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伍员潮
 
伍员涛
  
伍生传谬
  
伍相潮头
 
伍相鸱夷
 
子胥鸱夷
 
伍胥怒涛
 
伍胥恨不灭
   
伍胥白浪
 
伍胥神
 
前潮作子胥
 
前胥后种
 
壮志死不息
 
子胥怒钱塘
 
子胥弃
 
子胥弃江
 
子胥潮
 
子胥涛
 
子胥灵
 
子胥鼓浪
 
寒涛拥伍胥
 
怒涛犹不平
 
怒涛飞
 
怒为涛
 
东流生白波
 
涛江雪浪
 
白马潮
  
白马踏海潮
 
白马银涛
  
素车走灵胥
 
素车驾长鲸
 
胥怒
 
胥江万里涛
  
胥涛溅恨
 
银涛白马
 
灵涛
  
灵胥八月涛
 
灵胥怒
 
魂庄怒涛
 
鸱夷怒涛
 
鸱夷恨
 
鸱夷血

相关人物
伍员(字子胥)
 
文种


《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十三年〉~9~
吴王置酒文台之上,群臣悉在,太宰嚭执政,越王侍坐,子胥在焉。王曰:「寡人闻之,君不贱有功之臣,父不憎有力之子。今太宰嚭为寡人有功,吾将爵之上赏。越王慈仁忠信,以孝事于寡人,吾将复增其国,以还助伐之功。于众大夫如何?」群臣贺曰:「大王躬行至德,虚心养士,群臣并进,见难争死;名号显著,威震四海;有功蒙赏,亡国复存;霸功王事,咸被群臣。」于是子胥据地垂涕,曰:「于乎,哀哉!遭此默默,忠臣掩口,谗夫在侧;政败道坏,谄谀无极;邪说伪辞,以曲为直,舍谗攻忠,将灭吴国:宗庙既夷,社稷不食,城郭丘墟,殿生荆棘。」吴王大怒,曰:「老臣多诈,为吴妖孽。乃欲专权擅威,独倾吾国。寡人以前王之故,未忍行法,今退自计,无沮吴谋。」子胥曰:「今臣不忠不信,不得为前王之臣。臣不敢爱身,恐吾国之亡矣。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今大王诛臣,参于桀纣。大王勉之,臣请辞矣。」子胥归,谓被离曰:「吾贯弓接矢于郑楚之界,越渡江淮自致于斯。前王听从吾计,破楚见凌之雠。欲报前王之恩而至于此。吾非自惜,祸将及汝。」被离曰:「未谏不听,自杀何益?何如亡乎?」子胥曰:「亡,臣安往?」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受剑,徒跣褰裳,下堂中庭,仰天呼怨曰:「吾始为汝父忠臣立吴,设谋破楚,南服劲越,威加诸侯,有霸王之功。今汝不用吾言,反赐我剑。吾今日死,吴宫为墟,庭生蔓草,越人掘汝社稷。安忘我乎?昔前王不欲立汝,我以死争之,卒得汝之愿,公子多怨于我。我徒有功于吴。今乃忘我定国之恩。反赐我死,岂不谬哉!」吴王闻之,大怒,曰:「汝不忠信,为寡人使齐,托汝子于齐鲍氏,有我外之心。」急令自裁:「孤不使汝得有所见。」子胥把剑仰天叹曰:「自我死后,后世必以我为忠,上配夏殷之世,亦得与龙逄、比干为友。」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断其头,置高楼上,谓之曰:「日月炙汝肉,飘风飘汝眼,炎光烧汝骨,鱼鳖食汝肉。汝骨变形灰,有何所见?」乃弃其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一〈神一·伍子胥〉~235~
伍子胥累谏吴王,赐属镂剑而死。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以鲽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高数百尺,越钱塘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走百馀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庐州城内淝河岸上,亦有子胥庙。每朝暮潮时,淝河之水,亦鼓怒而起,至其庙前。高一二尺,广十馀丈,食顷乃定。俗云:与钱塘江水相应焉!
《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十三年〉~22~
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断其头,置高楼上,谓之曰:「日月炙汝肉,飘风飘汝眼,炎光烧汝骨,鱼鳖食汝肉。汝骨变形灰,有何所见?」乃弃其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简释

