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69,分5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转毂
轮转
轮转
蓬转
百转
转饷
婉转
地转
转侧
回转
转漕
转语
山转
迁转
运转
《國語辭典》:转毂(轉轂)  拼音:zhuǎn gǔ
陆路的运输工具,指车子。《汉书。卷九一。货殖传。师史传》:「师史尤甚,转毂百数,贾郡国,无所不至。」
《漢語大詞典》:轮转(輪轉)
(1).佛教语。轮回。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妙法轮转,甘露啟霏。” 明 袁宏道 《与龚惟长先生书》:“以此知甥尤不可不急学道也。不然,牛马猪狗,轮转安有极耶?”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则万物皆轮转矣。”
(2).翻转;掉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一二日间,恒延颈外望。伺户小开,便轮转自跃,入於深渊。”《三国演义》第四五回:“两边四下一齐轮转櫓棹,望 江 面上如飞而去。”
《國語辭典》:轮转(輪轉)  拼音:lún zhuǎn
1.旋转。《淮南子。原道》:「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文选。李康。运命论》:「天动星回而辰极犹居其所;玑璇轮转而衡轴犹执其中。」
2.佛教用语。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脱的众生,由于业力的关系,永远在六道内转化不休。
3.排球赛中,获发球权的球员至发球点发球时,同队球员即照顺时针方向转换位置,称为「轮转」。
《國語辭典》:蓬转(蓬轉)  拼音:péng zhuǎn
如蓬草随风飞转。比喻转徙无常。《文选。潘岳。西征赋》:「陋吾人之拘挛,飘萍浮而蓬转。」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出:「地北天南蓬转,巫云楚雨丝牵。」
《漢語大詞典》:百转(百轉)
(1).多次旋转。旧唐书·音乐志二:“﹝舞人﹞又伏伸其手,两人躡之,旋身遶手,百转无已。”
(2).形容路途迂回曲折。 唐 郝名远 《大厦赋》:“斩 豫章 之楩楠,伐 云梦 之杞梓;关山百转,水陆万里。”
《漢語大詞典》:转饷(轉餉)
亦作“ 转饟 ”。 运送军粮。汉书·高帝纪上:“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餉。” 颜师古 注:“转,运;餉,馈也。”史记·高祖本纪作“转饟”。新唐书·娄师德传:“衣皮袴,率士屯田,积穀数百万,兵以饶给,无转饟和糴之费。” 宋 叶适 《外论一》:“力强则暴师转餉,深入屠戮。” 明 李攀龙 《上朱大司空》诗:“转餉十年军国壮,朝宗万里帝图雄。” 清 冯桂芬 《崇节俭议》:“农桑废于徵呼,膏血竭于转饟。”
分類:运送军粮
《國語辭典》:婉转(婉轉)  拼音:wǎn zhuǎn
1.曲折、委曲。南朝梁。武帝〈紫兰始萌〉诗:「芬芳与时发,婉转迎节生。」也作「宛转」。
2.含蓄委婉。如:「瞧她含羞带怯的模样,真是婉转可人。」也作「宛转」。
3.辗转。《淮南子。精神》:「生不足以挂志,死不足以幽神。屈伸俛仰,抱命而婉转。」
4.调停、斡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而今小弟且把一封书打动他,做个媒儿,烦宗丈与小可婉转则个。」也作「宛转」。
5.形容声音悦耳动人。唐。高璩 和薛逢赠别诗:「歌声婉转添长恨,管色凄凉似到秋。」也作「宛转」。
6.绸缪。《文选。潘岳。射雉赋》:「萧森繁茂,婉转轻利。」
《漢語大詞典》:地转(地轉)
(1).谓时势变迁。 明 方孝孺 《江山万里图》诗:“ 武昌 地转多遗迹,隔岸鸟鸣瞻 赤壁 。”
(2).指地动,地震。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地震诏》:“地转实为新地兆,天旋永立新天朝。”
《國語辭典》:转侧(轉側)  拼音:zhuǎn cè
1.辗转反侧,睡不安稳。如:「他接到恐吓信后,提心吊胆,夜夜转侧难眠。」
2.移换方位。唐。白居易〈新乐府。缭绫〉:「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3.来回、往还。《后汉书。卷六六。王允传》:「允惧不免,乃变易名姓,转侧河内、陈留閒。」
《國語辭典》:回转(回轉)  拼音:huí zhuǎn
1.反覆轮转。《后汉书。卷五八。虞诩传》:「明日悉陈其兵众,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
2.返回。《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一出》:「昨日我萱亲去烧香,卑人送到半途回转。」也作「回旋」。
3.掉转。《水浒传》第一○三回:「张世开听得后面脚步响,回转头来。」
4.心回意转。《红楼梦》第六二回:「让我收起来,过两日他自然回转过来了。」也作「回转」。
《國語辭典》:回转(迴轉)  拼音:huí zhuǎn
回心转意。《红楼梦》第四回:「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也作「回转」。
《國語辭典》:转漕(轉漕)  拼音:zhuǎn cáo
转运粮饷。陆运称转,水运称漕。《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
《國語辭典》:转语(轉語)  拼音:zhuǎn yǔ
1.改变原来语句之意,而另作一语。
2.禅师启悟弟子时所提的问题,有时问题是由弟子提出反问禅师。《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一○:「请禅客各下一转语。」《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堂头大和尚,我有一转语,敢问和尚则个。」也称为「转话」。
3.训诂学上指因时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导致语音发生变化的词语。
4.书名。清戴震撰,二十章。内容为探寻汉语语源之作。书已失传,《戴东原集》中收有〈转语二十章序〉。
《骈字类编》:山转(山转)
唐 沈佺期 幸白鹿观应制 天流芝盖下,山转桂旗斜。
宋 唐庚 杂诗二十首 其十八 山转秋光曲,川长暝色横。
元 马祖常 北行 山转疑无路,溪深似有云。
《漢語大詞典》:迁转(遷轉)
(1).谓官员升级。 汉 王充 论衡·初禀:“仕者随秩迁转,迁转之人或至公卿。” 唐 杜甫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诗:“迁转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 清 林则徐 《副将张保不宜驻守澎湖折》:“﹝ 张保 ﹞距悔罪乞降之始未届十年,而在营迁转之阶已躋二品,从来陞任之速未有过於此者。”
(2).指官员换防,调动任所。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加以官不久任,事不责成,更调太繁,迁转太骤,资格太拘,毁誉失实。”
(3).犹言迁流转移。 清 刘大櫆 《〈张荔亭诗集〉序》:“此盛则彼衰,彼兴则此覆,往往皆是,而造化之机缄,倐忽迁转,时共聚也,而贤智才能遂毕萃於一门之中。”
《國語辭典》:运转(運轉)  拼音:yùn zhuǎn
1.沿著一定的轨道转动。《淮南子。主术》:「运转而无端,化育如神。」
2.气运转变。如:「时来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