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32,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口辞
谐辞
孙辞
习辞
委辞
总辞
质辞
增辞
祷辞
澹辞
辞趣
辞愆
辞谦
辞醴
辞诰
《漢語大詞典》:口辞(口辭)
言辞。论语·公冶长“御人以口给” 何晏 集解引 汉 孔安国 曰:“佞人口辞捷给。”
《漢語大詞典》:谐辞(諧辭)
戏谑之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譎,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
分類:戏谑
《漢語大詞典》:孙辞(孫辭)
(1).谦逊的言辞。孙,通“ 逊 ”。汉书·韩王信传:“﹝ 韩增 ﹞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孙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礼记·儒行“孙接者,仁之能也” 唐 孔颖达 疏:“言孙辞接物是仁儒之技能。”
(2).犹遁辞。故意掩饰本意或避开正题的话。孙,通“ 逊 ”。左传·隐公五年“五年春,公将如 棠 观鱼者。 臧 僖伯 諫……公曰:‘吾将略地焉。’” 晋 杜预 注:“孙辞以略地。”略,巡行。 隐公 本意是观鱼,口头上说略地,所以称为“孙辞”。
《漢語大詞典》:习辞(習辭)
谓能言善辩,长于辞令。晏子春秋·杂下十:“ 晏子 将至 楚 , 楚王 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 , 齐 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
《漢語大詞典》:委辞(委辭)
(1).辞却。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委辞召贡,保此清妙。” 李善 注:“言有召贡者,委弃而辞之。”
(2).犹致词。新唐书·李晟传:“﹝ 吐蕃 ﹞即遣使委辞,因 燧 请和。”
《国语辞典》:总辞(总辞)  拼音:zǒng cí
集体辞职。如:「依我国宪法精神及宪政惯例,行政院院长辞职时,内阁人员亦须一并总辞。」
分类:集体辞职
《漢語大詞典》:质辞(質辭)
仪表言辞。 元 黄溍 《资德大夫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御史中丞董公神道碑》:“公质辞魁奇,性度坦夷,慎威仪,寡言语。”
分類:仪表言辞
《骈字类编》:增辞(增辞)
后汉书和帝纪巧法析律饰文增辞
《漢語大詞典》:祷辞(禱辭)
祷文。 汉 王充 论衡·感虚:“传书言 汤 遭七年旱,以身祷於 桑林 ,自责以六过,天乃雨。或言五年。祷辞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漢語大詞典》:澹辞(澹辭)
谓口才敏捷善辩。汉书·东方朔传:“ 朔 之进对澹辞,皆此类也。” 颜师古 注:“澹,古赡字也。赡,给也。”
《國語辭典》:辞趣(辭趣)  拼音:cí qù
文辞的意趣。南朝齐。萧子良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辞趣翩翩,足有才藻。」
分類:文章情趣
《漢語大詞典》:辞愆(辭愆)
推卸过失。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不鬻誉以干泽,不辞愆以忌絀。”
分類:推卸过失
《韵府拾遗 盐韵》:辞谦(辞谦)
礼记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疏少者贱者被尊长之赐则不敢辞谦宜即受也
分类:辞谦
《漢語大詞典》:辞醴(辭醴)
因醴酒不设而辞去。典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 元王 敬礼 申公 等, 穆生 不耆酒, 元王 每置酒,常为 穆生 设醴。及王 戊 即位,常设,后忘设焉。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 楚 人将钳我於市。’”后因以“辞醴”指不受官爵。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楚 筵辞醴日, 梁 狱上书辰。” 仇兆鳌 注:“辞醴,谓不受伪官。”
《漢語大詞典》:辞诰(辭誥)
诰辞。指上古朝廷诏策之辞。 唐 孔颖达 《〈尚书正义〉序》:“夫者,人君辞誥之典。”
分類: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