灵胥:指河神。来陆游《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千年未息灵胥怒,卷地潮声到枕边。”


例句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姚合 杭州观潮

山藏伯禹穴,城压伍胥涛。 孟浩然 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山围伯禹庙,江落伍胥潮。 孙逖 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

伍生传或谬,枚叟说难穷。 宋昱 樟亭观涛

冤深陆机雾,愤积伍员涛。 张祜 哭汴州(一作夷门)陆大夫

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 张祜 送庐弘本浙东觐省

浙波只有灵涛在,拜奠青山人不休。 徐凝 题伍员庙

地接三茅岭,川迎伍子涛。 李德裕 述梦诗四十韵(有序)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李白 行路难三首

回潮迎伍相,骤雨送湘君。 李端 幽居作

《國語辭典》:车驾(車駕)  拼音:jū jià
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后亦用为天子的代称。《文选。鲍照。数诗》:「二年从车驾,斋祭甘泉宫。」《三国演义》第三回:「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到来,百官失色,帝亦大惊。」
《分类字锦》:车驾衣服(车驾衣服)
汉书景帝纪诏曰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
分类:偶字
《國語辭典》:八骏(八駿)  拼音:bā jùn
1.周穆王的八匹良马。相传周穆王曾驰八骏马往谒西王母:(1)《穆天子传》作赤骥、盗骊、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列子。周穆王》:「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东晋。郭璞。注:「皆毛色以为名也,后有渠黄、踰轮、盗骊、山子为八骏。」(2)晋王嘉的《拾遗记》作绝地、翻羽、奔霄、越影、踰辉、超光、腾雾、挟翼。
2.泛指骏马。唐。李商隐 瑶池诗:「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國語辭典》:大驾(大駕)  拼音:dà jià
1.古代天子的乘舆。亦为天子的代称。《续汉书志。第二九。舆服志上》:「乘舆大驾,公卿奉引,太仆御,大将军参乘。」唐。陈鸿《东城老父传》:「潼关不守,大驾幸成都,奔卫乘舆。」
2.对人的敬称。《文明小史》第七回:「这又何必劳动大驾,亲自出来。」
《國語辭典》:日御  拼音:rì yù
1.太阳。隋。江总〈芳林园天渊池铭〉:「晓川漾璧,似日御之在河宿。」
2.职官名。古代掌天文历数的官。
《漢語大詞典》:日驭(日馭)
(1).太阳。日形如轮,周行不息,故称。 隋 卢思道 《从驾经大慈照寺》诗:“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 前蜀 韦庄 《立春》诗:“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清 金农 《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诗之二:“大椿灵饵话 尧 年,鍊液升烟日驭前。”
(2).指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黄澜 《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
(3).指帝王的车驾。 宋 苏轼 《赐安神宗御容押班冯宗道等银合茶药敕书》:“属祠宫之告具,驂日驭以遄征,往復之间,忠劳亦至。特加存问。”
《國語辭典》:襜帷  拼音:chān wéi
1.车上的帷幕。在前面的叫襜,在两旁的叫帷。《后汉书。卷二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蔡茂》:「敕行部去襜帷,使百姓见其容服,以章有德。」
