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32,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辞墓
答辞
赡辞
乱辞
衔辞
辞岁
鹧鸪辞
贺辞
诞辞
谠辞
辞托
辞堂
辞手
辞力
辞案
《韵府拾遗 遇韵》:辞墓(辞墓)
宋书胡藩传表求东道还京辞墓
《漢語大詞典》:答辞(答辭)
亦作“ 答词 ”。 表示谢意或回答时所说的话。 茅盾 《一个女性》一:“她永远不能忘记她代表毕业同学致答辞时那一片狂热的鼓掌声。”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章:“等一会他们讲完了话,由你代表全体劳模致答词罢。”
分類:谢意回答
《國語辭典》:赡辞(贍辭)  拼音:shàn cí
辞令丰富,辩才无碍。《汉书。卷一○○。叙传下》:「东方赡辞,诙谐倡优,讥苑捍偃,正谏举邮。」
分類:言辞
《漢語大詞典》:乱辞(亂辭)
(1).荒谬的言论。公孙龙子·白马论:“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
(2).篇末总括全篇要旨的话。国语·鲁语下》“其辑之乱曰” 三国 吴 韦昭 注》:“凡作篇章,篇义既成,撮其大要为乱辞。”参见“ 乱 ”。
《漢語大詞典》:衔辞(銜辭)
谓携带书信。 南朝 梁 王僧孺 《春闺有怨诗》:“飞鳞难托意,驶翼不衔辞。”
分類:携带书信
《國語辭典》:辞岁(辭歲)  拼音:cí suì
除夕夜家中晚辈向长辈行礼,互祝平安,称为「辞岁」。
《漢語大詞典》:鹧鸪辞(鷓鴣辭)
见“ 鷓鴣词 ”。
《漢語大詞典》:鹧鸪词(鷓鴣詞)
亦作“ 鷓鴣辞 ”。
(1). 唐 教坊曲名。又称《山鹧鸪》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鹧鸪词》有 唐 李益 一首、 李涉 二首。 李益 所作曲辞,全唐诗卷二八三题作《山鹧鸪词》,题下注曰:“一本题上无‘山’字。”参阅 任半塘 《唐声诗下编·格调一》。 唐 高骈 《赠歌者》诗之一:“酒满金尊花满枝,双蛾齐唱《鷓鴣词》。”词,一本作“ 辞 ”。 宋 王安石 《春日席上》之一:“今日樽前千万恨,不堪频唱《鷓鴣辞》。” 明 徐霖 《绣襦记·襦护郎寒》:“挥笔写就了龙蛇字,把摇槌唱一个《鷓鴣词》。”
(2).词牌名。《瑞鹧鸪》的别称。 宋 汪晫 有《鷓鴣词》一首。
《漢語大詞典》:贺辞(賀辭)
亦作“ 贺词 ”。 表示祝贺的话。 明 冯梦龙 《情史·情疑·辽阳海神》:“须臾,邻舍鸡鸣,昨夜二美人及诸侍女齐到,各致贺词。” 周立波 《参军这一天》:“群众的欢呼岔断了贺辞。”如:在毕业典礼上,来宾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
分類:贺辞祝贺
《漢語大詞典》:诞辞(誕辭)
荒诞不经之辞。后汉书·王充仲长统等传论:“贵清静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 李贤 注:“诞,虚也。”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凡詔会羣臣计事, 朝恩 怙贵,诞辞折愧坐人出其上。”
分類:荒诞不经
《漢語大詞典》:谠辞(讜辭)
正直之言,直言。文选·班固〈典引〉:“既感羣后之讜辞,又悉经五繇之硕虑矣。” 李善 注:“讜,直言也。”《魏书·恩倖传·王椿》:“伏奉詔书,以风雹厉威,上动天睠,访讜辞於百辟,詔舆诵於四海。”
分類:正直直言
《國語辭典》:辞托(辭託)  拼音:cí tuō
辞谢推托。《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卢鸿传》:「诏书屡下,每辄辞托。」
《漢語大詞典》:辞堂(辭堂)
指母亲或祖母去世。 明 文徵明 《祭王钦佩文》:“岂其朝命甫下,而太夫人顾已辞堂。”《剪灯新话·秋香亭记》:“祖母辞堂,先君捐馆。”
《漢語大詞典》:辞手(辭手)
作诗填词的能手。 明 杨慎 词品·杏花天:“ 姜 亦当时辞手,而服之如此。”
分類:辞手能手
《漢語大詞典》:辞力(辭力)
文辞的功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若能凭軾以倚《雅》《颂》,悬轡以驭 楚 篇,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则顾盼可以驱辞力,欬唾可以穷文致。” 宋 吴可 藏海诗话:“ 杜 诗叙年谱,得以考其辞力,少而鋭,壮而肆,老而严,非妙於文章,不足以致此。”
分類:文辞功力
《漢語大詞典》:辞案(辭案)
文牍,文书。
分類:文牍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