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疲勚(疲勩)  拼音:pí yì
疲惫辛劳。如:「家庭生活的重担,令他疲勚不堪。」
分類:疲劳辛苦
《漢語大詞典》:卖炭翁
诗篇名。唐代白居易作。写卖炭翁辛苦烧炭却被太监强行贱价收购的经过,揭露当时“宫市”的黑暗横暴,抨击统治者及其爪牙肆意掠夺的罪行。诗中人物心理刻画细致,善用比衬手法。
《国语辞典》:乾生受  拼音:gān shēng shòu
没有意义的辛苦、忍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公公也,则落得乾生受。」
《国语辞典》:熬油  拼音:áo yóu
煎熬油脂,多指辛苦工作。《红楼梦》第五五回:「我在这屋里熬油似的熬了这么大年纪,又有你和你兄弟,这会子连袭人都不如了。」
《漢語大詞典》:熏劳(熏勞)
辛苦劳累。《淮南子·精神训》:“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
《漢語大詞典》:雨淋日晒(雨淋日曬)
雨水淋浇,太阳曝晒。亦形容露天劳作或旅途的辛苦。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一段:“﹝ 姚长庚 ﹞多少年来,雨淋日晒,脸比石头还粗。”
《國語辭典》:炙肤皲足(炙膚皸足)  拼音:zhì fū jūn zú
晒焦皮肤,冻裂足部。形容极为艰辛劳苦。明。宋濂〈阅江楼记〉:「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将桑行馌之勤。」
《漢語大詞典》:亿辛万苦(億辛萬苦)
极言辛苦之甚。 李大钊 《大哀篇》:“民既托庇于其下,在理当负斯责,亿辛万苦,其又何辞。”
分類:辛苦
《國語辭典》:长途跋涉(長途跋涉)  拼音:cháng tú bá shè
长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程长远,行走艰辛。《精忠岳传》第六六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姊长途跋涉?」也作「跋涉长途」。
《國語辭典》:沾体涂足(霑體塗足)  拼音:zhān tǐ tú zú
身体浸湿,脚也沾满了泥土。形容耕作的劳苦。《国语。齐语》:「沾体涂足,暴其发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于田野。」
《国语辞典》:战天斗地(战天斗地)  拼音:zhàn tiān dòu dì
指对抗克服大自然各种令人辛苦的状况。如:「工程师带著千百个工人在汗水中战天斗地,终于完成了艰巨的南回铁路工程。」
《國語辭典》:万苦千辛(萬苦千辛)  拼音:wàn kǔ qiān xīn
形容十分辛苦。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四折:「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万一一时不得措手,后任催得紧,上司逼得严,依然不得了事。那时岂不连你这一半万苦千辛,也前功尽弃?」也作「千辛百苦」、「千辛万苦」。
分類:辛苦
《國語辭典》:千辛万苦(千辛萬苦)  拼音:qiān xīn wàn kǔ
形容非常艰难辛苦。《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前来经文说父母种种养育,千辛万苦,不惮寒暄。」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受了些千辛万苦,熬了些短叹长吁。」也作「千辛百苦」、「万苦千辛」。
《漢語大詞典》:煨干就湿(煨乾就濕)
极言抚育孩子的辛苦。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三折:“俺两口儿虽不曾十月怀躭,也曾三年乳哺,也曾煨乾就湿,嚥苦吐甘。”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不想共乳同胞一体分,煨乾就湿母艰辛。”亦作“ 煨乾避湿 ”。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生下这孩儿,十月怀胎,三年乳哺,嚥苦吐甜,煨乾避湿,不知受了多少辛苦。”
《漢語大詞典》:偎干就湿(偎乾就濕)
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谓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且休説怀躭十月,只从小偎乾就湿,几口气抬举他偌大,便恰似燕子衔食。”《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説不的偎乾就湿,成日把你躭心儿来看。”
《漢語大詞典》:为他人作嫁衣裳(爲他人作嫁衣裳)
唐 秦韬玉 《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比喻空为别人辛苦忙碌,自己得不到一点好处。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寿 之医者老娶少妇,或嘲之曰:‘偎他门户傍他墙,年去年来来去忙,採得百花成蜜后,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第一回:“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六章:“为他人做嫁衣裳,而自谓得意。”红楼梦第九五回:“何必为人作嫁?”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我辛苦艰难,‘为人作嫁’干什么?” 茅盾 《海南杂忆》:“正像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祖辈或父辈万里投荒,为人作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