2.引申指车驾、行踪的意思。可用来对人的敬称。北周。庾信 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襜帷入境,贪残者解印;冕旒从政,仁义者郊迎。」唐。王勃〈滕王阁序〉:「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漢語大詞典》:仙跸(仙蹕)
指天子的车驾。 唐 郑审 《奉使巡检两京路种果树事毕入奏因咏》:“何当扈仙蹕,攀折奉恩辉。”
分類:车驾帝王
《國語辭典》:鸾驾(鸞駕)  拼音:luán jià
天子的座车。《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后会鸾驾反旆,群虏寇攻。」《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又于剑门,奉迎鸾驾,护送至成都,拂衣而去。」
分類:车驾帝王
《漢語大詞典》:玉銮(玉鑾)
(1).车铃的美称。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察之上代,则 奚期 吉甫 之徒鸣玉鑾於前;视之中古,则 相如 王褒 之属驰金羈於后。” 唐 张籍 《车逍遥》诗:“愿为玉鑾繫华軾,终日有声在君侧。”
(2).指仙佛或天子的车驾。 南朝 梁 沈约 《和竟陵王游仙》之一:“夭矫乘絳仙,螭衣方陆离。玉鑾隐云雾,溶溶纷上驰。”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玉鑾徐动,金轮晓庄,紫虬翼軑,緑驥腾驤。”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玉鑾登障远,云輅出花迟。” 清 纳兰性德 《曲阜》诗:“万骑新过 五父 衢,玉鑾停御璧池初。”
《漢語大詞典》:象驾(象駕)
(1).象王之驾。喻指佛法。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龙乡思其烧照,象驾乏其流通。” 吴兆宜 注:“《传灯録》:‘水中龙力大,陆中象力大,故负荷大法者比之龙象。’” 唐 武则天 《〈大方广佛华严经〉序》:“及夫 鷲巖 西峙,象驾东驱。” 澄观 疏:“言象驾者,畧有二义:一,一千年后,像法之时,佛教方被故;二者,象驮经故,初虽白马来仪,本用象故。”
(2).指皇帝的车驾。 元 郭翼 《拟杜陵秋兴》诗之五:“扶桑日近龙波涌,閶闔天高象驾迴。”
《漢語大詞典》:龙骖(龍驂)
(1).龙驾车。 晋 郭璞 《祝融赞》:“ 祝融 火神,云驾龙驂。”
(2).指皇帝的车驾。魏书·李平传:“凤服龙驂,尅驾近日。” 南朝 梁 沈约 《侍宴乐游苑饯徐州刺史应诏》诗:“沃若动龙驂,参差凝凤管。” 唐 虞世南 《奉和至寿春应令》:“龙驂驻六马,飞阁閲三休。” 唐 李适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稍觉披香歌吹近,龙驂日暮下城闉。”
(3).为皇帝驾车的骏马。 南朝 梁 萧子显 《奉和昭明太子钟山讲解诗》:“金輅徐既动,龙驂跃且鸣。涂方后尘合,地迥前笳清。”
《國語辭典》:轩驾(軒駕)  拼音:xuān jià
皇帝的车驾。《魏书。卷六七。崔光传》:「昨轩驾频出,幸冯翊君、任城王第。」
《漢語大詞典》:鹤辔(鶴轡)
指仙道者的车驾。 唐 王勃 《送宇文明府序》:“接霓裳於胜席,陪鹤轡於中轩。”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幸白鹿观应制》:“竹径龙驂下,松庭鹤轡来。”
《漢語大詞典》:乘潮
(1).谓趁着潮水行船。 唐 刘方平 《采莲曲》:“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元史·张弘范传:“ 弘范 麾一军乘潮而战,不克, 李恒 等顺潮而退。”
(2).顺着潮水。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观物·泉海巨鱼》:“ 泉海 有鱼,乘潮入港,潮退不得出。”
(3).引申为随大流。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别字”说开去》:“它能够使一部分的有志于改革者迟疑一下子,从招潮者变为乘潮者。”
《漢語大詞典》:伍子涛(伍子濤)
