2).指首饰与耳饰。 唐 司空图 《山居记》:“亦犹人之秀发,必见於眉宇之间,故五峯頍然,为其冠珥。”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见数妇人各买冠珥以入。”
《國語辭典》:发际(髮際)  拼音:fǎ jì
发间。如:「她在发际插了一朵花。」
《漢語大詞典》:地边(地邊)
(1).谓地属边区。后汉书·公孙述传论:“昔 赵佗 自王 番禺 , 公孙 亦窃帝 蜀汉 ,推其无他功能,而至於后亡者,将以地边处远,非王化之所先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行久节移,地边气改。”
(2).田地的边缘。如:地边上的草长得很盛。
《國語辭典》:色差  拼音:sè chā
色彩学上,是指两种不同的颜色在色彩空间(例如以红绿蓝为三轴的几何空间)中的差异。
《漢語大詞典》:青纯(青純)
青色的边缘。《公羊传·定公八年》:“宝者何?璋判白,弓绣质,龟青纯。” 何休 注:“纯,缘也。”
《國語辭典》:光晕(光暈)  拼音:guāng yùn
1.散发于发光物体四周边缘的模糊光范围。
2.日光或月光经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折射或反射后,形成在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光圈,前者称为日晕,后者称为月晕。
《國語辭典》:曲面  拼音:qū miàn
实体的表面或空间中的曲线依某一特定条件移动所形成的轨迹。如圆锥、圆柱之面及球面等。
《漢語大詞典》:裙襕(裙襴)
(1).裙子;裙幅。 明 孙柚 《琴心记·家徒四壁》:“幸得諳些女红,且去绣完一幅裙襴,将来易些柴米用度则箇。”
(2).车上下垂的帷幕。宋史·舆服志一:“芳亭輦,黑质,顶如幕屋,緋罗衣,裙襴、络带皆绣云凤。”
(3).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太阴玄精……大者如杏叶,小者如鱼鳞,悉皆六角,端正如龟甲。其裙襴小撱,其前则下剡,其后则上剡,正如穿山甲相掩之处,全是龟甲,更无异也。”
《漢語大詞典》:黼筵
指边缘以黑白相间的丝织品作饰的席具。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悲黼筵之移御,痛翬褕之重晦。” 刘良 注:“筵,席。晦,闇纪。云:‘敷重蔑席黼纯。’”
《國語辭典》:金边(金邊)  拼音:jīn biān
Phnom Penh
城市名。位于高棉南部湄公河与洞里萨河的会口。为高棉的首都,亦为高棉的第一大港。商业发达,市内有不少皇宫、寺院及名胜古迹。为寮国、高棉和泰国三国物产的集散中心。也称为「百囊奔」、「南旺」。
《國語辭典》:边区(邊區)  拼音:biān qū
边远或靠近边界的地区。如:「边区居民」。也作「边地」、「边土」。
《漢語大詞典》:饰边
作装饰品用的边缘(如肉、鱼或甜点心周围的)
镶边衣服上加有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