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辩驳(辯駁)  拼音:biàn bó
据理争辩驳斥。如:「他的意见已遭辩驳。」《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幸亏他学过律师的人,善于辩驳。」也作「辨驳」。
《漢語大詞典》:战驳(戰駁)
论战;辩驳。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要之,此诸哲者,同时以其精神相接构,相补助,相战驳于一世界遥遥万里之间,既壮既剧,既热既切。”
分類:论战辩驳
《漢語大詞典》:盘驳(盤駁)
(1).高峻貌。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阴阳山:“匍匐而升,危崖盘驳,惊奇怪异,气色昏黯。”
(2).搬运。镜花缘第六一回:“因近时茶叶每每有假,故不惜重费,於各处购求佳种,如 巴川 峡山大树,亦必费力盘驳而来。”
(3).查问;辩驳。红楼梦第七三回:“如今若温习这个,又恐明日盘究那个;若温习那个,又恐盘驳这个。”《何典》第五回:“他嘴头子又来得,左话左转,右话右转……凭你老奸巨猾,能言舌辩的囚犯,也盘驳不过。”
《國語辭典》:较證(較證)  拼音:jiào zhèng
辩驳。《红楼梦》第二九回:「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同他较證。」
分類:辩驳
《國語辭典》:辨论(辨論)  拼音:biàn lùn
针对同一问题,不同意见者当面以言辞相互论争。《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却说申子平正与黄龙子辨论,忽听背后有人喊道:『申先生,你错了。』」
《國語辭典》:辩论(辯論)  拼音:biàn lùn
辩驳议论,争论是非。《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传》:「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老残游记》第八回:「东造便将看老残身上著的仍是棉衣,故赠以狐裘,并彼此辩论的话述了一遍。」
《國語辭典》:论辨(論辨)  拼音:lùn biàn
1.评量、辨析。《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记》:「有司以公卿朝朔望日,因奏疑事,听断大政,论辨得失。」
2.文体名。其体盖源自古代诸子,旨在论證说理。如清朝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有论辨类。今多称为论说文。
《國語辭典》:论辩(論辯)  拼音:lùn biàn
各自据理说明自己的看法,并驳斥对方的缺失。如:「关于这件提案,应由持正、反意见的双方进行论辩,再交由大会表决。」
《國語辭典》:论辨(論辨)  拼音:lùn biàn
1.评量、辨析。《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记》:「有司以公卿朝朔望日,因奏疑事,听断大政,论辨得失。」
2.文体名。其体盖源自古代诸子,旨在论證说理。如清朝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有论辨类。今多称为论说文。
《漢語大詞典》:争辨
争论辩驳。 宋 叶适 《徐德操墓志铭》:“在 邵武 ,危与守争辨,数轧其不义,几得罪。”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 赵昇 也不争辨。”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棘闱志异》:“僕大惊,争辨不已。”
《國語辭典》:争辩(爭辯)  拼音:zhēng biàn
争论、辩论。《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此是朕意,华但与朕同耳,何必争辩?」《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东翁的话诚然不错,要合外国人争辩起来,好便好,不好就动干戈。」也作「争辨」。
《漢語大詞典》:辨难(辨難)
辩驳、问难。辨,通“ 辩 ”。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溪渔子:“辨难上下古今事,折衷损益,根据理道。” 孙中山 《驳〈保皇报〉》:“乃彼既知为美政,而又认为最终之结果,胡为如此矫强支离,多端辨难也?” 鲁迅 《集外集·渡河与引路》:“至于辨难驳诘,更可一笔勾消。”
分類:辩驳问难
《漢語大詞典》:论驳(論駁,論駮)
亦作“ 论駮 ”。
(1).辩论驳正。三国志·魏志·王肃传:“其所论駮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轻重,凡百餘篇。” 唐 陆贽 《卢翰刘从一门下中书侍郎平章事制》:“今百度伊始,六府载张,论駮是非,不可以不审;宣扬宪令,不可以不明。”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国家倣 唐 旧制,分建三省,凡政令之失中,赏刑之非当,其在中书,则舍人得以封还,其在门下,则给事得以论驳。”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九章:“而近世诸国之学者所引申所论驳,亦皆以此为论理之中心。”
(2).评论辩驳的奏章。新唐书·齐澣传:“论驳及誥詔皆援準古谊,朝廷大政必咨之,时号‘解事舍人’。”
《漢語大詞典》:进难(進難)
提出诘问辩驳。南史·周弘正传:“既而乘间进难,举座尽倾,法师疑非世人,覘知,大相赏狎。”
《國語辭典》:驳议(駁議)  拼音:bó yì
汉时臣属对朝廷决策有异议而上书,称为「驳议」。《东观汉记。卷一七。宋均传》:「数纳策谋,每驳议,未尝不合上意。」《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国家乐闻驳议,黄发无愆,诏书过耳,何故自系?」也作「駮议」。
《漢語大詞典》:相难(相難)
互相责难,辩驳。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怀贞亮之絜清兮,卒与我兮相难。”后汉书·应劭传:“ 韩卓 復与 劭 相难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