相传 吴国 的 伍子胥 遭佞臣陷害,被 吴王 夫差 逼令自杀,并将其尸体装入革囊,抛入江心, 伍 尸气若奔马,流向大海。后遂以“伍子涛”指怒涛。 唐 李德裕 《述梦诗四十韵》:“地接 三茅 岭,川迎 伍子 涛。”自注:“代称海涛是 伍子 愤气所作。”参见“ 伍胥潮 ”。参阅越绝书·德序外传记
《漢語大詞典》:伍相
指 伍子胥 。 清 吴伟业 《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之三:“ 刘郎 浦口潮初长, 伍相 祠边月正明。” 程穆衡 笺:“《荆州记》:‘ 秭归 有 伍子胥 庙。’” 柳亚子 《玉娇曲·为钝根赋》:“若不见 伍相 穷途 瀨 女逢,王孙 漂母 各英雄。”
分類:伍子胥
《漢語大詞典》:伍胥潮
语出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吴王 乃取 子胥 ( 伍子胥 )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 江 中…… 子胥 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后因以“伍胥潮”谓怒潮。 元 杨维桢 《钱塘怀古率堵无傲同赋》诗:“刧火自焚 杨璉 塔,箭锋犹抵 伍胥 潮。” 清 陈维嵩 《浣溪纱·雨中由枫桥至齐门》诗:“薺菜緑平 齐 女墓,梨花雪压 伍胥 潮。”亦省作“ 伍潮 ”。 清 陈维嵩 《琵琶仙·阊门夜泊用白石词韵》:“纵尚有鴟夷一舸,怕难禁 伍 潮堆雪。”参见“ 伍子涛 ”。
《漢語大詞典》:伍子涛(伍子濤)
相传 吴国 的 伍子胥 遭佞臣陷害,被 吴王 夫差 逼令自杀,并将其尸体装入革囊,抛入江心, 伍 尸气若奔马,流向大海。后遂以“伍子涛”指怒涛。 唐 李德裕 《述梦诗四十韵》:“地接 三茅 岭,川迎 伍子 涛。”自注:“代称海涛是 伍子 愤气所作。”参见“ 伍胥潮 ”。参阅越绝书·德序外传记
《漢語大詞典》:伍胥涛(伍胥濤)
即伍胥潮。 明 马銮 《曹娥》诗:“千戴鱼龙知志气,江声直接伍胥涛。”
《漢語大詞典》:白马素车(白馬素車)
(1).古代凶丧舆服。史记·秦始皇本纪:“ 楚 将 沛公 破 秦 军入 武关 ,遂至 霸上 ,使人约降 子婴 。 子婴 即係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璽符,降 軹道 旁。 沛公 遂入 咸阳 。”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素车白马,丧人之服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徒知问鼎请隧,有惧 霸王 之师;白马素车,无復藩篱之援。”
(2).喻指 钱塘江 潮及传说中的潮神 伍子胥 。用 秦秋 时 伍员 死后为涛神的故事。见《太平广记》卷二九一。 宋 辛弃疾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词:“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 元 王逢 《钱塘春感》诗之五:“白马素车江海上,依然潮汐撼 西兴 。”
《國語辭典》:素车白马(素車白馬)  拼音:sù chē bái mǎ
古代遇凶事或丧事所用的车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范式传》:「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國語辭典》:胥涛(胥濤)  拼音:xū tāo
相传伍子胥死后为涛神,故称潮水为「胥涛」。《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惟是浙江东接海门,胥涛澎湃。」
《漢語大詞典》:灵胥(靈胥)
(1).指 春秋 吴 伍子胥 。相传 伍子胥 死后为涛神,故称。 宋 文天祥 《送行中斋》诗之三:“ 鲁仲 偶不逢,随世本非愿, 灵胥 目未抉,端欲诣所见。”
(2).借指波浪,浪涛。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 灵胥 , 伍子胥 神也。” 宋 陆游 《感昔》诗之五:“云生 神禹 千年穴,雪卷 灵胥 八月涛。” 清 曹溶 《满江红·钱塘观潮》词:“谁盪激, 灵胥 一怒,惹冠衝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