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32,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午辞
畏辞
颛辞
权辞
约辞
优辞
躁辞
鼓辞
恒辞
急辞
裁辞
卜辞
呈辞
沈辞
变辞
《骈字类编》:午辞(午辞)
唐 杜甫 宿花石戍 午辞空灵岑,夕得花石戍。
《韵府拾遗 支韵》:畏辞(畏辞)
杨万里诗相过宁嫌数未行先畏辞
《漢語大詞典》:颛辞(顓辭)
专为一身称颂之辞。顓,通“ 专 ”。《文选·班固〈典引〉》:“亦以宠灵 文 武 ,貽燕后昆,覆以懿鑠,岂其为身而有顓辞也。” 吕向 注:“ 成王 所以封禪者,岂为其身,而为专擅之辞也,盖以光祖考之德。”
分類:一身称颂
《漢語大詞典》:权辞(權辭)
亦作“ 权词 ”。 随机应变之词。《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腹中虽如此踌论,却是説不出的话,只得权辞以对,説家中已定下糟糠之妇,不敢停妻再娶,恐被 宋弘 所笑。”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大沽前后之役:“照会称‘ 粤 中因 江西 、南 赣 等处均有贼踪,道涂梗阻,以致 天津 知会未到。’盖权词以答也。”
分類:随机应变
《漢語大詞典》:约辞(約辭)
措词卑约。国语·吴语:“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 吴王 之心。” 韦昭 注:“约,卑也。”
分類:措词
《漢語大詞典》:优辞(優辭)
(1).褒美之辞。后汉书·卓茂传论:“时已七十餘矣,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 周 燕 之君表閭立馆何异哉?”
(2).优语,优人在演戏中戏谑之语。 元 杨维桢 《〈优谏录〉序》:“ 钱塘 王曄 集歷代之优辞有关於世道者,自 楚国 优孟 而下,至 金 人 玳瑁头 ,凡若干条。”
《漢語大詞典》:躁辞(躁辭)
激烈的言辞。
分類:激烈言辞
《漢語大詞典》:鼓辞(鼓辭)
见“ 鼓词 ”。
《國語辭典》:鼓词(鼓詞)  拼音:gǔ cí
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者自击鼓板以说唱。参见「打鼓说书」条。
《漢語大詞典》:恒辞(恆辭)
习用的语词。 明 归有光 《应制论·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至于 谈 之与 迁 ,同称太史, 彪 之与 固 ,同号 班 书,盖昔人之恆辞也。”
分類:习用语词
《漢語大詞典》:急辞(急辭)
古文辞中的促急之词。常省文,有时隐含斥责之意。与“缓辞”相对。《穀梁传·成公七年》:“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不言日,急辞也,过有司也。” 范宁 注:“辞中促急,不容日。”《穀梁传·成公十五年》:“ 晋侯 执 曹伯 归于京师。以 晋侯 而斥执 曹伯 ,恶 晋侯 也。不言之,急辞也,断在 晋侯 也。”《穀梁传·定公十五年》:“戊午,日下稷乃克葬。乃,急辞也,不足乎日之辞也。”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三章三:“在己为形,被物为著。己之感物曰动,物之应感曰变。六‘则’字皆为急辞,而‘形则著,动则变’二层,尤是一串事。”
《漢語大詞典》:裁辞(裁辭)
谓斟酌词句。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一:“ 沈 宋 裁辞矜变律, 王 杨 落笔得良朋。” 唐 黄滔 《南海韦尚书》:“设若旁扃辩囿,内遏言泉,不惟上负於良时,抑亦下辜於卑志。是致斋身搦管,沐髮裁辞。”
分類:斟酌词句
《國語辭典》:卜辞(卜辭)  拼音:bǔ cí
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用来记录占卜事项的文字。参见「甲骨文」条。
《漢語大詞典》:呈辞(呈辭)
见“ 呈词 ”。
《漢語大詞典》:呈词(呈詞)
亦作“ 呈辞 ”。 犹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辞。镜花缘第三四回:“为今之计,惟有且写几张哀怜呈词,到各衙门递去。”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呈辞上说得生龙活现,不由你不核准。”参见“ 呈文 ”。
分類:呈文文辞
《漢語大詞典》:沈辞(沈辭)
深沉之辞。 晋 陆机 《文赋》:“於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层云之峻。”
分類:深沉
《漢語大詞典》:变辞(變辭)
变诈之言。战国策·齐策六:“ 君王后 死,后 后胜 相 齐 ,多受 秦 间金玉,使宾客入 秦 ,皆为变辞,劝王朝 秦 ,不脩攻战之备。” 鲍彪 注:“变故之辞,盖使者还,以恐动王也。;”
分類:变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