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骡轿(騾轎)
驮在骡背上的轿子。《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 卢梦仙 离了家乡,一路骡轿,直至京师。” 明 史可法 《与夫人书》:“如太爷要回 南京 来,可雇大轿一乘,骡轿三乘,长骡几头,令他带家丁护来。” 徐珂 《清稗类钞·舟车·骡轿》:“骡轿,形如箱,长四尺弱,阔一尺强,高三尺弱,以二长槓架於前后二骡之背。槓上置轿,颇宽大,可坐卧其中,并略载行李。”
分類:轿子
《国语辞典》:神轿(神轿)  拼音:shén jiào
供神像或神符乘坐的轿子。如:「妈祖出巡时,沿途都有善男信女焚香向著神轿祝祷。」清。徐珂《清稗类钞。朝贡类。廓尔喀贡使》:「使臣二人,衣糁金宽博之衣,红紫色,冠如僧所戴者,中较高,上有金绣。各手素珠,乘四人肩舆,无盖无帷,如庙中神轿状。」
《国语辞典》:抬轿(抬轿)  拼音:tái jiào
1.前后并列,合力抬起轿子。如:「古代富贵人家出门,多以抬轿替代步行。」也称为「抬轿子」。
2.赌博时,几个人联手欺诈他人赌资的行为。如:「你们为她抬轿,联手来欺骗我。」也称为「抬轿子」。
3.选举时帮候选人助长声势。如:「如果你出来竞选市长,我就为你抬轿。」也称为「抬轿子」。
《国语辞典》:打轿(打轿)  拼音:dǎ jiào
准备轿子。亦指上路。《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过了十馀日,抚台打发人来,请王总教衙门里去有事相商,宋卿忙打轿上院。」
《漢語大詞典》:舆辆(輿輛)
轿子和车子。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欲随路登岸,何从觅舆辆。三鼓时,以二十金付 沉 姓人,求雇二舆一车。”
分類:轿子车子
《漢語大詞典》:椅轿(椅轎)
有靠椅的轿子。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七:“﹝ 和珅 ﹞肩舆出入 神武门 ,坐椅轿直入大内,大罪三。”
分類:轿子
《漢語大詞典》:椅子舆(椅子輿)
有靠椅的轿子。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庆历 初, 吕许公 在相位,以疾甚求罢。 仁宗 疑其辞疾,欲亲视之,乃使乘马至殿门,坐椅子舆至殿陛。”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乘马至殿前:“今时赐朝马者,率坐椅子舆。”
分類:轿子
《漢語大詞典》:苇舆(葦輿)
用芦苇扎成的轿子,祭祀时烧化给死者。 清 姚鼐 《张贞女传》:“乡俗焚苇舆以送终。”
《國語辭典》:驮轿(馱轎)  拼音:tuó jiào
旧日北方陆上一种交通工具。由骡马等牲口驮著行走的轿子。《红楼梦》第五九回:「临日,贾母带著蓉妻坐一乘驮轿,王夫人在后亦坐一乘驮轿。」
分類:骡马轿子
《漢語大詞典》:太师轿子(太師轎子)
一种棕顶轿子。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蔡太师 作相时,衣青道衣,谓之‘太师青’;出入乘椶顶轿子,谓之‘太师轿子’。”
分類:轿子
《漢語大詞典》:显轿(顯轎)
一种没有顶篷和遮拦的轿子。也称亮轿、明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惊动了 河 督,亲身迎接他,排了职事,用了显轿,预备请他坐的。”
分類:遮拦轿子
《漢語大詞典》:象轿(象轎)
象驮的轿子。元史·百官志六:“成鞍局,提领三员。掌造御用鞍轡、象轿。 中统 四年置。”清史稿·属国传三·缅甸:“﹝ 乾隆 ﹞六十年, 缅 王遣使祝釐,进 缅 石 长寿佛 ……金柄麈尾、黄缎繖、贴金象轿。”
分類:轿子
《国语辞典》:观音山轿子(观音山轿子)  拼音:guān yīn shān jiào zi
(歇后语)人抬人。以轿夫用轿子抬人上山比喻人互相捧场,互抬身价。《通俗常言疏證。交际。观音山轿子人抬人》引《白罗衫剧》:「观音山轿子人抬人,你叫我马大爷,我自然叫你李二爷。」
《国语辞典》:压轿(压轿)  拼音:yā jiào
旧时在迎娶时,往还途中轿子若空著,则必须以他人代坐在轿子里,称为「压轿」。
《国语辞典》:八人轿(八人轿)  拼音:bā rén jiào
古代一种前后各四人抬的轿子。《红楼梦》第一九回:「只是百事检点些,不任意任情的就是了。你若果都依了,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