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车铃(車鈴)
安装在自行车、人力车等上面的铃。 李瑛 《红柳集·包头钢铁大街的清早》:“车铃响,汽车叫,钢铁大街正是清早,几十里的路面黑压压,赛过 黄河 万里涛。”
《漢語大詞典》:玉鸾(玉鸞)
(1).玉銮。车铃的美称。《楚辞·离骚》:“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鸞之啾啾。” 朱熹 集注:“鸞,铃之著於衡者。”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鸞以偕游。”
(2).白色的鸾鸟。 元 张昱 《次林叔大都事韵》:“掌上玉鸞看教舞,云中青鸟使传歌。”
(3).喻雪。 宋 杨万里 《早朝紫宸殿贺雪呈尤延之》诗:“雪妃月姊宴群仙,珠阁银楼集玉鸞。老子来看收不彻,梅梢拾得水晶盘。”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吴江观雪》词:“造物故豪纵,千里玉鸞飞。”
《漢語大詞典》:玉銮(玉鑾)
(1).车铃的美称。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察之上代,则 奚期 吉甫 之徒鸣玉鑾於前;视之中古,则 相如 王褒 之属驰金羈於后。” 唐 张籍 《车逍遥》诗:“愿为玉鑾繫华軾,终日有声在君侧。”
(2).指仙佛或天子的车驾。 南朝 梁 沈约 《和竟陵王游仙》之一:“夭矫乘絳仙,螭衣方陆离。玉鑾隐云雾,溶溶纷上驰。”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玉鑾徐动,金轮晓庄,紫虬翼軑,緑驥腾驤。”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玉鑾登障远,云輅出花迟。” 清 纳兰性德 《曲阜》诗:“万骑新过 五父 衢,玉鑾停御璧池初。”
《國語辭典》:金革  拼音:jīn gé
1.刀剑甲冑之类的兵器。《礼记。中庸》:「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列子。仲尼》:「有善治土木者,有善治金革者。」
2.战争。《礼记。曾子问》:「三年之丧卒哭,金革之事无辟也者,礼与?」《文选。扬雄。长杨赋》:「使海内澹然,永亡边城之灾,金革之患。」
《漢語大詞典》:和应(和應)
犹应和。相呼应。尔雅·释乐“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 郝懿行 义疏引 三国 魏 孙炎 云:“和应大鼓也。”
《漢語大詞典》:鸣和(鳴和)
鸣声谐和的车铃。文选·陆机〈前缓歌声〉:“羽旗栖琼鑾,玉衡吐鸣和。” 李善 注:“ 郑玄 周礼注曰:‘鑾、和,皆以金为铃也。’ 应劭 汉书注曰:‘鑾在軾,和在衡。’”
鸣声应和。 明 赵于礼 《溉园记·中秋烧香》:“怎能得玉斧伐为柯,怎能得簫凤共鸣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生:“方将施刑, 兴 不满志,戛然大号;两墀诸鬼,万声鸣和。”
《漢語大詞典》:和铃(和鈴)
古代车铃。和在轼前,铃在旗上。《诗·周颂·载见》:“龙旂阳阳,和铃央央。”左传·桓公二年:“鍚鑾和铃,昭其声也。” 杜预 注:“和在衡,铃在旂,动皆有鸣声。” 孔颖达 疏:“和亦铃也。以处异,故异名耳。”太平御览卷三五九引 晋 傅玄 《良马赋》:“结以轻轩,节以和铃。”
分類:车铃轼前
《國語辭典》:鸾铃(鸞鈴)  拼音:luán líng
系于天子座车马衔的铃铛,摇动时声如鸾鸣。《三国演义》第五回:「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漢語大詞典》:从从(從從)
高貌。礼记·檀弓上:“ 南宫縚 之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髽曰:‘尔毋从从尔,尔毋扈扈尔。’” 郑玄 注:“从从谓大高。” 陆德明 释文:“从从,音揔。高也。一音崇。” 清 曹寅 《永遇乐·香河书屋留饮戏题》词:“恰从从,室无椎髻,今日微闻刀机。”
分類:高貌
《漢語大詞典》:琼鸾(瓊鸞)
玉制的车铃。鸞,通“ 鑾 ”。 晋 陆机 《前缓声歌》:“羽旗栖琼鸞,玉衡吐鸣和。”
分類:玉制车铃
《國語辭典》:钺钺(鉞鉞)  拼音:yuè yuè
车銮声。如:「銮声钺钺」。
分類:车铃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