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短外套
能遮住从颈部到腰部(或腰以下一点儿)的外套或衣服
指带短下摆或短后摆的紧身上衣
《漢語大詞典》:护身佛(護身佛)
带在身上用以辟邪护身的佛像。红楼梦第七八回:“説着,又向怀中取出一个旃檀香小护身佛来。” 清 焦应旂 《西藏志·衣冠》:“又带一银盒,名曰阿务,内装护身佛、子母药之类。”
《國語辭典》:吉光片羽  拼音:jí guāng piàn yǔ
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吉光片羽指神兽的一毛。比喻残馀仅见的文章或书画等艺术珍品。明。王世贞《三吴楷法十册》:「此本乃故人子售余,为直十千,因留置此,比于吉光之片羽耳。」
《漢語大詞典》:吉光
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名。一说神马名。海内十洲记·凤麟洲:“吉光毛裘,黄色,盖神马之类也。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燋。”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腾黄之马,吉光之兽,皆寿三千岁。”云笈七籤卷八四:“天马者,吉光、腾黄之兽也。”参见“ 吉良 ”。
《國語辭典》:管中窥豹(管中窺豹)  拼音:guǎn zhōng kuī bào
比喻所见狭小,未得全貌。《晋书。卷八○。王羲之传》:「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班。」也作「窥豹一斑」。
《漢語大詞典》:剥猪猡(剥猪玀)
方言。旧时 上海 盗匪抢劫行人,并将受害人身上衣服也抢去,称为“剥猪猡”。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老先生,请您不要怕。海派会‘剥猪猡’,我们是文明人,不干这玩意儿的。”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集·旧上海》:“有一天晚上,他看戏回来,身上的皮袍子和丝棉袄都没有了,冻得要死。这叫做‘剥猪猡’。”
《國語辭典》:抄身  拼音:chāo shēn
搜查全身,检查是否携带违禁物品。
《漢語大詞典》:踩人
踏在别人身上。比喻损害他人以营私利。 韩少功 《飞过蓝天》:“想踩人的,到秘书耳边打小报告去了。”
《國語辭典》:扒窃(扒竊)  拼音:pá qiè
自他人身上偷取财物。如:「小偷专门扒窃别人的财物。」
《國語辭典》:扒手  拼音:pá shǒu
专门在公共场所偷取人家财物的小偷。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贼之类别》:「扒手,乘人之不备而取其随身之财物也。」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掱手》:「沪人呼剪绺曰掱手,犹言扒手也,亦曰瘪三码子,非专以剪绺为业也,可窃则窃,否则行乞。」也作「扒掱」、「掱手」。
《漢語大詞典》:败鳞残甲(敗鱗殘甲)
龙身上散落的鳞甲。比喻纷飞的雪花。《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宋朝杂记上》西清诗话载 宋 张元 《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國語辭典》:暗器  拼音:àn qì
暗中发出的兵器,如镖、弹弓、袖箭等。元。杨讷《西游记》第四出:「快去点门外弓兵,不用枪刀显露,则将暗器潜行。」《水浒传》第五六回:「时迁离了梁山泊,身边藏了暗器、诸般行头,在路迤𨓦来到东京,投个客店安下了。」
《國語辭典》:斑马线(斑馬線)  拼音:bān mǎ xiàn
斑马纹行人穿越道的简称。因其所用以描绘的斜纹形标线,类似斑马的花纹,故称为「斑马线」。设于行人穿越道路众多的地方,供行人横越道路用。
《漢語大詞典》:抱担(抱擔)
抱起来背在身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凡溺水之人救起,仍有微气或胸前尚温,速令生人脱贴身里衣,为之更换,抱担身上,将尸微微侧之,令腹内之水流出。”
分類:在身身上
《國語辭典》:保护色(保護色)  拼音:bǎo hù sè
生物的体色和环境相似,而不易为掠食者所发现的隐蔽色,称为「保护色」。
《漢語大詞典》:倒靥(倒靨)
天花患者疮毒外发时身上脸上长的疱疹。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小儿疮痘:“其孙方三岁,发热七日,疮出而倒靨色黑,脣口冰冷。”《医宗金鉴·面部吉凶论·倒靥》:“倒靨浆清陷不红,痘壳皮皱痂不成。”