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慈躬
对父母等长辈身体的尊称。《痛史》第七回:“﹝ 文天祥 ﹞奏道:‘不知太皇太后慈躬如何了?’太后道:‘今日受这一惊,益发沉重了。’”
《漢語大詞典》:正躬
犹正身,亲身。汉书·元帝纪:“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万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虖无忧矣。”
分類:正身亲身
《漢語大詞典》:躬化
谓以自身的德行感化别人。史记·礼书:“ 孝文 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 孝文 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於治,躬化谓何耳!故罢去之。” 宋 曾巩 《〈列女传目录〉序》:“世皆知 文王 之所以兴,能得内助;而不知其所以然者,盖本於 文王 之躬化。” 清 方苞 《又书〈礼书〉序后》:“独 文帝 之躬化,可以兴礼。”
《漢語大詞典》:玉躬
犹玉体。楚辞·王逸〈九思·遭厄〉:“悼 屈子 兮遭厄,沉玉躬兮 湘 汨 。”原注:“贤者质美,故以比玉。”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陛下将復劳玉躬,扰掛神思。” 晋 石崇 《答曹嘉》:“逍遥沧海隅,可以保玉躬。”
分類:玉体
《漢語大詞典》:要躬
指身体。要,“ 腰 ”的古字。新唐书·张镒李绛等传赞:“要躬可殞,而名与 岱 崧 等矣。”
分類:身体
《分类字锦》:躬佩
晋书刘琨传元帝转琨为侍中太尉并赠名刀琨答曰谨当躬自执佩馘截二虏
分类:
《漢語大詞典》:神躬
犹言神魂。《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重扃閟兮灯已黯,中泉寂兮此夜深;销神躬于壤末,散灵魄於天潯。” 吕向 注:“神躬、灵魄,谓贵妃神灵也。”
分類:神魂
《漢語大詞典》:束躬
检点约束自己。 汉 刘向 说苑·修文:“脩德束躬,以自申飭,所以检其邪心,守其正意也。”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凡尔束躬於圭璧,谅无玷跡於淄磷;然饮羊之俗相仍,则害马之除弥亟。”
《漢語大詞典》:植躬
犹立身。 明 陈子龙 《送勒卣之金陵省试》诗之五:“盛名时不堪,植躬贵威仪。”
分類:立身
《漢語大詞典》:贱躬(賤躬)
谦称己身。 南朝 宋 鲍照 《与荀中书别》诗:“连翩感孤志,契阔伤贱躬。”
分類:谦称己身
《漢語大詞典》:托躬(託躬)
犹寄身。《艺文类聚》卷三四引 晋 潘岳 《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弱子在怀,既生不遂,存靡託躬,没无遗类。”
分類:寄身
《漢語大詞典》:托躬
犹寄身。
分類:寄身
《国语辞典》:末躬  拼音:mò gōng
卑微之身。为自谦之词。唐。孟浩然〈书怀贻京邑同好〉诗:「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漢語大詞典》:折躬
鞠躬。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青蝇拜贺:“及登科讫,归坐家庭,有青蝇作八行立,约数万,折躬再三,良久乃去。”
分類:鞠躬
《漢語大詞典》:贵躬(貴躬)
指王公贵人。 唐 张九龄 《荔枝赋》:“何斯美之独远,嗟尔命之不逢;每被销於凡口,罕获知於贵躬。”
分類:王公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